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事关新能源汽车!这些你关心的热点问题,如今有啥进展?

事关新能源汽车!这些你关心的热点问题,如今有啥进展?摘要: 新华社北京9月22日电 题:续航里程、动力电池……这些你关心的新能源汽车热点问题,有哪些进展? 新华社记者张辛欣 续航里程能够达到多少?动力电池水平如何?充电换电还能更便捷吗?...

新华社于北京9月22日发布报道,主题聚焦于新能源汽车领域,涉及续航能力、动力电池等大家关注的热点话题,并探讨了这些方面目前取得的进展情况。

新华社记者张辛欣

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究竟有多长?其动力电池的性能状况又如何?充电和换电的过程是否可以变得更加简便快捷?这些问题在消费者挑选新能源汽车时占据了关键位置。伴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迅猛进步,这些疑问又有了哪些新的进展呢?

公开资料揭示,在1月至7月这段时间内,生产企业的新能源汽车销售量达到了147.8万辆,这一数字已经超过了2020年全年的销量。同时,新能源乘用车的消费主力正逐步从公共领域转向私人消费者。

市场规模的扩大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应用和创新步伐的加快。工信部总工程师田玉龙指出,随着产业发展的不断加强,我国已经构建起一条上下游紧密相连的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并在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领域实现了技术突破。特别是动力电池技术,已达到全球领先地位,与2012年相比,其单体能量密度提升了2.2倍,成本则下降了大约85%。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年报2021》由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发布,其数据显示,在2020年,我国公开的汽车专利数量达到了29.5万件,其中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的专利占据了43%的比重。宁德时代、比亚迪以及中航锂电等企业在动力电池领域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供应商。

行业专家表示,尽管动力电池技术持续进步,但纯电动汽车在低温条件下续航能力下降的问题依然存在。为此,必须加强关键材料的研发工作,同时优化动力电池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安全防护设计,从而为新能源汽车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续航里程这一指标上,据工信部公布的数据,纯电动乘用车的平均行驶距离已从2016年的253公里增加到了2020年的378公里。现如今,众多车型的续航能力已超过500公里,相较于过去,续航能力有了显著的增长。

我国近年来在增强充电设施配套的力度上持续努力,并且加速推广智能化充电设备的使用,致力于提高充电效率。近期,国网浙江海宁市供电公司所建设的V2G电动汽车充电桩已在海宁市尖山新区投入使用。该设备一套便能同时为10辆电动车提供充电服务,还能依据数据进行实时调整,优化充电枪和充电桩的配置,实现闲置功率的有效分配。

在2021年举办的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参会者探讨了通过接入充电网络技术来满足各类车辆对电能补充的需求,同时,参与电网的削峰填谷、调峰调频等电能互动活动,也成为业界在智能化和高效充电领域的新尝试。

天眼查的统计揭示,我国已有接近十三万家企业涉足充电桩领域。自2016年起,与电动车换电相关的企业注册量呈现迅猛增长趋势。付炳锋,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常务副会长及秘书长,指出:“伴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的持续攀升,充电和换电的基础设施布局得到了显著拓展,同时,充电设施的智能化进程也在不断加速。”

记者获悉,工信部正在不断优化相关政策,旨在扶持具有优势的企业进行并购整合,助力它们扩大规模、增强实力,从而提升产业的集聚程度。此外,该部门正着力推进充电和更换电力的基础设施建设,加速5G和车路协同技术的应用推广。在质量安全、低温适应性等方面,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以此促使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