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问界M9选购指南:配置、权益、先行者计划、购置税、智驾包全解析

问界M9选购指南:配置、权益、先行者计划、购置税、智驾包全解析摘要: 问界M9发布之后,仅仅用了两个小时,大定就突破了一万台,而且这还是在主推高配的销售策略下实现的。发布会上余承东也公布了M9的小订数量,大概有54000多台...

问界M9小订转化率50%_问界_问界M9大定突破万台

问界M9一经发布,短短两小时内大定数量便突破了万台,而且这一成绩是在主打高配版销售策略的情况下取得的。在发布会上,余承东还透露了M9的小订数量,大约在54000台以上。尽管官方尚未公布达到2万台销量的宣传海报,但按照当前的发展势头,突破2万台,甚至达到3万台大定几乎已成定局。这样的小订转化率已高达50%以上。M9小订的取消比例极低,毕竟此次小订的5000元权益已有所减少,即便目前仍有部分犹豫未下单的消费者,他们也不太可能轻易取消小订,这些订单有很大可能性最终转化为实际销售。我在发布会现场离开后,立即完成了大定的支付,尽管选配方案与先前预期存在较大差异,但我的需求已经相当明确,因此并未感到过多困扰。近几日,无论是小订群还是大定群,都呈现出极高的活跃度,我们收集到了众多常见问题,特此推出一份关于问界M9的选购指南,旨在为大家提供参考,以期减轻大家的选购疑虑。

该内容主要涵盖以下五个方面:版本之间的不同之处、价格所包含的权益、购买时的推荐意见、先行者项目的相关事宜以及智能驾驶套装的购置税费。

问界M9大定突破万台_问界_问界M9小订转化率50%

版本差异

首先,观察两种车型的版本区别,不难发现它们在尺寸、功能以及设计方面几乎别无二致。不过,二者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三电系统以及电压等级上。具体来说,增程版车型采用的是400V电压平台,其电机和电池均为400V规格;而纯电版则搭载了800V平台,其三电系统可直接借鉴智界S7的相关配置。尽管增程版采用了400V电池,但在结构上依旧采用了华为的“巨鲸”技术,确保了与纯电版相同的安全性能。增程版车型的零到百公里加速时间为4.9秒,而纯电版仅需4.3秒。纯电版车型由于缺少增程器,额外配备了一个前备箱。相较之下,增程版车型则多了一个选项,即全自动踏板。纯电版无法选择全自动踏板,这或许与电池底盘的设计有关,但影响并不显著。这两台车辆之间的价格差距达到了四万元,主要差异体现在电池和增程器之间的成本差异,以及800V技术平台的生产成本。由于增程车型配备了油箱作为能源补充装置,因此不需要过长的纯电行驶里程,采用400V技术平台能够减少部分成本,并且更贴合增程车的使用特点。相比之下,纯电动车型则必须着重考虑能源消耗和充电速度,因此800V技术对于纯电动车型来说至关重要,尽管如此,它的缺点仍然是成本相对较高。在此推荐您根据实际应用需求挑选动力类型,无需过分纠结于技术细节,无论是增程式还是纯电动,它们在各自的领域都堪称顶尖的三电技术。

