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得益于技术持续进步,正慢慢赢得多数人青睐,不少人在选购车辆时会优先考虑这类车。国家出台的扶持措施,让原本价格较高的新能源车变得更容易负担;然而深入探究,当前这类车实际表现如何?
新能源汽车表现如何,真正了解的恐怕只有亲自购买过的人了。在一项关于“选择新能源车是否感到遗憾”的民意统计中显示,有29%的购车者表示深感懊恼;50%的人觉得有些不妥,而仅有21%的消费者对此毫无怨言。那么,当初促使他们选择新能源车的原因是什么呢?
依照调查,大约一半的顾客选择购买新能源汽车,是由于不受限行和限购政策的影响;大约百分之三十八的顾客,是出于环保和节能的考虑;大约百分之二十八的顾客,是因为成功获得了新能源汽车的指标;而大约百分之二十三的顾客,则看重补贴和优惠力度大。
由此可见多数人之所以购入新能源车,主要源于相关法规的推动,例如特定区域的车辆限制措施、新能源车指标分配办法以及财政补贴等;正是因为这些法规,新能源车的市场销量才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然而站在购买者的角度审视,他们是否真的感到完全满意呢?
根据相关数据,三分之一的使用者反映电池使用时间不足,百分之十九的使用者指出车辆存在瑕疵,百分之十七的使用者投诉充电设施设置不当以及服务流程不标准。针对新能源车,厂家公布的行驶距离只能当作参考,实际操作时,电池的标称续航能力存在明显夸大现象。
电动汽车的固有属性决定了,当时速维持在60公里左右时,其经济性表现相当优异,这意味着行驶距离会非常可观,通常比NEDC综合测试条件下的续航表现要超出大约30%。然而,在实际驾驶中,车辆很难一直保持这一速度。因此,众多新能源品牌在推广产品时,往往不会依据真实的行车环境来展示续航能力。
电动汽车的电池性能,除开行驶距离,也是许多潜在买家购车时考虑的关键因素,目前市场上电动汽车普遍采用锂电池,这类电池在低温环境下表现良好,且自身损耗较低,锂电池依据材质不同,又可细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相较之下,磷酸铁锂电池的耐用程度更胜一筹,不过它的体积相对较大,这限制了其续航能力,成为难以克服的缺点
日本一项关于汽车电池组的研究表明,常规三元锂电芯在标准操作环境下的周转次数大约为一千五百回,而历经彻底充放的操作周期则仅约八百回。另外,若电池的运用程度维持在四分之一以上,依照常规操作模式能够周转充电一千二百回。诸如特斯拉Model 3、北汽E200以及奇瑞eQ系列等车型均为此类电池的应用实例。
它的优势在于上文所述的耐久性出色,通常能完成两千次以上充放电循环。同时,它的充放电速率很快,允许使用更大的电流进行操作,并且运行时十分稳定。常见应用在比亚迪秦、唐、E6等车辆上。
总体来说,人们对于新能源汽车存在诸多顾虑,集中体现在充电设施、行驶距离、电池价格以及车辆贬值等几个层面。相关部门的数据显示,现阶段国内新能源汽车的数量大约为199万辆,其在全国汽车总量中的比例不足百分之一。由此可见,新能源行业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亟待深入挖掘。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