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七月,公共卫生安全状况大体稳定,先前出台的一系列促进汽车购买、扶持汽车制造领域的计划逐步发挥作用,产品供应链和整车制造环节均保持正常运作,商品短缺的状况出现好转。汽车工业协会预测,当月新能源汽车零售量达到四十五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百零二点五。消息表明,二零二二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轿车在全球新能源车辆中所占比例达到五十九%,在全球范围内排在首位。
造车新势力7月交付量均破万辆
7月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销售情况十分亮眼,销量持续增长,势头强劲,表现非常突出,多个品牌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蔚来、小鹏、理想、哪吒、零跑、赛力斯、广汽埃安这些企业的单月交付量都成功超过了万台的级别。广汽埃安以二万五千台的销量再次夺得当月销量第一,哪吒汽车以一万四千台的销量排在第二位,赛力斯以一万三千台的销量位列第三,零跑汽车以一万二千台的销量位居第四,而“蔚小理”的销量分别是一万台、一万一千台和一万台
八月份的第一天,蔚来汽车公布了最新的销售数据,七月份共售出新车一万零五十二台,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百分之二十六点七;自公司创建以来,蔚来汽车一直以传统汽油动力高端品牌的领先者作为参照对象,其销量已经连续两个月超过一万台。在一到七月份期间,蔚来总共交付了新车六万零八百七十九台,同比提升了百分之二十二;蔚来目前已经累计送出了大量的车辆。有消息透露,配备智能系统的另外两种产品ES7和ET5,预计将在七八月份陆续发出,升级了智能驾驶舱设备的2022版ES8、ES6以及EC6,也逐步进入销售阶段。
同日,小鹏汽车公布了七月份的销售情况,相关数据表明,小鹏汽车在七月份完成了11524辆的交付任务,较去年同期增长了43%的幅度,并且已经连续五个季度蝉联“蔚小理”新势力交付量第一的宝座。从今年一月份到七月份,小鹏汽车累计交付的车辆数量已经超过了8万辆,这个数字是去年同期的2.1倍,依然稳固地保持着新势力销售领先者的地位。自开始交付以来,小鹏汽车的历史累计交付总量已经快要接近22万辆。八月一到,小鹏汽车面向全球的首款智能旗舰SUV车型小鹏G9将开始接受预定,它计划于九月正式发售。
赛力斯集团7月份新能源汽车卖出了13291辆,比去年增长了316.78个百分点;其中,赛力斯汽车卖出了7807辆,比去年增长了8873.56个百分点。整个集团今年累计卖出了58913辆新能源汽车,总共比去年多了224.21个百分点。七月三十一日,小康股份完成公司名称变更,原名称为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现名称为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也相应调整为赛力斯,但证券代码保持不变。
同月实现销量过万的品牌包括理想汽车、哪吒汽车、零跑汽车、广汽埃安等。理想汽车7月份交出10422台理想ONE的成绩单,同比提升21.3个百分点;该车型自上市以来累积销售数量可观。哪吒汽车当月交付14037台,同比增幅高达133.5%;今年前七个月累计交付总量达到77168台。零跑汽车在七月里送出了12044部新车,比去年多了177%;到今年为止,已经送出了总共64038部车了。广汽埃安在七月卖出了25033部车,比去年多了138%;从一月开始到七月,广汽埃安总共卖出了车,比去年多了135%。
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有望创历史新高
七月份,新兴电动汽车制造商的出货量普遍超过一万台,新能源汽车相关的产业获得了迅速的进步。由于新能源汽车推广活动以及各地提供的购车补贴,电动汽车的销售量预计将会继续增长。
乘联会公布的信息表明,7月份新能源汽车的零售量预计为45万辆,同比提升了102.5个百分点。中汽协的分析预测,2022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可能达到550万辆,同比增加幅度超过56%。此外,民族品牌拓展国际市场的进程会持续加速。
工信部相关领导张云明7月21日出席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时谈到,国内已经建立起从基础材料到电芯单体、电池系统以及制造装备的全链条产业体系,其中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的系统能量密度表现全球顶尖。到6月份为止,全国已经设立了上万个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服务点,基本确保了废旧电池能够方便地回收处理。
7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组织了发布会,工信部新闻发言人兼总工程师田玉龙发表讲话,他透露,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态势良好且速度很快,这一情况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主要可以归纳为三个显著特征。第一个特征,是生产和销售的总量达到了新的记录。在6月份,新能源汽车的制造量和销售量分别达到了59万辆和59.6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两者都增长了1.3倍。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生产数量达到了266.1万辆,销售数量为260万辆,两者与去年同期相比都增加了1.2倍,创下了产销记录,市场占有率提升至21.6%。
