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四界”中的“享界”终于官宣了。
北汽蓝谷2月21日发布信息,该公司作为上市公司,旗下涵盖北汽新能源业务,近期在投资者交流环节踊跃互动,公开了与华为智选联手打造的首款“享界”系列车型,计划于今年面向社会投放。
北汽蓝谷透露,正与华为合力加速“享界”项目的进展。该公司打算于2024年,在欧洲和亚洲区域构建分销及服务网络体系。
北汽新能源为配合这一安排,打算对密云的制造基地进行升级,该基地将集中制造高档智能纯电动轿车。
根据北汽蓝谷发布的通告,新制造基地落成之后,会着手制造全新汽车,或许正是与华为联手打造的智选车款“享界”。
北汽蓝谷另外透露,华为智选车项目的供应商大会于1月26日在北京举办,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均出席了这次会议。
这一消息在业内引起了不小的波澜。
由此一系列举措可以明确感知,华为同北汽的深度协作已迈入高效阶段,智选车型“享界”的问世已迫在眉睫。
即便如此,华为“四界”的新加入者“享界”,能否在商海中赢得一席,能否获得顾客的喜爱,这仍然是一个充满悬念的疑问。究竟会怎样发展,必须等到它正式推向公众,由市场与购买者来最终判定。
一、华为北汽官宣“享界” 6月份发布新车
有内部消息表明,北汽蓝谷计划丰富其车型种类,大概会在2024年6月,首发一款与华为智选模式联合打造的车型。
另外,今年第一季度会推出一款跑车型,到第三季度则打算推出极狐阿尔法S和极狐阿尔法T的升级版车型。
极狐阿尔法S和极狐阿尔法T
问界和智界两款车型销售情况良好,北汽新能源同华为智选的合作关系不断深入,这个合作项目的英文名称是STELATO,中文暂定名为享界
因此,华为公司向北汽新能源出售了"STELATO"注册标记,此标记归于第12组,相关过户请求已获国家知识产权商标局批准。
这款合作车型预计锁定中端到高端的智能纯电动轿车领域,目标是补足当前市场中该级别纯电动轿车数量不足的状况,并同传统汽油动力汽车展开竞争。
同奇瑞合作研发的智能纯电动轿车智界S7,其车身尺寸和售价都相对有限,而北汽蓝谷与华为联手打造的新车,则预计在空间表现上更为突出,并且市场定价会显著上浮。
“享界”新车“谍照”
得到消息,汽车制造商与华为的智选车型在发售之际会实施特色化规划。这种规划要考虑各家制造企业的智能生产水平、系统架构以及技术积累等要素,经由考察市场并捕捉经营良机来共同商定要推出的具体车辆。
北汽蓝谷于1月16日向外界证实,他们同华为联手打造的首款采用智选模式的汽车,会被定位于高档的行政级轿车,并且打算在2024年推向市场。这次汽车的开售,是北汽蓝谷在2023年8月宣布和华为展开智选合作之后,这项合作计划的新近动态。
据消息透露,北汽新能源自2018年起着手筹备北京的高端智能生态制造基地,不过因为策略变动,这个计划曾一度暂停。
二零二三年,该制造基地的兴建再度展开,旨在为北汽新能源同华为终端有限公司联手打造的专属车型,创造必要的制造环境。
密云新工厂投资提案
据了解,北汽新能源打算更换北京高级智能生态工厂的地址,为此会买下北汽福田汽车公司在北京的多种用途厂设备,接着搞技术更新,另外还要租用密云工厂的地盘和设施,用来制造新产品。
北汽新能源在制造层面披露,将改进当前BE22平台,以适应新一代高档纯电智能网联车的制造需求。优化后的BE22平台车型,将由北京高端智能生态工厂承担生产任务。
消息显示,该智能制造基地计划在十个月时间建成,其年产量预计可达五万辆。整个项目的计划投入资金为十六亿一千二百万人民币,此数额涵盖了密云制造基地的设备购置费用,以及部分额外投资。
行业专家透露,这项投资为北汽新能源的新智选车型奠定了制造基础,同时表明了其与华为合作的持续深化。
二、合作六年 加入智选模式深化合作
北汽蓝谷同华为的协作关系最早始于2017年,彼时双方达成了合作意向并成立了HBT项目团队,华为的技术人员也在北汽蓝谷总部设置了固定办公地点。
从那以后,双方在已有合作关系的框架内,拓展了更多的合作领域,并且签署了若干份关于深化合作的文件。
2021年上海车展期间,北汽蓝谷与华为合作发布的极狐阿尔法S HI版,获得了行业的高度关注,该车型是首批配备华为HI智能汽车系统且能够实现城市道路智能驾驶功能的量产汽车之一。
极狐阿尔法S HI版
