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您好。我是XX投资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的联络人员。请问您近期有迫切的资金需求用于股票交易吗……7月份以来,股民王伟河每天大约接到五到六个股票场外融资渠道的推销电话。”
最近A股市场呈现复苏迹象,场外融资活动也变得频繁起来。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渠道,以“融资”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发现部分融资平台发布“股票回报可达十倍,期货回报可达二十倍”“高额回报、无风险”等广告语。
股市表现逐步向好,众多非法融资机构应运而生,通过非法融资的客户数量和资金总额急剧攀升,部分融资机构运作混乱,从事“假盘”交易等违规活动,导致许多使用高杠杆融资的投资者蒙受重大财务损失。
管理层始终对私下融资行为实施严厉管控。七月八日,证监会公开了涉及非法私下融资的二百五十八家机构清单,并强调这些平台都不具备证券经营许可。场外配资行为实质上为证券公司依法专有的证券融资融券业务,非持有证券经营许可的单位或个人参与此类活动即属非法证券经营,属于违规行为,将受到法律层面的严肃处理。
二零一九年十一月,最高审判机关颁布了《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文件,该文件着重指出场外融资行为不合法,同时将场外融资协议界定为无效协议,参与场外融资的个人或组织需自行承担由此引发的风险与责任。
事实上,场外融资在2015年牛市期间异常活跃,其高杠杆操作引发的流动性问题被视为当年市场急剧下跌的重要诱因。为何这种融资方式总是难以禁止?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李锐指出,当股市显著上涨时,部分参与者渴望增强投资规模,以便赚取更多回报。许多投资者因为无法满足证券公司融资融券的条件,就转而通过非正规的金融中介机构借款,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中心主任刘俊海指出,这种私下借贷行为虽然表面上是普通借贷,但资金主要用于股票交易,其实质与高利贷相差无几,参与其中的人很容易遭遇诈骗。
非法场外配资诈骗手法多种多样,危害性极强。资金成本增加,交易风险加剧。北京理工大学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研究中心主任张永冀指出,此类非法配资放大了本金收益和价格波动。普通投资者进行场外配资必须提供自有资金作为抵押,同时还要支付高额的利息费用;杠杆比例越高,所面临的风险也就越大。它的主要风险体现在杠杆倍数、融资期限条件、保证金比率以及所持股票本身的价格变动上。市场短期难以预测,一般融资多以天或月作为结算周期,短期资金在股市较量,赚钱和亏钱的可能性差不多,非常危险。
其次,上当受骗的可能性极高。北京证监局有关人士透露,那些场外融资组织并不具备经营证券期货业务的资格,其中部分甚至可能存在违法从事证券期货业务等犯罪行为。
第三,实际操作中暗藏不少违规隐患。具体来说,场外配资者会拨付一定数额的钱款到网贷或金融科技平台负责的账户里,平台掌握客户密码,能够动用这些资金,这就容易形成资金池,进而诱发违规行为,对此,北京威诺律师事务所主任杨兆全律师有此论断。
第四,场外融资破坏了市场正常秩序。各种非法的场外融资组织,常常规避监管措施,这不利于市场稳定运行。国开证券研究部负责人杜征征表示。
该如何防范非法场外配资带来的风险?
要严厉打击非法的融资行为,健全相关的法律规范和制度框架,强化对私下配资的惩处措施。需要从两方面着手,首先,针对具体问题,快速制定法律法规或发布权威解释;其次,监管机构应主动出击,持续整治私下配资活动,使其形成固定的震慑效果。张永冀对此提出建议。
其次,投资人士需增强风险辨识能力,务必经由合规正当途径进行股份的购置与卖出。务必与私下融资保持距离,以防蒙受经济损失。一旦因卷入私下融资而遭遇欺诈,须即刻向属地公安机关进行举报。监管机构相关人士作出上述说明。(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温济聪)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