被汽油车集团大佬嘲讽
主持人Döpfner讲起一个有意思的事,2014年时在德国柏林,马斯克得到了欧洲汽车界极具分量的金舵奖荣誉。彼时Döpfner在台下观看,他身旁坐着一位身份保密的知名汽车集团负责人。
谈及马斯克对传统汽车产业的冲击,这位负责人不屑一顾,声称其惊世骇俗的主张绝无可能被普通消费者所接受,而且缺乏必要的工程专长,他们甚至无法制造出合格的车子。
出乎意料的是,那个向来肆无忌惮的马斯克,并没有太多沾沾自喜的神情,反而只是说了一句很普通的人生哲理。
“自满从不是明智之举。”
实际情况看,特斯拉如今市值高达5360亿美元,这个数字是大众,戴姆勒(奔驰母公司)和宝马三者市场价值相加的两倍半。
Döpfner的胆子很大,他又进一步询问:你其实有足够的能力来负责大众,你是否对此有所关注?
两大时代的碰撞
对此马斯克的态度非常理性:
他主张每家单位都带有独特的环境特质,特别是那些规模庞大的机构,贸然整合并非恰当途径。诸多企业倾向于运用敌意接管手段来掌控其他组织,此类行为仅涉及资本层面的运作,常常消耗巨量的人力物力,最终却未能给社会带来任何实质性的价值。
众所周知,马斯克对太空探索有着强烈的执着,这导致特斯拉的管理模式显得非常独特。但他同时也透露,为了推动全球新能源产业的进步,特斯拉准备把部分核心技术提供给像宝马这样的老牌汽车制造商,即便是自动驾驶的授权技术也愿意分享出去。
这种情形与传统公司存在显著不同,这恰恰反映了马斯克本人的独特吸引力,他明确表示无意打造传统公司常说的“竞争壁垒”,推动可持续新能源的进步才是他真正的目标。
但个人觉得这种说法更像是为自己树立形象,毕竟马斯克经常在社交平台上严厉批评过小鹏汽车,指责它抄袭了特斯拉自动驾驶系统的核心原理,还真的把它告到了美国的法庭。不过美国的法官最终没能找到任何站得住脚的证据,所以这件事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
“护城河”这一概念,在企业界其实广泛存在,主要用来形容优秀公司所具备的市场竞争优势,形成难以逾越的障碍,其中苹果公司就是一个突出的案例,凭借iCloud平台所构建的强大生态体系,让用户在更换品牌时面临诸多不便,难以轻易做出决定。当前M1芯片得到升级,ARM的架构实现统一,使得苹果手机和平板电脑达到同等水准,同时众多令人满意的数码配件不断涌现,苹果的软硬件生态系统堪称企业“护城河”的最佳范例。
国内同样存在众多具备深厚竞争优势的企业,例如小米构建的智能设备互联体系,以及华为独创的手机与电脑整合方案。当然,最为突出的当属当下备受瞩目的“醇香产业”——贵州茅台,凭借其强大的品牌影响力以及特定消费群体的旺盛需求,使茅台在白酒领域中几乎占据垄断地位,在今年A股白酒板块持续调整的背景下,茅台始终是唯一保持稳健的头部股票。
财富只是我奔向火星的工具
谈到特斯拉未来十年的销售期望值,埃隆·马斯克表现得十分沉稳且充满信心。
“大约每年2000万台。”
多普纳对此并不惊讶:这表明现在股票的价位是恰当的,而先前您又认为股票的价格太高了,这是出于什么考虑呢?