不过,这款汽车展示了华为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成就,可销售情况未达标准,HI版的功能对促进销售作用不大,极狐阿尔法S HI版上市时还遭遇了交货推迟等问题。
到了2023年,极狐阿尔法S也参与到了价格竞争当中,从那以后它的销售量才出现了明显增长,与去年相比增长了138%,最终卖出了30016辆。
极狐是较早采用华为相关技术的汽车制造商,它被纳入智选车系列或许意味着对HI模式的再次审视。
极狐正经历智能化升级的困难,包括品牌推广带来的经济亏损,不过,与华为在智能驾驶舱和自动驾驶方面的深度结合,可能是它找到突破点的关键举措之一。
北汽蓝谷2023年度预亏公告
汽车产业正加速向智能化转型,主机厂普遍致力于掌握核心技术。不过,极狐阿尔法S HI版推迟供货且市场反响平平,反映出合作双方有必要寻求更优化的协作路径。
北汽蓝谷同华为的伙伴关系获得增强,意图在于角逐白热化的汽车行业,争取更佳的业绩表现。
三、曾是国内纯电一哥 面对竞争逐渐掉队
北汽集团,即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属于中国汽车领域的关键机构。该公司自1958年建立以来,持续进行着发展过程和行业角色的转变。其起步阶段制造“井冈山”型号的汽车,后来逐渐成长为国内汽车制造业的核心力量之一。
北汽集团的成长历程始于1958年,那时中国汽车制造业尚处萌芽状态。6月20日,该集团研制出国内首款独立打造的“井冈山”型轿车,这宣告了北京汽车制造的正式启程。接下来数十年间,北汽集团在汽车产业的诸多方面均获得瞩目成就,特别是在军用越野车和微型卡车的制造领域占据了领先优势。
北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走在前列,率先完成了向新能源方向的转变,并推出了包括EU、EC、EX在内的多个纯电车型系列。
北汽新能源起初将目标对准企业客户,成功获得了北京市出租车运营合同,并且加入了滴滴出行提供的在线租车平台。旗下EU5车型在全年该类型汽车市场中持续销售领先,显著增强了中国品牌在该领域的市场影响力。
万台北汽纯电出租车交付仪式
依靠周密的商业规划,已经第七次在国产电动轿车销售领域位居首位,二零二零年取得了最高成就,全年销售了十五万一千辆纯电动汽车。
北汽新能源的纯电销售量从那时起逐渐下滑,2022年售出5万辆,2023年减少到9.2万辆。
这个结果的出现,一方面源于B端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北汽新能源在C端市场进展缓慢,另一方面,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迅猛发展,特斯拉、比亚迪等老牌车企,以及蔚来、小鹏、理想等新兴企业纷纷入场,使得北汽新能源的市场主导权面临严峻考验。
鸿蒙智行品牌
北汽集团为了维持领先地位,决定与其他企业建立伙伴关系,目的是增强自身产品的科技含量,同时扩大在市场上的号召力。
这次和华为联手,特别是智选车计划的实施,意味着北汽在智能汽车方面有了根本性的改变。
结语:华为“四界”全面扩张
华为智选车当前的四条业务线,涵盖了与多家汽车公司联合推出的专属产品线。
问界是和赛力斯联手打造的电动汽车品牌,这个品牌在2021年12月首次公开,其目标是将智能科技运用到汽车上。
智界是同奇瑞汽车联手打造的品牌,其首款车型智界S7专注于智能纯电动轿车领域。
享界:是北汽集团的合作单位,首部车辆极有可能是一辆尺寸偏大的行政级轿车。
傲界:与江淮汽车合作的品牌,预计2025年推出。
华为的多种协作方式囊括了从大众市场到高端市场多样的市场定位和价位档次,目的是全方位推进汽车领域的智能进步。
华为为此又创建了一间子公司,这家公司专门负责为智选车业务供应智能体系及零部件配套服务,同时把股份向长安汽车等重要的行业合作单位开放。
再者,2月21日东风猛士与华为透露了合作计划,这表明华为正逐步与众多汽车制造商建立联系,其智能技术也逐步应用于各类细分市场汽车。
华为的“四界”布局彰显了其全面发力智能汽车产业,借助与众多车企的协作,逐步达成其在该市场的长远规划。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