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又火了。
六月二十一日,他通过社交平台透露,计划与Meta公司的最高负责人扎克伯格进行一场特殊的较量,具体形式为“笼斗”。
扎克伯格出人意料地接下了挑战,他转发了一张马斯克发推文的图片,并且留言说把地点信息告知他。
两位超级富豪发生冲突时,没有任何人关注,真正引人注目的,是他那些出人意料且极富震撼力的断言。
【为房着急的马斯克】
6月6日,马斯克做了个关于楼市的预言:
“(美国)商业地产正迅速崩溃,接下来是房价”!
这并非马斯克首次对房产领域发表强硬言论,因此有网友评论说,不是房地产行业要出问题,就是马斯克要出事。
2023没过半,马斯克已为美国房地产公开发声六次了。
这当中,既有社交媒体里的短预言,也有公开采访中的深度分析。
三月二十六日,马斯克针对一条涉及美国商业地产借贷的微博发表看法,首次认真提及了房地产领域的困境。
当前最为严峻、亟待解决的难题,就是美国商业地产的债权困境,相关的抵押贷款问题也同样严峻。
四月份,马斯克在一次公开交流时,再次提及了房地产领域的困境,同时针对人们的忧虑,给出了说明。
他强调,远程工作导致全球办公楼的利用程度下降,这对商业不动产构成威胁。现阶段,多数都市的商业不动产闲置程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如果这种情况持续,金融机构或许会遭遇困境。
“今年再过一阵子,房产危机将成为一件非常严重的事。”
他说明明是原先的优质资产,商业地产由银行掌控,大家就认为它很稳固,可现在情形不一样了,大批企业倒闭造成商业地产无人续约,这反而让银行面临风险,还会引发信心问题。
最后,他的态度依旧充满了担忧:
这景象令人不安,银行破产的消息占据着显著位置,倘若这些机构再因商业地产市场的下滑受到重创,整个体系或许将陷入困境。
5月13日,同样在推特平台,数字资产保管及安全企业BitGo的首席运营负责人陈方发布信息:
当前,房产所有者无法出售,租房者无力购置。我们身陷此番窘境,直至工作领域彻底衰败。房产持有者被迫拖欠贷款,致使房地产行业跌入又一轮恶性循环。
马斯克立刻回复了Fang的推文并表达认可——“非常准确。”
五月份的第三十天,与马斯克关系密切的前PayPal运营主管大卫·萨克斯,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一则内容,涉及洛杉矶商业不动产领域面临的困境,该信息发布在一条推文里。
洛杉矶的办公建筑平均每平方英尺背负230美元的债务,今年仅有一栋建筑以每平方英尺154美元的价格成交。亏损极为严重。洛杉矶的首席房东加拿大企业布鲁克菲尔德,今年已累计拖欠超过十亿美元的债务。
萨克斯指出,洛杉矶办公大楼的售价,甚至比它所承担的债务还要少,旧金山以及其它一些大都市的情况,也完全一样。
马斯克回应萨克斯,用词进一步加深:
“商业地产正迅速崩溃,接下来就是(住宅)房价”。
六月份六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一则推文,公布了一些信息,依据该组织监测的46个国家的情况,其中三十一个国家的房价,在上一季度与当前季度相比,出现了下降。
马斯克又看到了,并且迅速做出回应:
“随着高利率使得住房更难负担,这一趋势还将加速。”
三个月六次发声,马老师不只是企业家,也是个房地产大V。
【想说就说,亏钱我认】
马斯克跟那些热衷神秘事物的权威人士不一样,他总能获得关注和报道,全因为他有什么就说什么,从不隐藏观点。
自从马斯克掌管之后,推文的广告收益显著下滑,有人指出,推特就是因为他的言论而衰败的。
老马对此毫不在意,还当众表示:“想说的话就直言不讳。如果最后导致亏损,那也认了。”
