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网站北京一月十六日电 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发表评论称,引起广泛关注的宝钢与武钢的整合工作已接近尾声阶段。武钢股份在十五号晚上发布通告,宝钢股份通过换股方式吞并武钢股份的申请已得到中国证监会批准,该公司的股票自二十四日交易日起将实施连续停牌,直到公司完成退市相关流程为止。宝钢股份当天同样公布通知,该企业股票自一月二十四日市场交易开始后开始暂停交易,会持续到这次合并的股权交换活动结束才恢复交易。
去年六月二十六日,宝钢集团与武钢集团宣告开始整合。三个月后,彼此的融合计划向公众披露,宝钢集团在融合后将担当新公司的领导实体,其名称会转变为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武钢集团则整体无偿转交,变成它的直属附属机构。
宝钢股份与武钢股份作为上市公司,计划通过股票交换的方式完成合并,去年12月30日,宝钢股份和武钢股份各自宣布,已经接到中国证监会的正式批准文件。
宝武的整合是中国钢铁领域近期最大的一次企业调整。新组建的宝武集团,其资产总额预计能达到7300亿元,每年的营业额将超过3300亿元,拥有员工22.8万人。该集团粗钢的年产量规模,在中国国内将排在首位,在全球范围内则位列第二。
2017年,钢铁行业去产能进入关键攻坚时期,宝钢和武钢的正式合并,是钢铁去产能过程中的一次重要结构调整,旨在通过改革手段解决钢铁产业的供需矛盾和结构性问题,既是去产能的改革措施,也是提升钢铁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新整合的宝武钢铁集团将遭遇诸多困难,公司内部也会实施实质性的资源优化配置,同时,钢铁领域淘汰过剩产出的工作正在持续进行,该领域的企业合并与业务重组、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会进一步提速。
宝武的整合是近期最重要的中央企业调整之一,它紧随南北车的一体化、中冶和五矿的联合之后发生,这次行动规模巨大,势必会对国有企业的变革带来指导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瑞对此进行了分析与解读。
刘瑞表示,宝钢同武钢的整合,可视为国有产业变革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当前中国是全球钢铁制造的主要国家,位列榜首,不过若论及企业体量,在宝钢与武钢合并完成之际,中国仅排名全球第二位事实上全球规模最为庞大的钢铁制造公司位于欧洲卢森堡,这一事实也反映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依然承受着国际市场的挑战压力,因此我们必须借助更深层次的资源整合来增强国内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水平,国有企业改革计划涉及诸多领域,当前的发展方向已经相当明确,对内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外实施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宝钢与武钢的整合行动可以视为产业布局方面的一项关键步骤。
武钢和宝钢均为新中国成立后创建的钢铁企业,武钢始建于五十年代,宝钢则于七十年代末竣工投产。时至今日,二者依然保持着自身的独特优势,然而也确实遭遇了不少挑战,特别是钢铁产能过剩给它们造成了相当大的负担,因此这两家公司的整合或许能够增强它们在各个层面的综合实力。
依照上级的规划,我们的国有企业必须实现规模扩张、实力增强、品质提升,钢铁行业达成这一愿景的关键在于提升其整体效益,此次合并仅是迈出了初步阶段,尽管企业体量已迈上新台阶,但这不代表工作已结束,因为国有企业改革还涉及内部管理体系的完善。此外,官方倡导公司内部应由管理企业转变为管理资本,因此未来宝武集团在内部资本的管理工作或许需要探寻一些新的方法。
我们还有其他几家大型钢铁公司,比如河北省的钢铁企业,这些公司都面临整合与竞争的挑战。因此未来钢铁领域,合并活动会继续进行,资本整合的趋势还将继续发展。
经济之声提出疑问:宝钢与武钢合并后,是否会导致部分重复的生产能力被取消或整合?
刘瑞认为存在这种情形,因为资本整合期间,部分陈旧行业和过剩生产能力会被分离出去。以往我们的国有企业附属公司众多,此次既期望提升宝武的体量,也想促使它们实现“精简”,这种“精简”并非削减生产量,而是借助专业化的整合,剔除与其核心业务无关的、非主营业务的生产环节。武钢在淘汰落后产能方面可能面临挑战,这与其技术相对滞后有关,与宝钢相比,武钢的技术显得较为过时。
经济之声指出,两者合并完成后,对于媒体界和投资方而言,许多资讯或许更难辨明,我们需怎样审视它的合并及规模缩小过程?
刘瑞表示,合并后必须确保信息公开透明,毕竟这两家企业都是公众公司,因此股东们会高度关注合并后产生的整体效益,按照他个人的了解,宝钢的经营状况一直保持良好,而武钢则存在一些不足,此次宝武合并将宝钢置于主导地位,也是希望通过优势互补的方式,帮助武钢改善当前面临的困境。投资者需要考察信息披露程度、财务状况变化以及市场新动向,因此这些方面都要求新宝武集团主动与投资者沟通,尽快呈现一份令投资者较为满意的成果。
经济之声:我们需要观察多久?
刘瑞表示,现阶段主要是资本层面的整合,后续或许会对公司内部职员进行变动,同时也会处理掉一些效益不佳的业务板块。不过他预计这个过程不会持续太久,理由是钢铁市场当前竞争异常白热化,并且依据国家层面的指示,“削减产能”这项工作需要在三年期限达成,而今年已是第二年。
经济之声:其他同类型、同质性的企业是否会出现新的整合?
刘瑞说,按行业划分来看,全球范围内钢铁产业都采用集约化发展模式,这一点与汽车制造、航空航天及煤炭开采行业相同。这些行业普遍具备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和产量巨大的特征,因此,未来它们极有可能进入资本整合阶段。此外,社会各界都在关心这两家重要机构的联合是否会引发机制性障碍和制度性开销的增加,倘若这些问题能够避免,那么这次合并就能产生一个积极的样板作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