马斯克表示股市颇具古怪,其表现如同情绪极不稳定者,时常告知企业市值,状况或佳或劣,企业自身却鲜有变动,企业当前价值是否合理,他认为关键在于大众能否确信特斯拉每年能卖出两千万台。
成为世界首富之后的凡尔赛·马
部分人觉得伊隆马斯克对金钱毫不在意,但事实上,金钱在他心目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他本人也并不避讳这一点:
我积累财富的缘由在于我对人类未来的看法,人类成长为航天文明及跨行星物种是极为关键的,我期望能在火星上建立都市,这需要庞大的资金投入。
火星确为客观存在的天体,人类可在其上建立真正的文明社会。不过,初期阶段有点类似于沙克尔顿阐述南极探险的情境。他指出,此行十分凶险,参与者或许会牺牲生命,且会承受难以忍受的痛苦,更将经历漫长无比的旅途。旅途中可能面临食物短缺的困境,还潜藏着无法预料的骇人恐惧。然而,倘若你尚在人世,这便是一场空前的壮丽征程,堪称人类史上最激动人心的篇章之一,我正是为此向火星进行宣传的。
要保证极端情况下人类不会彻底灭绝,例如第三次世界大战或全球热核战争爆发,或许所有文明都将从地球上消失。我们的火星计划至少能保障人类在其他星球上延续,哪怕只有一百万人口。这百万人口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社会结构,将人类文明的精华完整保存,并且未来或许会对地球形成稳定作用。
马化腾的宏伟抱负先不论及,实际上我们能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马化腾对太空探索的初衷。目前他几乎没什么具有经济价值的个人财产,最近有关他出售个人房产的消息也传得纷纷扬扬(需要指出的是,网易老板丁磊也从马化腾手中购置了其中一套最昂贵的房产,总共花费了2900万美元)。马斯克仅有的公开上市股份是特斯拉公司的,他的绝大部分财产都与Tesla和SpaceX紧密相连,倘若这两家企业倒闭,他必定会最先受到冲击。这种洋溢着理想主义色彩的财富故事,与另一位对金钱“漠不关心”的马云形成了鲜明反差。
当然,不能因为这点就断定马斯克不渴望财富,毕竟特斯拉的估值极高,他目前依然是全球最有钱的几个人之一。
AI将统治人类
航天行业的SpaceX,能源产业的Tesla,探索人脑与机器连接的Neuralink,以及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而创立的The Boring Company,这些企业若单独存在,都足以引领各自领域的发展,但依照马斯克的见解,它们都不及人工智能更为关键,马斯克是坚定地相信“人工智能终将主宰人类”这一观点的人。
人工智能的出现让我格外小心,究竟是谁在运用它,到底由谁在管理它,它又是否真正有益于人类。
偶尔我会目睹他人持续专注于手机屏幕,不禁思索究竟是谁掌控了彼此的命运。
人工智能是否能够被人类控制,是一个反复讨论的问题,而马斯克其实是从全局视角来审视这个议题。当人工智能收集到足够多的活动信息,它最终会演化成具备超越人类意识的生命形态。这种观点并非空穴来风,好比用1和0的简单组合能够构建出功能强大的电子设备,随着AI运算能力的持续提升,模拟出人脑的结构也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对于这件事,马斯克的看法十分直接:要是没法胜过对手,那就去和他们合作。
人工智能看似遥远 其实近在眼前
人类最重要的发明是语言而不是车轮
当被问到人类最重要的发明,马斯克出人意料地回答到是语言。
Döpfner显然十分意外,他原以为马斯克会提及汽车、火箭、计算机等尖端科技产品。
马斯克确有个人见解,语言是人类所有思维活动的工具,可以说是我们区别于其他生物的关键所在。凭借语言,人们能够传递内心的想法,也能促进彼此间的情感交流。一旦失去语言,再聪明的大脑也会失去价值。语言是所有人类活动的见证,如同薛定谔那只著名的猫,倘若没有观察者的存在,它将永远在生与死的两极间摇摆,彻底失去其存在的价值。
令人惊讶的是,马斯克随后又谈到,在不久的岁月里,人类或许会不再依赖口语交流。
他说明缘由:语言是人们将头脑中的想法精炼而成的工具,在语言形成时,思维会损失许多内容。因此马斯克参与创建了Neuralink神经连接公司。理论上说,设备能够感知人的意识、意愿和学识,并以更优化的形式呈现出来。
科幻电影里的桥段即将上演
今天信基督 明天信犹太
小时候,我父亲信仰英国国教,因此我最初被送往圣公会主日学校就读,但后来他工程公司的合伙人中有犹太人,于是我又被转到犹太幼儿园。那所幼儿园就在附近,是一所相当不错的学校。这就导致我如今的情况,有时在唱Hava Nagila,有时又在唱Jesus。
我通读了全部的宗教信条,确实有部分信条令我表示赞同,例如要体恤他人,要视人如己。然而要让我全盘接受所有这些宗教传说,这几乎是不太现实的。
马斯克:我能怎么办?