问界M9大定突破万台_问界_问界M9小订转化率50%

定价权益

本次的定价权益引发了广泛讨论,M9的SKU数量有限,仅有增程版和纯电版各两个配置,这与先前的预测相符,甚至连定价也都在我们的预期范围之内。关于选配和权益的问题,争议颇多。此前,问界M7和智界S7的选配基金动辄高达4-5万元,导致大家对权益的期待值很高。然而,在车价并未带来惊喜的情况下,仅提供了万元的选装权益,这导致许多人的心理预期与实际结果产生了较大差距,我亦是其中之一。入门车型的用户无法选配投影式大灯,这种做法犹如双刃剑,其积极的一面在于,它促使资金充裕的消费者放弃MAX版本,直接选择更高配置的车型,从而提升了车辆的均价和产品档次;然而,其消极的一面则在于,对于预算有限的消费者来说,他们要么学会适应,放弃投影大灯,要么选择观望,最终无法转化为实际的购车行为。我相信,在制定上市策略的过程中,华为已经深思熟虑,其策略执行之精确,令人惊叹。通过对其权益内容的细致分析,我们能够明确地了解到,制造商究竟期望消费者作出何种抉择。以增程版车型为例,其MAX版本的起始售价为46.98万元。在功能型选配中,包括22英寸的轮毂,价格为1.5万元;52度容量的电池包,费用为2万元;零重力座椅,价格为2万元;车内投影系统,费用为2万元。值得注意的是,投影大灯和电动门并非可选配置,这两项的总价值大约为4.5万元。至于高配版本,其轮毂和电池配置与MAX版一致,但需额外付费购买;而其他四项配置则均为标配。若选择MAX版并选装所有可选配置,其完整配置的售价将达到54.48万元;相较之下,高配版的完整配置价格则为56.48万元。尽管高配版贵出2万元,但它配备了投影大灯和电动门,这两项配置按4.5万元的价值来衡量,若单独在MAX版上选装至完整配置,其花费将比直接购买高配版高出2.5万元。消费者同样具备敏锐的洞察力,一番计算便能明了如何购买更经济实惠,因此,高配置版本成为了厂商力推的首选。然而,MAX车型无法选配投影大灯,这一限制无疑加剧了消费者在选择时的犹豫。我个人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问界M9小订转化率50%_问界_问界M9大定突破万台

实际上,本次的定价与我们预想的相差并不大,无论是起售价,不同版本之间的价格差异,亦或是高价全配的销售策略。但问题在于,我们原本设想M9是为了追求销量,会将主打版本定位在入门级别,以争夺40万元级别的市场。从高端配置的视角分析,52.98万元的价格几乎等同于全配价格,实属公道,而且利用“必需选配”的独特优势来吸引顾客进行购买,这种做法在商业领域亦是常见策略。有朋友抱怨高配版价格昂贵,而低配版配置又显得不够,他们期待着M8的推出。即便M8终于上市,其价格很可能会介于M7和M9之间,顶配版的价格可能也会在44至45万元左右。如果为了区分M8与M9,M8顶配版简化了投影大灯,那么届时M8的顶配版与M9的入门级版本之间又究竟有何不同呢?在我看来,MAX版本更接近于M8的定位,它去除了部分科技配置,从而降低了用户购入的门槛。相较之下,U版本则是华为心目中的M9,其标配就是最高配置,唯一的不足就是其标配的价格相对较高。

问界M9小订转化率50%_问界M9大定突破万台_问界

在权益方面,此次的小额订单确实额外提供了5000元的权益,但该活动现已结束;目前来看,新订单的价格实际上增加了5000元。大额订单的权益包括价值10000元的选配基金,这些基金仅能在APP上进行选装费用的减免,无法用于ADS智驾包的抵扣,而其截止日期为2月26日。此次对老车主的权益支持力度显著,若同品牌进行增购或换购,可享受额外两万元的减免,这一优惠的截止日期为31号,计算标准以大定时间为准,而非提车时间,故无需过分担忧。总计,老车主能够获得的优惠高达三万五千元,小订准车主能拿到一万五千元,而普通新增车主则仅有万元优惠。此外,还有两千台的先行者计划以及价值约三千元的提车礼包。

问界M9大定突破万台_问界_问界M9小订转化率50%

M9的版本差异在价格上较为显著,因此,在挑选配置时,往往难以找到一个能够满足所有用户需求的选项。为此,我提出了四种不同的选配建议,供大家依据自己的经济预算、实际使用环境、驾驶频率等因素,挑选出最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这四种方案具体如下:

性价比高,兼具科技实用性以及个人主张和随性选择,其中前两种较为推荐,而第三种则不太适宜推荐。高性价比策略旨在通过降低整体费用,实现理性与实用,若选择MAX版本,则所有可选配件将不予选择。同时,赠送的一万元权益可以用来挑选内饰或轮毂,这使购车成本与起售价相仿。即便如此,车辆在空间、底盘、安全、智能驾驶以及超过五十万的高配体验方面,依然保持一致。该车型缺失了显眼的头灯设计,缺乏电动车门功能,并减少了四颗毫米波雷达,导致在横向感知能力上略逊于高配版本;此外,还需放弃部分消费者对内饰和电池的偏好,整体来看,更适合那些预算有限、注重车辆实用性的消费者。

