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报道,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于7月10日公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的生产和销售总量均首次突破1500万辆大关,同比增长率均达到两位数,显示出汽车产业的勃勃生机。在激烈的竞争中,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实现了令人瞩目的快速发展。
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汽车新车总销量44.3%
今年上半年的数据显示,我国汽车产业产销量分别达到了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同比增长了12.5%和11.4%。在这些数据中,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分别为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增长了41.4%和40.3%。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已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4.3%。
汽车出口保持增长 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长迅速
汽车出口量持续攀升。在1至6月间,汽车出口总量达到了308.3万辆,这一数字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0.4%。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汽车的出口量呈现出显著的增长势头,达到了106万辆,同比增长率高达75.2%。
技术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更加智能化
技术领域迎来了重大突破。3月份,比亚迪推出的超级e平台成功实现了全球量产最快的充电速度,即每秒充电两公里;紧接着,7日,全球第二大且环保性能卓越的汽车滚装船之一——比亚迪“深圳号”圆满完成了跨洋的首航任务,船上搭载了6800多辆新能源汽车驶向欧洲,其中1105台车辆首次采用地面运输方式集港,从工厂到小漠港的装船过程仅需5分钟,真正实现了“出厂即出港”的便捷。
安徽:创新“智造”模式 汽车产业快速发展
今年前五个月,安徽省的汽车以及新能源汽车的生产量均位列全国之最。位于合肥的一座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工厂内,AGV自动导引搬运机器人正在取代传统的生产线,它们携带着各式各样的车型和配置,精准地进入各自的装配区域,从而显著提升了产品的定制化程度。
技术突破与场景落地双轮加速提升吸引力
安徽省汽车工业迅速崛起,其发展主要得益于高度智能化与自动化水平的提升。941个自动化装配单元投入使用,实现了全面自动化生产;铺设的超过九十公里的光纤网络,构筑了工厂内的信息高速路,显著缩短了交车时间,目前用户从下单确认到车辆交付仅需14天。在技术创新与实际应用的双重推动下,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吸引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内外兼修:强创新“硬实力”推差异化产品
研究表明,我国汽车制造商必须实现“双管齐下”的策略:在国内,需加强技术创新的“硬核”能力,集中力量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在国际市场上,则需推出具有独特性的产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