对于神明,埃隆的观点更契合华夏的求实理念,在众多信仰间周旋,便很容易转化为本民族的实用态度。在本土,人们常把符合自身理念的部分吸纳进来,若是不合心意,就摒弃所谓的无知观念(诸如左眼抽动预示吉凶)。中华能在几十年迅速崛起重返世界前列,与此类求实风格息息相关。
中国比美国更注重民生的问题
主持人Döpfner持有针对中国的负面态度,他对中国的认知存在诸多不实之处和偏差,当被询问到马斯克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时,双方在思想认识上出现了分歧。
我在中国政府的工作让我明白,他们对于民众的反馈相当在意。换句话说,同美国相比,他们对于民众福祉的关注程度或许更高。每次与中国政府官员交谈时,他们总会特别在意这个方面。民众是否会因为某件事而感到喜悦?这真的能够给民众带来利益吗?这看似有些矛盾,不过他们确实十分在意民众的生活状态,对于社会舆论的体察,他们的重视程度,甚至要超过我在美国时的所见。
颇为引人注目的是,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近期表态时也谈及了该议题,表示这番话是对中国情况非常恰当的反映。这一观点在海外网络平台上引发了广泛讨论,让马斯克佩戴的红色结饰看起来更加醒目。
从个人角度分析,此举主要针对特斯拉在国内市场的宣传,众所周知上海工厂对特斯拉实现盈利至关重要,该工厂为马斯克带来的160亿投资构成了逆转的关键基础,估计马斯克在社会主义思想影响下,也领悟到集中资源办大事的价值了
上海特斯拉超级工厂
笔者随想
评选二十年间改变世界最显著的人物,乔布斯或许会立刻进入许多人脑海,智能手机给全球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乔布斯离世更让他蒙上传奇光环,但个人认为,同样推动世界进步的埃隆马斯克,其影响深度可能更为巨大。
现在很多人对马斯克的认知还局限于他和特斯拉、SpaceX的联系,然而如果回顾他的创业历程,会发现他每项事业的发展都如同拥有预见能力,给世界带来了极为重大的变革。
1999年,马斯克卖掉了他的软件公司Zip2,获得了2200万美元的收入。
2001年,马斯克构思了“火星绿洲”计划,意图在火星上培育作物,不过由于发射火箭的成本过高,这个计划被搁置了。到了2016年,SpaceX率先实现了火箭回收,为人类航天史书写了新篇章。
2002年,他创立的X.com公司变更名称,成为如今广为人知的Paypal移动支付企业,随后以十五亿美元的全额收购价,转让给了eBay平台。紧接着,支付宝公司于2004年岁末宣告成立。
2004年,马斯克为尚未成型的电动汽车企业特斯拉投入了630万美元,同时出任该公司的董事主席。
2006年,马斯克斥资千万美元建立了SolarCity公司,这是一家专门从事光伏发电的企业,其主要目标是提供一套完善的太阳能发电整合方案。
二零一五年,马斯克建立了一个公益性的智能探索机构OpenAI,旨在推动更良善的智能科技,将专利和学术发现向大众公布,以服务全人类。
二零一六年,马斯克参与组建了从事脑机接口技术研究的企业Neuralink。二零二零年,该公司公开了一头体内植入了其装置的猪,并且证实能够获取该动物大脑中的神经信号。
二零一六年,旨在消除拥堵,马斯克设立了Boring Company,意图减轻地区性交通压力。
回顾马斯克的商业历程,其涉及领域涵盖计算机、移动支付、航空科技、新能源、人工智能乃至脑机接口等科幻作品常见元素。每家创办的公司都曾颠覆所在行业,个人财富登顶全球首富对他而言实属意料之中。相比之下,那些标榜使用尖端技术,声称致力于改善民生,却实际缺乏真正热情的企业家,或许永远无法体会这种人生境界。
我们都是卑贱的虫豸,然而终究需要有人凝望高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