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全球各国燃油车退出时间表公布,欧洲汽车市场全面转向新能源?

全球各国燃油车退出时间表公布,欧洲汽车市场全面转向新能源?摘要: 2015年12月通过的《巴黎气候协定》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上对各国提出了“硬指标”,控制全球平均气温升高是主要的目标之一,为了完成这一目标...

二零一五年十二月颁布的《巴黎气候协定》针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向所有国家设定了明确要求,将稳定全球平均气温作为核心任务之一,要达成这一任务,在本世纪后半段达成温室气体完全消除的目标具有决定性作用。人们普遍知道,汽油车会排出很多废气造成污染,各国政府部门运用多种手段,比如出台多项计划、进行技术攻关、实施行业管理,来推动汽车向环保方向发展,帮助电力、氢能等新能源车行业壮大,结果就是汽油车最终离开世界市场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控制汽车燃油消耗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途径,各国政府承受着显著的节能压力,2015至2020年间,中国、欧洲、日本和美国的汽车燃料效率必须分别提升27.5%、26.9%、16.9%和10.4个百分点九月份八日,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召开,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会上发言,提到当前工信部已着手研究终止制造和售卖传统动力汽车的时间规划,同时工信部将联合其他机构来制定中国的具体时间规划,这是首次就禁止销售汽油车的问题进行公开说明。

先前报道里,我们曾邀请能源经济领域的专家分析过这一现象,近日我们访问了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的彭峰研究员,她拥有法国埃克斯马赛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其学术领域涉及环境法以及气候变化相关法律问题。

上观新闻报道工信部官员称,相关研究已开始着手进行,但并未明确具体进展,是否如同部分网友所推测,未来道路依然充满挑战?

彭峰表示,从长远角度考虑,这件事是必然的发展方向,确实和《巴黎协议》以及全球当前推动的碳中和目标一致,不论要花多少时间才能完成,他认为民众需要为此做好心理准备,至少在期待层面,新能源汽车的理念会逐渐被大众接受。这个情况跟以往的看法不同,过去一提新能源,多数人会觉得只是空谈,同时对电动汽车的发展前景也缺乏信心,当时汽油车仍然主导市场。如今或许在大众心理预期上,情况开始出现变化,人们的态度有所松动,观念也发生了转变。

上观新闻表示,您长期致力于环境法领域的研究,对于欧美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有深入的了解,能否与我们谈谈国外政策方面的最新动态。首先,请先介绍一下那些在政策方面比较领先的国家。

彭峰表示,参考了众多权威报刊的记述,他整理了部分信息供大家了解。在电动汽车普及方面,挪威处于领先地位,该国是全世界采用电动汽车比例最高的地区。据挪威《Dagens Naeringsliv》刊文称,挪威意图在2025年彻底禁止非电动汽车的销售。从技术采纳程度分析,挪威最有条件达成禁售目标。

日本借助法规明确电动车的政府采买占比,同时辅以其他购买补贴等政策,以此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日本在环保方面属于较为积极的国家。

另有一个国家是英国,该国颇具特色,其前卫态度显露无遗,甚至对过渡性的混合能源汽车也实施禁止政策,2017年7月,《泰晤士报》披露,英国当局于该月26日宣告,计划到2040年全面禁止销售汽油动力汽车,此限制范围涵盖混合动力车型。

上观新闻:其他国家呢?

彭峰:先说印度,2017年4月,该国重工业部门同印度国家研究院联合宣布,他们正着手拟定一项推动电动汽车发展的政策,打算到2030年,在全国范围内停止销售纯汽油动力车辆和柴油动力车辆,彻底废除内燃机汽车。观察法国,2017年7月,该国环境事务负责人尼古拉斯·霍洛透露,法国计划于2040年之前停止销售汽油动力汽车和柴油动力汽车,现阶段,电动车辆在法国的市场比例仅达到1.1%。

上观新闻:美国呢?

彭峰说,特朗普执政后情况可能发生改变。他手头存有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新闻报道。2015年8月,加利福尼亚州空气资源委员会主席Mary Nichols Mary Nichols曾透露,为了实现汽车零排放的最终目的,该州或许会在2030年禁止售卖汽油动力汽车。加州电动汽车的销售在全美大约占一半,多数汽车厂商通常首先选择在这里推出自己的电动车型。此外,2014年10月,加州实施了新的建筑法规,要求新建造的车库或停车位必须配备电动车充电线路,据估计,到2025年,加州将建成大约一百万个电动车充电设施。根据前述状况,加利福尼亚州堪称领先者,然而全美国的整体情况则难以断言,毕竟特朗普当局脱离了《巴黎协定》,许多事情也就显而易见了。

上观新闻:有没有政策还不太明朗的国家?

确实存在类似情况。以德国为例,2016年10月,该国联邦议会某委员会曾批准一项决定,计划于2030年全面禁止销售内燃机汽车,不过该决定尚未最终转化为法律条文。再比如荷兰,2016年4月,荷兰工党(PvdA)提交了一份动议,提议该国应从2025年起禁止售卖全新的汽油动力车辆和柴油动力车辆。然而,这只是一家政党的倡议,并未获得广泛支持。

上观新闻表示,经过一番了解,发觉这项政策在执行层面似乎缺少统一的标准,各方行动显得有些参差不齐。

彭峰:不是这样,西方主要大国的行动大体上保持同步,这一点有数据可以证明,比如汽车产业政策正在发生转变的迹象。

欧洲国家2016年碳排放量最少的汽车品牌中,标致、雪铁龙和雷诺位列前三。法国决定停止销售燃油动力汽车后,标致和雪铁龙承诺到2023年,其全部汽车制造的百分之八十将采用混合动力系统。雷诺的电动汽车在欧洲市场占有百分之十四点六的份额,在全球范围内生产销售的二百万台电动车辆里,贡献了四十二万五千台。今年7月,沃尔沃这家享誉全球的汽车制造商公布决定,计划于2019年开始制造电动或混合动力汽车,从此不再生产传统燃油汽车。

汽车行业对趋势的感知最为敏锐,所以说,禁止销售的规定确实符合发展方向。

上观新闻:中国将如何应对?当前的政策是否能够及时调整?许多网友指出,中国拥有独特的国家状况,拥有庞大的汽油车产业,并且是世界汽车产量和销量最高的国家。

彭峰:是的。这项政策的实施涉及诸多方面,必须充分考虑到我国的具体情况,对潜在的风险进行细致的衡量。例如,我国的汽车产业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怎样?这项政策会带来怎样的经济负担?它将如何作用于整个产业链?当前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设水平如何?不同地区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我国的国土面积辽阔,自然条件也和欧洲以及日本等国家不尽相同。

此外,国内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过程中存在诸多难题和显著矛盾,例如充电设备的布设不够完善,公共停车区域是否充足等。在居民社区内设置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或许会损害部分住户的利益,极有可能侵占了社区内的绿化区域或停车区域,多数居民对此并不支持。当前,电动汽车的充电配套设施建设严重滞后,长时间充电的弊端一时难以消除。同等级别的燃油汽车相比,电动汽车的售价仍然居高不下。新能源车电瓶处理或造成重大环境破坏,现行法律制度存在缺陷,回收行业仍处于发展阶段。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