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二零年一月十一日,钓鱼台国宾馆,一场引人注目的汽车新能源领域会议正在举办,演讲者台上的是当时担任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的苗圩先生。
那个时期,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在补贴减少后遭遇连续六个月的销量下滑,以接近十年来的首次负增长为2019年做结。当苗圩透露“能够通知各位,安心,今年7月1日不会继续削减补贴”时,现场爆发热烈掌声——补贴减少的步伐有所“减缓”的暗示,足以让所有业内人士获得“安心剂”。
未曾想到,2020年竟成行业加速变革,市场波动加剧的年份;恰逢补贴减少的过渡阶段,行业得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促成期待已久的新能源汽车普及。
回顾2020年,年初因疫情冲击,市场活动一度停滞,随后在第二季度逐步回暖,第三季度实现增长,第四季度则完全恢复,整体表现与去年基本相当。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指出,中国汽车行业在2020年度过了一段异常艰难的时期,充分展现了该产业的快速恢复能力以及整体经济的强大抗压性。
遭遇艰难时刻获得喝彩——那是新能源汽车领域每一年最恰当的“说明”。
冷:“幸存者”游戏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冰封”了上半年的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
乘联会统计,今年二月份,新能源汽车销售量跌到最低点,全国总共卖出了1.2万辆,和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62.3%,其中纯电动汽车的销量为9869辆。等到四月份所有工厂都恢复生产了,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才出现了一些回升,与去年同期的差距缩小到10%以下,不过上半年总共卖出的数量只有30.9万辆,和去年同期相比降低了46.8%。
市场表现持续不佳,促使新能源汽车领域原本就激烈的竞争更加白热化。出局的企业,包括经营多年却逐渐落后最终退出的老牌汽车制造商,也涵盖了那些宣扬革命性愿景却在经营失败后迅速消失的新兴汽车公司。
市场不景气,风险事件不断出现,行业经历兴衰起伏的感慨,在2020年上半年的新能源汽车领域普遍存在。
尽管气氛低沉,但心态并未消沉。针对疫情带来的影响,国家层面推出了许多举措来保障汽车市场的平稳发展。自二月起,各种鼓励购买汽车的政策相继发布,仅上海市就额外增加了四万个非商业用途的小汽车牌照配额。
七月份,新能源汽车的月销量摆脱了连续十二个月下滑的困境,实现了三十个百分点以上的增长,这标志着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了方向性的转变,其复苏的态势由此显现。
热:“头部玩家”逆袭
新能源汽车陆续收到政策方面的多项支持,包括补贴措施力度减弱的明确表态,新车购买环节的税费减免以及以旧换新活动中的现金返还,同时还有限购限行政策下对道路使用权的优先配置。新能源汽车补贴计划与购车税费优惠的延期两年,相当于向消费者提供了大约一千亿元人民币的福利,这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来说意义重大。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这样表示。
但是,这些“重大利好”,属于“头部玩家”。
一月份,国产特斯拉Model 3刚开始提升生产效率,就实现了大规模交付,这个月它的销量超过三千辆,成为新能源轿车销售排行榜的第一名。到十一月为止,特斯拉Model 3总共卖出了十一万三千七百辆,提前夺得了新能源汽车全年的销售第一名。特斯拉的股票价格自今年初的86.05美元/股起,现已大幅上涨至接近650美元/股,今年其市值增加了超过5000亿美元。
二月下旬,李斌四处奔走筹集资金却屡屡受挫,最终蔚来汽车选择与合肥达成初步合作意向,通过建设中国区运营中心的方式争取到当地政府的战略支持,四月中旬双方正式签署最终协议,由合肥出资七十亿元帮助李斌和蔚来汽车缓解了资金压力。
大家都知道合肥是拯救蔚来汽车于危难的“白衣骑士”,蔚来汽车也令合肥成为“最牛风投”的代名词。最终协议签署那天,蔚来汽车的股价是3.61美元/股,接下来8个月里,股价最高达到了57.2美元/股,现在仍然超过45美元/股。单凭这一件事,合肥就获得了超过10倍的盈利。
