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随问界、智界、享界、尊界之后,鸿蒙智行的又一全新领域即将问世!
八月二十五日,智界和问界在成都举行了秋季新品发布会,华为与上汽合作打造的尚界品牌首款车型尚界H5,成为了活动中的关注中心。
有研究认为,伴随华为伙伴圈的不断扩大,它在新能源汽车界的地位可能持续增强,有望形成与比亚迪、新兴汽车制造商等并列的“新阵营”;同时,老牌汽车制造商也可能通过与华为的合作,得到更坚实的技术支持,从而增强其在新能源车市场的竞争优势。
据尚界汽车官微
华为“第五界”开启预售
据悉,目前尚界H5已经启动预售活动,预购价格从16.98万元起步,计划于9月23日在深圳举行正式上市仪式,并在国庆节后启动车辆交付流程。依据尚界汽车官方平台公布的信息,该车型在正式发售后的第一个小时里,累计接受的预购订单就达到了25000台以上。
详细分析,尽管尚界H5的基础价格不足二十万元,它依然完整承接了鸿蒙智行在驾驶舱智能化以及辅助驾驶系统上的技术特点。这款车将预装HarmonyOS智能驾驶舱系统,能够实现多个屏幕之间的联动操作,支持通过语音进行沟通,配备人工智能助手,还可以与家庭智能设备建立连接,具备多项智能化的性能。
有分析认为,尚界H5是当前配备华为ADS 4智能驾驶系统的车型中,价格最为亲民的一款,有望凭借独特的市场定位形成吸引消费者的亮点。此外,该车型主攻的领域是国内持续增长但竞争异常激烈的15万元到25万元价位带。统计资料表明,中国新能源轿车在终端市场的销量,于十五万元到二十五万元价位段,从二零二零年的二十七点五万辆,大幅度提升至二零二四年的二百九十七点七万辆。
当前形势之下,华为有望依托其智能驾驶技术、激光雷达设备和鸿蒙车载系统这些关键优势,向更广阔的市场渗透,发掘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上汽也可能通过和华为的协作关系,增强自身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的整体规划。
先前调研期间,上汽曾表明,为尚界项目已组建超过五千人的专业运营和技术队伍,并与华为工程师进行全生态链的密切协作,上汽和华为的合作团队既利用了上汽集团在研发、制造、品质方面的人才储备,又融合了华为在智能设备上的长处,达成了团队的深度整合。依据上汽最新披露的制造与销售信息,该公司七月份的车辆整体销售数量达到33.75万辆,较上一年同期提升了34.22个百分点;在所有销售车型中,电动化新车的销量为11.73万辆,其年度增长幅度为64.91%。
“朋友圈”布局持续扩容
综合各种看法,当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比亚迪是行业公认的领先者,其新能源汽车产品多年以来在全球和国内销量都名列前茅,地位稳固;接下来有小鹏汽车、理想汽车、蔚来汽车、零跑汽车等新兴品牌,这些企业的销量虽然不及比亚迪,不过近年来的发展势头强劲,有时单月销量就能实现翻倍增长;同时,老牌汽车制造商也在积极布局新能源领域,比如东风集团股份近期决定私有化并退市,目的是为了其新能源品牌岚图汽车能够通过介绍上市的方式在香港交易所挂牌交易,这些行动都反映出汽车企业投身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坚定意志。
华为虽然并未亲自制造汽车,却借助与传统汽车制造商的联合,慢慢变成了新能源领域的重要参与者。详细来说,华为鸿蒙智行的四个合作系列里,问界是与赛力斯联手打造的,智界是与奇瑞联手开发的,享界是与北汽联手推出的,尊界是与江淮汽车联手推出的。所以,华为启动了“四界”以外的品牌合作,接下来或许会出现的更多“朋友圈”计划,正慢慢变成业内关注的重点。
华为二十五日举行发布会,不仅透露了尚界H5的预购消息,还推出了智界R7、智界新S7、问界M8纯电版等系列新车上市细节;此外,还宣布了问界新M5跃影新增红色车漆选项,享界S9T正式接受预购,并且明确了全新问界M7的发售日期。
依托多家汽车制造商的协作,华为持续优化其产品系列,同时逐渐增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主动影响。
“第五界”尚界近期启动预售,它已和“四界”品牌先前触及的二十三万元到百万元区间价格区间产生衔接,未来倘若其他传统汽车制造商加入华为合作网络,它们的产品或许会继续拓展这种价格区间的覆盖范围。
当前,国内汽车行业正快速迈向新能源与智能化的转型阶段。专家认为,现阶段智能驾驶辅助技术的应用还不是很广泛,在技术进步和消费需求变化的共同作用下,新能源车的市场份额不断增长,车辆配置的智能化程度正变成品牌间竞争的关键点。
因此,近年来,随着华为的技术支持,一些传统汽车品牌的部分车型,其智能功能有望不断进步,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同时也会对其他合作汽车制造商产生积极影响。
方正证券透露,到8月25日为止,鸿蒙智行总销量已经累积到90万辆,并且已经连续14个月在中国汽车品牌中取得成交价格最高的位置。未来,鸿蒙智行计划推出更多新型号,以此来增强华为在汽车行业的竞争力。
新能源产业发展加速
媒体观察到,现阶段,国内电动汽车行业的高水平进步正获得广泛关注。
国新办8月26日上午举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能源局相关官员透露,“十四五”时段,中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宏大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体系,每五台电动汽车里就有两台配备充电桩。到今年7月底,全国充电设施累计数量达到1669.6万个,这个数字是“十三五”末期时的十倍,其整体规模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我们大力倡导绿色出行和清洁能源使用,借助绿色证书与电力交易等途径,为新能源驾驶者供应环保电力,并联合多个省份实施车辆电网协同互动的实践项目,使电动汽车转变为流动储能单元,协助电力系统实现负荷均衡。全球超过半数的新能源汽车集中在中国运行,生态友好的交通观念和能源利用模式已广泛普及。
依据中汽协公布的七月汽车市场产销数据,尽管当前正值销售旺季,今年七月的整体销量与上月相比有所下降,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依然保持显著增长,表现出非典型淡季的销售态势。中国银河证券分析认为,部分区域重新实施车辆置换优惠政策,可能为国内市场需求带来一定助力,同时国内乘用车新能源车型市场占有率已回升至历史最高水平,在新的产品供给推动下,预计将呈现逐月增长的良好态势。
从历史角度审视,东北证券近期指出,今年相关政策覆盖面持续拓宽,新能源汽车的国内需求增长因此得到显著推动。审视当前乘用车市场现状,尽管BBA依然占据领先地位,但诸如华为联合的汽车制造商以及理想汽车等本土品牌正积极提升竞争力。在政策扶持和出口增长的双重促进下,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比预计将突破六成,到2025年,该类型汽车的零售量有望达到1433万辆,较上一年实现33.4%的显著增长。
就相关产业环节而言,国元证券指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近些年发展迅猛,经历了两年价格走低,低端生产能力已迅速淘汰,行业整体状况出现好转。应当首先留意那些在原材料价格较低时能降低成本并保持稳定利润的电池和结构件行业,例如宁德时代、亿纬锂能、豪鹏科技、科达利、震裕科技等;其次,当供应结构优化后,行业过剩的生产能力会逐渐减少,可以关注那些从行业振兴中获益的龙头企业,比如湖南裕能、龙蟠科技、万润新能、璞泰来、天赐材料、新宙邦、星源材质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