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苹果iPhone Air能否掀起手机无卡化的浪潮?

苹果iPhone Air能否掀起手机无卡化的浪潮?摘要: 每经记者杨卉王晶每经编辑董兴生苹果一款仅支持eSIM卡(无实体嵌入式SIM卡)的新机型掀起手机无卡化波澜。国内三大电信运..._新浪网...

每经记者 杨卉 王晶 每经编辑 董兴生

苹果推出一款仅配备虚拟SIM卡的新设备,引发了手机取消实体卡的热潮。国内三大通信服务提供商均表示,相关技术已经准备就绪,正静候上级机构的指示。

然而,技术已经完全发展成熟,但在国内市场,eSIM手机业务的发展却显得十分缓慢。这其中有原因,一方面是监管机构在防范潜在风险,另一方面也牵涉到国内各大通信公司之间的利益冲突。

部分行业专家认为,苹果公司最新推出的Air系列手机仅配备eSIM功能,堪称行业先驱,或将对国内eSIM手机市场产生积极影响。不过,这款产品在功能上有所取舍,与同系列其他机型相比,其综合价值显得不够突出,市场吸引力尚需进一步观察。展望未来,国内手机制造商是否会效仿,将直接关系到eSIM技术能否在国内市场获得广泛普及。一旦市场活跃度提升,eSIM卡很可能首先配置在价位较低的设备中。

有关通信服务提供商,行业内部人士表示,用户挑选服务商的关键考量在于网络覆盖质量、服务内容与价格的比例,微芯片卡的作用应该不会太明显。

九月份十三日,《每日经济新闻》的记者亲自去了一些通信公司的服务点考察,了解到,尽管eSIM卡使用户更换服务提供商变得简单,但服务提供商也有“预付费手机”等手段来提高客户的忠诚度。

国内eSIM卡热度点燃?

苹果近期推出的Air版手机能否激起用户的购买兴趣,现在还无法确定,不过率先被称作“唯一与iPhone eSIM服务合作的通信公司”的中国联通,确实因此获得了不少关注。

9月13日午后,《每日经济新闻》的记者前往北京通州的一家中国联通合作营业厅,就eSIM卡的申请方法进行了解询。该营业厅的工作人员说明,现阶段,仅有中国联通的直属营业点能够受理eSIM卡的申请,申请者必须带上个人身份证明文件前往办理。

接着,记者前往中国联通的另一个自营服务点。该服务点的工作人员表示,中国联通虽然已经拥有eSIM手机卡所需要的技术基础,不过必须等相关部门发出通知之后才能开始正式受理,诸如“一部移动设备能够承载多少张虚拟卡”“这些虚拟卡是否也和实体卡一样需要强制登记身份信息”等具体问题目前还没有定论。

不过,该营业厅人员也说明,虚拟卡和实体卡的作用相同,只是"保存形式"不一样。各项业务(比如手机套餐),都是一样的,只是把实体卡换成虚拟卡,然后加载到手机里。

eSIM卡并非新概念,这项技术最初由苹果公司构想,并率先在手表、平板等智能设备上部署。eSIM卡带来的显著优势包括,能够使设备更轻薄,为内部组件提供更多布局空间,同时还能提升设备的密封性和抗污能力。技术不断进步,到了2022年,美国市场的iPhone 14系列完全移除了物理存储卡插槽,仅支持虚拟SIM卡,标志着手机取消实体卡槽的重要转折点。

不过,现阶段,国内还没有能够直接使用eSIM卡的智能手机。现在,iPhone Air的推出,被看作是促进国内eSIM卡应用普及的关键节点。尽管目前iPhone Air在中国市场的发售时间推迟了,但苹果公司透露,他们正在等待在中国正式发售iPhone Air的最终许可。

记者向国内电信运营商了解eSIM卡发展情况,三大运营商的负责人都说,已经拥有相应技术,正等相关部门的指示。

不得不提的是,苹果此次充当了“率先尝试者”,不过其产品到底有多强的吸引力,仍需时间来检验。

付亮是一位独立的电信研究专家,他认为 iPhone Air 在国内市场可能会变得不太受欢迎。新款 iPhone 17 Pro 和 iPhone 17 相比前一代产品,增加了配置但售价没有提升。特别是 iPhone 17 的 256GB 版本,其价格被下调至 5999 元,并且消费者还可以获得国家的补贴政策支持。对于配备eSIM的iPhone Air机型,其整体配置有所降低,具体体现在镜头系统和电池续航方面,与同级别iPhone 17相比,后者价格要便宜两千元,因此,究竟有多少消费者会为了追求便携性而选择它,实在难以断言。