汽车行业创新企业的领先者今年都受到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分别从阿里巴巴和美团获得资金支持,随后相继在美国证券市场挂牌交易,如今,在美国上市的三家汽车行业创新企业市值同步大幅增长,已经超越福特、日产、上汽等老牌汽车制造商。
另一方面,中国资本市场正为新能源汽车行业注入“源头活水”。
吉利汽车行动迅速,9月1日向科创板递交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申请材料,9月28日该公司的申请获得了上市审核委员会的批准,距离成为科创板上市的首家整车制造企业仅一步之遥;威马汽车在成功募集到创纪录的D轮资金100亿元之后,开始正式申请成为科创板上市的新能源汽车企业中的首位;东风汽车计划筹集资金210亿元,预计将成为创业板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首次公开募股。
否极泰来的不止于此。
王传福热衷技术的比亚迪公司,凭借其研发的“刀片电池”和推出的“汉”车型,在行业内取得了显著成就。7月份面世的“汉”迅速走红,成为备受市场欢迎的汽车,仅到11月单月销量就已突破一万台。截至目前,“汉”的累计销售量已经接近三万辆。比亚迪的股票价格已经超过180元,公司市值大幅跃升至超过5000亿元,登顶A股市场汽车板块的龙头企业宝座。
新:市场化元年
今年,新能源汽车的持续发展水平显著提升,由此被业界视为新能源汽车普及推广的开端,整个产业进程迈入了一个全新时期。在工信部最近举办的新闻交流活动中,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汽车发展科副科长马春生对此进行了阐述。
促使马春生得出该看法的,是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的两个积极现象:个人购买占大头,比例已高达近七成,而两年前这个数字还只有两成;另外,不在限购政策范围内的城市,其购车份额也达到了六成。
市场参与者的变化所造成的作用,非常明显地表现在北汽新能源(也就是北汽蓝谷)上。
北汽EU系列一年前曾被誉为“网约车利器”,它累计售出11.1万辆,同比激增近250%,以令人意想不到的表现,使北汽新能源在第7个年头摘得纯电动车销售榜首的桂冠。然而,到了2020年,北汽EU系列的市场表现明显下滑,不再是主流选择,取而代之的是特斯拉Model 3、五菱宏光Mini EV等更适合个人消费者的车型,北汽新能源到11月底的累积销量仅为2.49万辆,这个数字还不到去年同期的四分之一。
原因何在?
北汽新能源高管刘宇表明,现阶段确实出现重点客户购买占比较高的情况,针对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该公司承诺在下半年将显著增强针对个人消费者的市场推广。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已经正式公布,2025年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比要达到20%,这已经成为整个行业普遍认同的一个方向,商业化的进程已经非常紧迫。
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长明分析,2025年非限购城市私人将购入435万辆新能源汽车。要实现这一目标,非限购城市新能源汽车销量年增速必须超过60%。当前销量为26万辆,要提升至400万辆以上,难度极大。缺乏市场动力,这一目标不可能达成。
随着特斯拉、蔚来、比亚迪等品牌成功开拓新能源汽车市场化道路,众多传统大型汽车制造商纷纷瞄准私人消费者,推出专属的高端新能源汽车系列,由此开启了研发制造新型汽车的新篇章。
北汽新能源于2018年和麦格纳组建了合资企业,2019年双方合作在镇江签约,并推出了(极狐)这个品牌;东风汽车旗下的“h”部门经过转型,变成了岚图汽车;上汽集团经过两年多的筹备,内部代号为“1号项目”的“L”,在阿里巴巴和上海浦东新区的参与下,发展成为智己汽车;广汽埃安在成立三年之后,实现了独立运营。
到今年11月份,新能源汽车今年到目前为止总共卖出了110.9万辆,增长速度从之前的下降转为上升,比去年同期增加了百分之三点九。
最新消息,国家发改委发言人孟玮透露,今年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销售量有望突破2019年的水平。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叶盛基也预测,今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将超过130万辆,与去年相比增长幅度将近8%,这个结果令人感到惊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