问界_问界M9大定突破万台_问界M9小订转化率50%

依据制造商的指导,消费者应挑选高配置版本,鉴于核心科技配置均为标配,故而减少个性化配置以降低整体价格;不选择52度电池和杏色内饰,一万元即可享受外观或轮毂的选装权益。如此一来,总价大致能保持在高配版起始价格附近,同时还能拥有完整的M9。然而,其不足之处在于,相较于MAX版,购买门槛略高,且部分消费者对内饰、电池的偏好可能无法得到满足。这两种可选的方案我个人较为推崇,而那两种全配的选项,尤其是MAX版本,我并不推荐,因为其价格高昂且生产周期长,性价比相当低。U版的全配方案则更适合那些不急于购车且资金充裕的消费者。

问界_问界M9小订转化率50%_问界M9大定突破万台

交付时间

上面所述,不建议大家选择杏色内饰以及52度电池。首要原因是这两个配置的生产周期较长,预计要到4月份才能开始供货。此外,52度电池的性价比并不理想,其续航能力仅提升40至50公里,电池包在本质上并无显著差异。增程版车型本就支持油电两用,用这2万元去加油岂不是更划算?先行者计划中的汽车将于1月26日起陆续交付,而具备常规配置的车型则将在2月26日之后逐步发放。

问界M9大定突破万台_问界M9小订转化率50%_问界

先行者计划

还有众多朋友对先行者计划表现出浓厚兴趣,简而言之,参与者需在9月30日之前完成小订,并在1月2日之前升级为大订,此外,还需挑选特定SKU,才有机会获得参与资格,目前可选的外观仅有蓝银双色拼接款。尽管提前交车是可能的,但个人观点是,大家无需为了这短暂的时间差而放弃自己钟爱的配置。根据过往经验,首批车辆在提车后还需等待一段时间以完成软件匹配和OT解锁功能的操作,实际上,享受这些功能的时间差异并不会太大。

问界M9小订转化率50%_问界_问界M9大定突破万台

购置税&智驾包

在发布会上未曾提及的购置税和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包的具体信息也已揭晓,自明年1月1日起,购置税将不再全额免除,而是调整为最高免税额为3万元。车辆购置税的缴纳标准是计税价格的10%,即通过发票价格除以1.13计算出不含税的车辆价值,然后乘以10%得出应缴购置税,最后再扣除3万元的免税额度,即可计算出个人实际应缴纳的购置税金额。以M9车型为例,其开票价为52.98万元,经计算,消费者需缴纳的购置税为16884元。ADS品牌的高阶智能驾驶升级套餐同样于1月1日启动价格调整,在此日期前已下订单的消费者可享受保留18000元权益的优惠,此优惠将持续至6月30日;而对于1月1日后下订单的消费者,购买该智驾包则需支付26000元。这是由车BU作为供应商所设定的统一价格,不论是HI模式还是智选模式,价格均保持一致;至于汽车制造商如何进行补贴的包装,则完全属于他们自己的事务。M9并未提供额外的权益说明,这一做法引发了众多车主的不满。他们并非买不起,而是感到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毕竟,其他三款车型都享有15000元的优惠权益。M9的车主们虽然经济条件不错,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缺乏智慧。首批车主的评价至关重要,因此,我们期待能有一些合理的措施,以慰藉那些期待已久的车主们。

问界M9大定突破万台_问界_问界M9小订转化率50%

最后,我还得分享我的订单详情。先前,我优先选择了大灯和零重力座椅,这两项配置只有高配车型才满足。在外观内饰方面,我选择了牧野青搭配月影灰。1万元选装权益我投入到了22寸轮毂上,而52度电池则没有选购。这样一来,我真正需要的配置都已齐全,尽管预算超出了预期。仅订单价格就高达52.98万,再加上购置税和保险,最终的落地价格大约在56万左右。关于智驾包等附加功能,我们稍后再做考虑,目前先保留18000元的购买权益。至于大额订单的流程,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在选好配置后,需支付定金,您可以选择立即锁定订单,或者等待24小时后系统自动锁定。锁定订单后,会有专属服务群对订单配置进行确认,随后进入生产排期。需要注意的是,排期并不等同于产品已批量销售,具体销售情况还需与交付专员保持沟通。

若M9的售价超出了个人预算,切莫过分强求,购车本是为了提升生活质量,而非增添生活负担。切勿效仿我,超出预算还需动用B站的收入,最终发现大半年的收入连保险都难以覆盖。车已选定,你们手中的几百上千枚硬币,是不是应当适时多投入一些呢?

好了,我是未来,我们下次再聊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5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