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像炒股,买在最高点比踏空更惨。
去年人们热议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称其“充电仅需一刻钟,续航可达八百公里”,而今年半固态电池技术更是直接将续航提升至千公里。
观察手机市场便能发现,往昔苹果公司推出不可拆卸的电池设计时,受到了广泛的批评,然而时至今日,大家不都纷纷称赞其设计巧妙吗?
电池技术突破从来都是断崖式升级。
电池厂的秘密其实藏在专利文件里。
查阅宁德时代近期公布的专利资料,发现其正极材料中加入了10%的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这一改动使得热失控的温度上限从原先的170℃提升至300℃。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于三月发表了相关论文,指出在半固态电解质中,锂枝晶的生长速度相较于液态电解质要慢上八倍,这一发现恰好可以解释为何宁德时代敢于宣称其电池“永不燃烧”。
比亚迪刀片电池针刺实验看着吓人,遇到半固态照样得叫大哥。
政策倒逼才是真推手。
2025年,新能源车市场占有率60%的目标早已在业内传开,北汽、广汽等国有企业肩负着这一重任,压力之大,令人唏嘘不已。
查阅工信部近期发布的车型公告可知,长城WEY推出的新型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其电池组的厚度降低了15%,然而容量却实现了翻倍增长。若非采用了宁德时代的新一代电池技术,工程师们恐怕需要彻夜加班,对三电系统架构进行重大调整。
上汽选择将半固态电池率先应用于MG跑车,这显然是以少数车型作为实验基地,与特斯拉当年采用三元锂电池进行初步探索的做法如出一辙。
现在4S店清库存套路深得很。
该品牌销售人员宣称顶配车型可享受五万元优惠,然而仔细查阅配置清单后,却发现连热泵空调这一基本配置都未包含。
有报道指出,某些媒体对折扣车型的电池组件进行了拆解,发现其BMS系统的版本停留在两年前,这样的配置根本无法满足即将推广的800V快速充电桩的需求。
更有甚者,某些汽车制造商推行电池租赁业务,声称此举可节省五万元购车费用,然而一旦新款电池问世,旧款电池恐怕即便免费赠送,也鲜有人愿意租赁。
油车当过渡不是没风险。
国六B排放规范刚刚在七月开始执行,若是此刻低价购入燃油车,待到两年后出售,其亏损程度或许将超过新能源汽车。
河北山东的加油站都在扩建充电桩,两桶油转型速度比想象中快。
去年,朋友购置了一辆燃油车。然而,小区对面的加油站最近却作出了一项调整,将两个油枪撤除,改为超充站。这样一来,加油的顾客不得不排队等待长达半小时。这不免让人感叹,那个加油比充电还要繁琐的时代,似乎已经悄然来临。
技术迭代期的消费者最煎熬。
当小米推出120W快充技术之际,众多消费者纷纷呼吁“再等等”,然而到了第二年,该品牌便推出了210W快充技术,仅需十二分钟便可完成充电。
汽车领域的竞争尤为激烈,小鹏G9的4C超充技术尚未全面推广,而6C超充桩的设计蓝图已经泄露。
学习深圳的网约车司机做法最为稳妥,他们专选那些三年内能保值且可回购的车型,驾驶两年后便将车辆退回给厂商,并支付额外费用以换取新款,这样每年只需花费两万元即可驾驶新车,这比购买理财产品更为划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