马斯克的言论覆盖领域十分宽广,从选举事务到智能科技无所不包。其中部分言论已经实现,另一些则只是一时风潮,最终被岁月的洪流所冲刷。
直言不讳的马斯克,不只操心房地产,也为其他产业操心。
关于自家的新能源领域:
1.2017年7月,马斯克在美国州长协会会议上大胆猜测:
各类交通工具中,仅火箭采用燃油驱动,其余所有方式都将全面转为电力,涵盖汽车、航空器、轨道交通及水路运输,具体实施尚需时日
2.“十年后,美国一半新车都将是电动车。”
该表述早先亦曾在2017年州长集会上被提及,直至2022年,马斯克依然提及此事,只是言辞更为果决,
“不久后,我们将以目前看待蒸汽机的方式看待燃油车。”
二零一七年,马斯克表示,二十载光阴之后,无人驾驶技术会变成汽车行业的标配,
今年七月份,GPT的迅速走红更加坚定了他的想法,并且他又一次公开发表了言论,称自动驾驶的GPT时代正飞速地向我们靠近,
“开没有自动驾驶的汽油车,就和使用翻盖手机一样”。
今年五月二十六日,马斯克在演示文稿中提及众多竞争者,表现极为自信,声称这些企业正面临严峻困境,预计接下来十二个月里会有公司倒闭。
他说明,由于银行接连倒闭,整体形势变得不利,若不能维持充足的现金储备,他们很快就会面临倒闭的困境。
马斯克关注的另一个行业是人工智能,然而与主动接纳这一领域的扎克伯格不同,向来态度激烈的马斯克却显得十分小心,甚至心存忧虑,
1.计算机、智能机器和机器人将成为未来主要的劳动力。
这一预言诞生于2016年11月,马斯克不仅阐述了科技发展带来的机器人对就业领域的颠覆性影响,而且强调了许多工作将因此消失。
人工智能的危害程度超过核武器,极有可能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并成为这场冲突的根源。
二零一七年七月,马斯克表达过忧虑,认为人工智能是文明可能遭遇的重大威胁。
他猜测,杀戮型自动化设备可能构成日后严峻挑战,哪个政权拥有最顶尖的智能技术,就将主导全球秩序。
对于这个情况,扎克伯格讥讽马斯克,表示他完全不明白人工智能的本质;马斯克反驳,指出他的认知存在局限。
未来的发展将属于机器人,生物智能与数字智能可以融合在一起。
马斯克表示,关键途径在于,借助若干具备高传输速率的脑部连接装置,以便促成人类与机器智能的共同进化。
对于将来的工作岗位,马斯克基本持悲观态度。在他看来,机器人自动化、无人驾驶技术、人工智能的发展,势必导致人员下岗。
他主张,政府应该筹措一笔资金,向所有人分配,不论身份如何,不论是否就业——所有人都能获得普惠的基本保障,而且这是势在必行的。
除了职业身份,马斯克还时常扮演类似“民间智囊”的角色,针对美国整体经济状况阐述个人见解。近期,他谈论最为频繁的议题是“经济下行周期”。
1.美国2023年将出现类似2008年的经济衰退。
对于美联储持续不断地提高利率,早在2022年1月,马斯克就指出,倘若这种态势持续发展,美国国债的收益以及美元的借贷成本,将超出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增值水平,进而可能摧毁美国市场与实体经济的稳定。
2.衰退非常危险,但终究会结束。
二零二二年五月,马斯克觉得经济下行周期大约为十二至十八个月,到了十月,他估计这个周期会一直持续到二零二三年春季。
十二月份的时候,马斯克更改了之前的说法,向美联储发出了提醒,表示如果无法阻止地方金融机构的严重问题,就有可能再次爆发经济大崩溃,他预测经济下行期或许会从2023年持续到2024年第二季度。
3.美国一定会违约。
对于美国的债务上限僵局,马斯克的预言说得有点实在:
联邦政府的开销持续增长,我们最终无法履行承诺只是时间早晚的事,而不是能否做到的选择。
甚至连政治领域,马斯克也没有落下:
