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了解到,现阶段,我国甲醇汽车的相关产业链已基本构建完成,具备了大规模推广应用的坚实基础。甲醇汽车在适应能力、稳定性、成本效益、安全性以及环保性能等方面均通过了检验,标志着甲醇经济的理论探索已成功转化为实际应用,完成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艰难转变。
吉利、中国重汽、陕汽重卡、一汽解放、凯博易控、潍柴以及玉柴等众多商用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近期正加快对甲醇能源的布局,对甲醇重卡及其相关动力系统进行深入研究,同时也在积极推动甲醇能源在市场上的应用进程。
协同发力 央地护航甲醇产业高质量发展
专业人士指出,甲醇具备将氢能利用、碳循环管理、电力替代以及燃油替代技术整合的潜力。与其他合成燃料相比,甲醇在成本上具有显著优势,且能够迅速推广使用,特别是在交通运输行业中。
我国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陆续发布了一系列旨在大力扶持甲醇生产与使用的政策文件,这些文件为甲醇产业的进步和广泛应用提供了明确的指引。
在2012年至2018年间,工信部主导的甲醇汽车试点项目全面完成了对甲醇汽车应用可行性的实证检验。
2019年3月,工信部联合其他八个部门共同发布了《关于在部分地区推广甲醇汽车应用的指导性文件》,文件强调要遵循因地制宜、稳健推进、确保安全可控的原则,特别在山西、陕西、贵州、甘肃等地——这些地区资源条件优越且拥有甲醇汽车运行的实际经验——要着力推进M100甲醇汽车的使用。
2021年10月,交通运输部发布了《绿色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其中提倡对氢燃料、氨燃料、甲醇动力船舶的应用进行探索;紧随其后,11月份,工信部颁布了《“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将甲醇汽车归类为绿色产品,并倡导推动甲醇汽车及其他替代燃料汽车的普及,同时亦支持二氧化碳与甲醇耦合制甲醇技术的进步。
2022年3月,我国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能源局共同出台了《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旨在探索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在合成甲醇等领域的应用,并示范其在替代化石能源方面的潜力。
2023年12月,我国国家发展改革委颁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版)》,明确将绿色甲醇归类为新能源,同时明确了促进绿色甲醇低碳化及船舶动力甲醇燃料应用的具体措施和目标方向。
2024年7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在该文件中,将醇类燃料的加注设施建设正式纳入了绿色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规划之中。
2025年5月,我国生态环境部联合其他六个部门共同发布了《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方案中明确提出要加速推广使用绿色醇类新能源船舶。
地方当局正积极采取行动,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措施来推广甲醇的使用。比如,甘肃、青海、贵州、山西、陕西、河北、黑龙江等省份都出台了促进甲醇汽车广泛使用的政策文件,同时在甲醇燃料的价格体系构建、基础设施完善和使用的便捷性上增加了投资,充分发挥了国内甲醇汽车技术、市场以及甲醇能源的领先优势,加快了绿色甲醇示范经济的推进。
“双轮驱动” 吉利打造万亿级甲醇产业链
截至现时,我国在甲醇的生产与制备技术以及甲醇汽车的研发领域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同时,在构建醇氢生态科技体系的过程中,吉利汽车无疑扮演了先锋和领军者的角色。
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依托吉利近20年的醇氢电动投资与研发成果,致力于醇氢能源领域的新一代电动汽车的研发、制造与销售。同时,该集团在零碳甲醇制备技术方面进行创新与应用,并着手构建甲醇能源的加注保障体系。通过醇、车、货、站、金融等环节的一体化设计,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致力于打造一个多元化的零碳甲醇运力生态系统。公司透露,醇氢生态科技遵循“1.2.3.3”生态战略框架,以推广车辆作为中心任务,同时依托资本和产品市场的双重动力,推动绿醇生产、甲醇加注、醇电汽车三者紧密结合,共同进步。此外,公司正分阶段实施能源开发、零碳甲醇的“三步走”战略,旨在构建一个价值万亿的绿色生态产业链。
醇氢电动车的优势有哪些呢?从行业角度来看,相较于新能源乘用车,新能源商用车的转型步伐显得较为缓慢;而从用户的角度来看,续航里程不足、充电耗时较长、补能基础设施稀少以及使用环境的复杂性等问题,都成为了制约新能源商用车市场占有率持续攀升的关键因素。醇氢电动技术作为汽车电动化领域的一种高级形态,成功填补了纯电动和氢燃料电池在应用上的不足之处,进一步拓宽了汽车电动化的技术路径。
据悉,这款新型电动汽车在电动化的基础上,将甲醇以液态氢的形式直接应用于替代传统的氢燃料电池系统,从而发电供电。此举使得纯电动车辆的充电和能量补充方式变得更加便捷、经济且实用,实现了技术的升级与进步。纯电动车型与之相较,醇氢电动车型对充电桩的依赖程度较低,这有助于降低车辆的整体成本。同时,它还能有效缓解续航里程的担忧以及减轻电池重量带来的问题。尤其是在我国北方地区,醇氢电动车型成为了新能源汽车发展道路上的一个理想选择。
在经济性领域,醇氢电动车型同样展现出显著的优势。2024年10月17日,远程星瀚H醇氢电动牵引车成功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从甘肃武威一路驶向新疆吐鲁番,全程仅消耗一箱绿色甲醇,顺利穿越了河西走廊,实现了1522.9公里的行驶里程,荣获“半挂式混合动力卡车单次加满绿色甲醇燃料行驶最远距离”的称号。测算结果显示,在车辆满载重量达到42吨时,甲醇的总消耗量约为787升;到达目的地时,剩余的甲醇比例约为15%;此外,百公里甲醇的平均消耗量约为51.7升;若以当地甲醇的价格计算,每公里的运行成本仅为1.034元;与使用传统燃料的重卡相比,用户的运营成本显著下降。
此外,醇氢电动在水路运输领域同样具有显著作用。在2024年9月,一家名为远程新能源商用车的企业成功获得了我国船级社签发的我国首张M100甲醇单一燃料船舶发动机型号认证证书。该认证的远程GS13M船机采用含氧甲醇作为燃料,燃烧效率高,排放污染物低,与传统燃料相比,能降低燃料成本超过30%。依据我国船用动力排气污染物(二阶段)标准,其NOx排放量比柴油机减少98%,PM减少97%,CO减少93%。据悉,我国首艘醇氢电动船舶于2025年5月启动建造,预计将于9月下水。
记者得到消息,远程醇氢电动车型已被归类为新能源汽车,多款此类商用车型被收录在《享受车船税减免优惠的节约能源使用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六十四批)以及《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八批)中,产品线涵盖了重型卡车、轻型卡车和客车等多个领域,远程醇氢电动技术路线得到了国家的认可。(陈伟记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