技术层面获得显著进展,研发的激光探测设备、自主品牌的半导体器件以及车辆核心运算系统均已成功应用于生产车辆,创新成就持续得到增强。在动力电池领域也实现了重要突破,现阶段制造的三元材料电池单元能量表现全球领先,单格容量达到300瓦时每公斤,不含钴的电池单元则达到240瓦时每公斤。半固态电池即将投入批量生产,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领域展现出显著优势,产业竞争实力突出。
值得称道的是配套系统迅速健全。今年上半年增设充电和换电设备总共达到一千三百万件,较去年同期增长了三十八倍,个中,私家安装的有九十万个,公共区域建设的有三十万座。由于购买新能源车辆的人群数量庞大,市场需要非常强劲,所以公共设施的建设显得尤为关键。现阶段,已经累计建立了上万个动力电池回收网点,基本上能让报废电池在周边地区被回收,给使用者提供了极大便利。
田玉龙谈到,整体上,国内新能源汽车已迈入大规模快速成长时期,持续推动和增加新能源汽车购买量是维护汽车行业稳定运行的关键方法,这亦是接下来需要实施的核心任务。计划进一步扩大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范围,刺激车辆购买行为,从而为稳固宏观经济形势提供正面作用。
中国在世界新能源车份额表现持续暴增
7月31日,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通过社交平台发布信息,指出2022年全球新能源轿车市场表现突出,前六个月销量达到421万辆,同比提升71%。其中,六月份销量为88万辆,同比增长46%。在新能源商用车领域,销量为10万辆,而新能源轿车占据主导地位。
根据掌握的信息,2022年上半年度,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在全球新能源市场中占据了高达五成九的比重,欧洲则位居其次,其市场占有率达到了四分之一。中国在全球新能源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这主要是因为国内新能源车的供应情况良好,并且市场需求旺盛。相比之下,欧洲在传统汽车以及新能源车方面的产量和销量都相对较低。此外,中国市场正逐步向市场化运作转变,由此激发了内在的增长活力,进而对全球市场的增量产生了积极影响。
回顾近十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越来越快。2012年全球各类新能源车辆销售量为158万辆,到了2015年,这个数字仅增长到179万辆,增速相当迟缓;从2016年起,新能源车市场开始迅猛扩张,当年销量便超过200万辆;2017年,这个数字进一步攀升至317万辆;到了2018年,销量成功跨越400万辆大关;2020年,各类新能源车的销量达到了515万辆;2021年全年,新能源车的总销量高达977万辆;2022年前六个月,广义新能源车的销量便达到了619万辆。其中混合动力达到183万辆,占比30%。
崔东树谈到,从动力类型分析,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首先经历了混合动力的阶段,接着逐步转向以电池驱动为主,纯电动与插电式混合动力获得了政策层面的主要扶持。在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最初是通过对普通混合动力公交卡车的补贴实现的。后来,客车领域也实现了纯电动化,混合动力客车就此退出市场。
据了解,混合动力车辆在2012年时占广义新能源的百分之九十三,到了2015年这一比例降低到了百分之七十九,此后混合动力的比例每年减少十个百分点,2019年其市场占有率又下降了百分之一,不过从2020年起下滑速度加快,到2022年份额进一步跌至百分之三十。
2022年,纯电动汽车市场发展势头良好,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则逐渐显露疲态,而传统混合动力车型则保持稳定状态。这是崔东树所阐述的观点。
崔东树就全球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动向发表见解,指出中国2021年乘用车销量达331万辆,较欧洲的218万辆和北美洲的70万辆更为突出,中国的领先地位十分显著。2022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销量为234万辆,在同期欧洲109万辆、北美洲50万辆的基础上,展现出数倍的增长优势,中国的市场优势依然明显。
另外,崔东树指出,全球新能源车的普及程度正在迅速增加,到2022年时已达到十分之一的比例,在中国,这一比例是百分之二十二,在德国也是百分之二十二,而在挪威则高达百分之七十一,美国为百分之七,日本只有百分之二,由此可见全球新能源布局极不均匀。但美国正逐步提高新能源车的使用比例,这意味着世界新能源车产业将迈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纪元。就渗透率而言,我国尚不具备全球顶尖水平,未来可拓展领域和增长潜能十分可观。
新能源汽车在全球正以超出预料的态势前进,中国未来会孕育出国际一流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专家分析,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可能首次突破一千万台,而中国市场的销量预计将在五百万到六百万台之间。如今新能源汽车产业正逐渐转向以车辆种类为动力的发展阶段,今年已有众多全新新能源车款接连问世,这些新上市的车款很可能会构成今年后半段市场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