三月十八日,特朗普面临诉讼的前七天,马斯克发表观点称,倘若特朗普真的被戴上手铐,那么在二零二四年的选举中,特朗普将获得绝对多数的选票。
除了本国经济,马斯克还放眼全球,说过的预言包括但不限于:
二零二二年五月,马斯克指出,倘若日本人持续不生育,那么只要出生数不超越死亡数,否则日本将走向灭亡。
那时他提到,中国劳动者的意志力十分坚定,而美国劳动者却热衷于炸鸡和可乐。中国的经济体量,预计会变成美国的两三倍。
他怀有普世情怀的马斯克,从未忘却火星理想,2016年他作出展望,计划将人类整体送往那里:预计2025年必定能抵达火星,随后便着手开拓火星殖民地。
【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具有多种身份的马斯克,无论是天才还是疯子,亦或是科学家或创业者,一旦发表言论,总会引起广泛关注。
在他关于房地产的连环预判下,经济学家们纷纷下场。
牛津经济研究院的首席全球经济学家Innes McFee,在回答记者提问时,间接表示赞同马斯克的看法。
他剖析,美国商业不动产向来对银行信贷状况波动反应剧烈,金融业的波动,会使商业不动产贷款门槛提高,特斯拉所说的冲击,或许将远超我们的预估。
当马斯克三月份首次表示看空房地产时,标准普尔全球Case-Shiller综合指数表明,美国二十座城市的房价相比上月降低了1.15%。
接下来的动向愈发难以捉摸,美国房地产市场呈现“南强北弱”格局,南部地区房价攀升了十分之一,北部区域随即回落了两个百分点。
而电动车的发展,也正验证着马斯克的预言。
依据美国电动车市场研究机构Clean Technica发布的数据,2023年美国新车销售中,电动车所占比例达到45%左右,虽然这个比例还不及中国和欧洲地区,但正在逐步接近马斯克曾预言的“超过一半”的目标。
此外,全球自动驾驶系统发展很快,完全实现马斯克所说的普及,可能还需要时日,不过众多汽车制造商正尽力加速这一进程。
关于中国的预言同样应验了,2022年,这个国家完成了百分之三的经济增长,与此同时,美国的经济增长率为百分之二点一。
人工智能领域,马斯克的预言最为精准。自从GPT问世以来,全球的就业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人工智能逐渐取代人类工作,导致BMI公司、微软企业以及亚马逊集团纷纷实施大规模人员精简计划,平面设计人员、三维动画创作者以及文案编辑等相关职业群体,也遭遇了连续不断的岗位缩减困境。
AI杀人尚未出现,但AI抢饭却已“明目张胆”。
许多人都已为失业情况预做了安排,然而,令人遗憾,美国政府或许尚未为应对马斯克所预言的“发放补助”做好相应部署。
马化腾的诸多预测能否接着应验,还要时间来证明,然而更核心的是,他为何总能猜对?
预言是什么?就是基于当下的环境,对未来做出预判。
马斯克是一位长期投身于科技前沿、负责企业日常运作的领导者,他对公司、行业以及经济运作的规律有着深刻认识,并且能够敏锐地察觉到细微的变化,这种能力非同一般。
马先生算得准,奥妙就在这里。
然而,相较于精确度而言,无论埃隆马斯克发表何种言论,都不会有人追究他的责任,这或许才是“马斯克言论”得以持续传播的根本原因。
【参考资料】
日本民众不愿结婚的情况达到四十年来的最高点,马斯克预测日本将因此消失,这一消息来源于人民网
《马斯克大胆预测:中国经济将达美国的2倍》网易新闻
《马斯克近期表示:2023年或出现重大金融动荡》维斯迈财经
《马斯克又出惊人言论:美国违约只是时间问题!》金十新媒体
《马斯克 2017 年言论:人工智能可能引发全球冲突,人类移民火星或进化成机器人才是长远方向》极客公园
《中美经济规模差异加剧?国家发改委表态:美国高物价推高账面总值》中国青年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