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买车又怕背刺?
如今投身新能源领域,恰似1949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那些精通此道的行家们纷纷紧握钱袋,静候着行业的大动作。
汽车制造商纷纷取消承诺,声称将在2025年推出重磅车型,电池制造商与整车制造商展开激烈竞争,今年购车的人很可能到明年就会变成受害者。
宁德时代宣称全固态电池的商业化应用最早将在2027年实现,然而,就在隔壁的上汽集团却先行一步,开始尝试使用半固态电池进行市场测试。
欣旺达近期被揭露实验室数据与实际量产产品存在巨大差异,其宣称的500Wh/kg能量密度在现实中的实车表现仅为350Wh/kg,能实现这一水平已属不易。
增程式汽车被誉为解决续航担忧的良方,然而,某新兴品牌近期却遭遇车主集体投诉,称其WLTC工况下的续航里程打了六折,而且油箱内所装汽油的标号甚至不如油箱盖上的说明可靠。
某热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高速行驶时,其电量消耗速度之快,简直堪比双十一购物车;同时,发动机介入时的噪音之大,仿佛拖拉机驶入村庄一般。
新国标要求电池包火烧半小时不起火,听着挺唬人。
业内人士普遍知晓,实验室所用的穿刺测试钢针直径远超充电桩电缆,而在实际生活中,底盘稍有不慎被石头刮伤,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一些工程师私下里抱怨,目前汽车制造商在进行安全测试时,其做法类似于应试教育,他们特意针对检测标准来设计相应的方案。
若实际行驶中遭遇复杂路况,宁德麒麟电池与街头快修店翻新电池,哪个会率先出现故障,实难预料。
在论坛上看到有前辈分享经验,提及自己去年购买的那款热门纯电动车,如今续航能力大减,下降了三分之二。当他前往4S店进行检测时,得到的反馈是电池的健康状况仍有92%。
保养手册中夹带了一些细小的字迹,提示如果充电次数超过300次,将不再保证电池性能不会出现下降。
二手车市场上的商家对近两年上市的新能源汽车避之不及,收购价格更是直接按照新车指导价打折,折扣高达三成。
待到明年后年那些所谓的尖端技术真正投入使用,届时那些目前宣称续航能力超过千公里的车型恐怕都得面临市场滞销、价格大幅下跌的局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