苹果最新产品的市场表现尚不明朗,国内领先手机企业的立场,很可能是eSIM卡能否实际普及的重要决定因素。

9月13日,记者联系了华为、OPPO、vivo、小米等企业。其中,OPPO透露,今年年底将率先推出配备eSIM卡的手机。vivo此前已发布多款eSIM手机,包括vivoX90Pro、X100Pro,但关于后续安排,截至记者投稿时,未有回应;截至投稿,华为、小米等企业也未发布明确信息。

eSIM卡让运营商陷混战?

回顾国内eSIM卡的演进过程,数年前,国内相关公司,比如三大通信服务提供商,也曾主动关注并探索eSIM卡技术。

二零二三年七月,高通与中国联通、GSMA共同宣布了关于“5G与eSIM计算终端产业合作”的方案,华为、荣耀、OPPO、vivo、广和通、浪潮通信、新华三等公司,都属于该计划首批参与的企业行列。不过紧接着,主要通信服务提供商们一起停止了处理eSIM手表一号双设备业务以及单独eSIM卡的申请,国内eSIM卡的应用因此停顿下来。

eSIM卡遭禁止的缘由,民生证券在去年八月提交的研究文档里归纳了两个层面:其一,eSIM卡削弱了客户对通信服务商的依赖程度,进而损害了服务商的支配地位。对于服务商而言,客户更易转投他处,市场竞争将愈发白热化,这造成服务商推广eSIM卡的意愿不强。

民生证券指出,eSIM卡在刚推出时存在安全风险,某些不法之徒会借助OTA(空中下载技术)的缺陷,凭借伪装的身份资料大量登记eSIM号码,这些号码随后被用于实施电信诈骗以及发送大量无用短信。因为这种情况,我国目前的eSIM卡普及程度不如海外,产业体系尚未健全,相关政策法规也有待进一步制定和改进。

苹果若在国内推出eSIM服务,可能为携号转网提供更便捷的条件,部分专家指出,这一举措会激化通信公司间的竞争,甚至可能重新调整国内通信行业的整体结构。

对于这个观点,付亮表示不认同。他强调,国内通信服务网络已经相当成熟,即便实体SIM卡发生损坏或遗失,用户依然能够正常使用服务。决定用户选择哪家通信商的关键点,主要是信号覆盖范围和套餐费用效益比。即便是未来推广eSIM卡,也未必能带来显著改变。即便开设新账户,配备eSIM卡的手机设备,或许仍需与通信服务商缔结为期两到三年的协议。

付亮所说的“合约”,乃是通信服务商增强客户忠诚度的惯用手段。《每日经济新闻》的记者前往通信服务商的营业点,咨询eSIM卡的申请方法时,就有工作人员向记者推销配套的“合约机”。

根据电信营业厅职员所讲,选择特定手机计划,即月费不低于两百元且含网线的方案,能获得大约一千四百四十元的手机购买减免,不过在此锁定期间内,无法调整计划内容。

关于“号码迁移”,付亮说明,参照海外微型SIM卡的应用方式,确实能增强用户更换服务提供商的便捷程度,然而这并非号码迁移。“号码迁移需要当前服务提供商批准,随后另一家服务提供商再接纳用户,微型SIM卡并未解决任何相关事宜。此外,微型SIM卡的联系电话号码能否迁移仍存在疑问。或许最终能够实现,但具体何时能够实现尚不明确。”

关于安全层面,付亮指出,国内若要推行eSIM卡,就必须满足当前针对实体SIM卡的所有标准规范,例如进行实名登记等,必须严格确保安全,并且初始阶段,此类防护措施需格外审慎,付亮强调。

关于将来可能的发展,付亮认为,eSIM卡技术在处理手机轻薄化方面有发展前景,未来配备这种技术的手机很可能会集中在中低端市场,主要生产面向大众的机型。eSIM卡并非为了应对高端需求,而是为了满足普通使用场景。目前的中低端手机,要么就专注于轻薄设计,牺牲部分功能,依然有市场空间。付亮这样表示。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3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