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市场最近真是让人眼花缭乱。
汽车制造商们纷纷采取大幅降价策略以刺激销售,然而消费者们却陷入了更加复杂的抉择困境——对于纯电动车,他们担忧可能会在途中突然抛锚;而选择插电式混合动力增程车型,又因频繁充电而感到不便;更让人沮丧的是,刚购置的新车不久便有新款上市,这无疑加剧了他们的购买焦虑。
宁德时代、比亚迪等知名企业计划于明年实现固态电池的大规模生产,上汽集团的新款车型将于八月份开始配备半固态电池,同时,我国政府也明确要求到2026年,电动汽车的电池必须具备防止爆炸的安全性能。
这个时候急着掏钱买车,很可能变成高位接盘侠。
固态电池就像给手机换了个充电宝,体积不变电量翻倍。
欣旺达的实验室数据早已实现充电仅需短暂片刻,如喝一杯咖啡的时间,而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技术实际上已奠定坚实基础。
燃油汽车加满油后行驶里程通常在600公里左右,而即将于明年推出的固态电池电动汽车,其续航能力将直接提升至1000公里以上。
这些车辆仅需充电五分钟便能够续航四百公里,而在服务区稍作停留,便足以补充能量。
丰田在日本耗时十年未能攻克固态电池技术难关,而我国厂商此次或许能够实现逆袭,成功超越。
当前插电混合动力车型的纯电动行驶里程仅有百余公里,这样的性能略显不足,然而小鹏即将推出的新车型将配备容量高达70度的电池组。
这个容量比三年前的主流纯电车还大,上下班通勤能撑整周。
理想L9这款奶爸车型若升级为新型电池,那么在市区行驶时完全可以当作纯电动车来使用,这样一来,每月的油费支出就能节省大约八百元。
这些车辆充电的功率已提升至6C级别,仅需在商场用餐的功夫便可充电完毕,其便捷程度甚至超越了手机充电。
电池安全问题早该整治了。
去年某品牌电动车的地下车库发生自燃,导致邻居的宝马车被烧得只剩骨架,这一事件至今仍记忆犹新,而新国标此次则是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
自2026年起,汽车制造商需对其生产的电池承担终身责任,此举无疑为消费者提供了极大的安心保障。
宁德时代早已研发出“无火自燃”的电池技术,目前政策迫使各大厂商不得不跟进这一技术。
这一轮规范实施后,电动车或许将比燃油车拥有更高的安全性——因为汽油车的油箱一旦起火,其威力远超电池。
急着用车可以看看二手市场过渡,新车真值得再等等。
从明年起,固态电池和大型电池插混车型将纷纷投入市场,而到了后年,安全技术将迎来全面升级。目前购买电动汽车,就如同在4G网络的尾声时期购买苹果6手机。
车企们现在降价清库存,就是在给新技术让路。
待这些尖端技术实现应用,新能源汽车方能步入「多方面需求兼顾」的辉煌时代。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