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 问界 M7小订一小时突破 10 万台。
新能源汽车越来越普遍,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导致产品风险加大,一旦某款车型广受欢迎,汽车制造商更有意愿借助升级来保持其市场热度与销售业绩,我们统计过,新车的开发时间被压缩到十二到十五个月,部分车型的换代速度甚至达到了一年两次。
然而由于新车型上市效果不佳,能够顺利售出的旧款车辆变得尤为难得,许多汽车制造商选择进行轻微调整和有限改进,采取渐进式升级方案。这种快速更新策略一方面有助于企业迅速适应市场动态和技术革新,另一方面却容易让购买者持谨慎态度,进而干扰他们的购买选择。
全新问界 M7 的市场策略与同领域多数品牌迥异,它以焕然一新的面貌亮相,是一款彻底革新设计的车型。其造型风格完全不同于过往产品,明显受到问界 M8、M9 系列的启发。车辆正面呈现无窗式布局,集成了品牌特有的照明系统,下方护板上装饰有金属质感条带。全新问界 M7 在内部布局、乘坐感受、自动驾驶以及基础架构和车架方面,都进行了全面升级,并且在外观造型上也有显著变化。
全新问界 M7 的技术跃迁
市场研究公司杰兰路曾经公布过一组关于问界新 M7 首批车主的资料,这些车主普遍来自大都市,以中年男性居多,平均年龄是三十五岁,超过百分之八十的人已经结婚并且有孩子。他们中很多人是从原先开合资品牌或者豪华品牌的车转过来买的。在选择这辆车的时候,智能驾驶舱、自动驾驶功能、品牌声誉以及车辆安全是他们最看重的几个因素,用户对被动防护的重视程度甚至超过了自动驾驶技术。
他们最终倾向于选择问界 M7 的主要因素,在于两个核心特点:高度智能以及可靠保障。新一代问界 M7 是对消费者核心需求的精准满足。它沿袭了问界 M8、 问界 M9的顶尖技术——配备了华为乾崑智驾 ADS 4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并且所有车型都安装了激光雷达,同时提供两种不同的配置选择。除了在车顶安装激光雷达的方案之外,还有在车厢内部运用激光视觉的方案,这种方案已经替代了原先仅使用视觉技术的方案。
全新问界 M7 首次搭载的 “舱内激光视觉 Limera”,是业内首创的技术,其主动安全性能超过主流视觉辅助驾驶系统,并且可以精确识别紧急情况。华为汽车业务首席执行官靳玉志早前表示,即便在夜间遇到30厘米高的障碍物,也能以10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实现平稳减速停车。
被动安全性能上,9 月 4 日,问界 M7 产品负责人 “福碗摩斯” 公开,车辆核心乘坐空间的构造部件全部选用了潜水艇级别的热成型钢材,其抗拉力度达到 2000兆帕,意味着每平方公分面积可承受高达 20 吨的负荷。高速撞击情况下,车内的每一个细小部位都必须承受住强大的压力,不能出现断裂,这样才能确保乘客的安全。
加固横梁与前后缓冲构件均选用了铝合金材料,优势在于侧向撞击时能快速吸收能量确保电池不受损害,优质的材料必须配合合理的构造才能发挥最佳效能。横梁内部构造为“十宫格”式防撞设计,从横截面观察可以看到十个分格,同样具备能量吸收功能。
为了确保车内的空气清新,全新问界 M7 严格依照 C-AHI 五星标准打造,在材料选用、空调系统运行等多个层面都进行了周全规划,从原料采购到车辆交付全程实施精细化管理。车辆选用了具有革新性的 MOFS 吸附降解材料,空调系统同样配备了 MOFS 滤网,能够快速且持久地清洁乘坐空间内的空气成分。
重视智能化的问界 M7 用户,十分在意软件和硬件的持续远程更新,这样旧款车也能获得和新车一样的尖端技术,这一点非常关键。问界 M9 和享界 S9 都采用了 HUAWEI IDVP 电子电气架构,全新问界 M7 也是基于这个架构设计的,因此可以为旧款车型的车主提供原厂硬件升级选择,让车辆能够持续焕新。
当前电动车辆普遍配备远程软件更新功能,不过硬件方面的持续改进却难以推行。这主要源于软件应用构建过程繁复,一旦硬件发生变更,技术人员就必须重新开展大量针对性编程,此流程颇为繁琐。
HUAWEI IDVP 数字底座由通信与计算平台和基础软件平台构成,这两部分共同支撑了汽车数字化与智能化的核心功能。它运用分级的解耦式 SOA 架构思想,达成软件与软件分离、软件与硬件分离的目标,接着将整个车辆分解成多个基础模块,使汽车制造商能够对这些模块进行灵活的变更和更新,并且协助汽车制造商完成平台功能在不同车型间的便捷应用。
HUAWEI IDVP 促成汽车软硬件分离,不仅削减了生产开销,还提升了生产效能,更催生了诸多原生软件应用,诸如缓解车晕病症的功能。这项功能源自 HUAWEI XMOTION 车身协同控制系统,该系统具备车辆纵向、横向、垂向的整体联动控制能力,能够实现缓解晕车、主动智能防滑等效果,有助于增强驾驶安全、优化操控体验并改善乘坐舒适度。
华为开启 “价值竞争” 的下半场
今年期间,问界品牌旗下多款新车接连发布,包括问界新 M5 Ultra、问界 M9 2025 款、问界 M8 的增程以及纯电两个版本,整体产品布局持续得到改善。问界车企与其他公司不同,它不采用多款车型的营销方式,而是以 问界 M5、M7、M8、M9 这四个系列作为核心产品,这些车型覆盖了从 20 万元到 50 万元之间的主要市场价位,并且每一款车都专门针对特定消费群体的驾驶需求,全新问界 M7 面市,为 30 万元价位段的市场竞争增添了新的力量。
到今年八月为止,问界整个系列总共卖出了超过七十五万辆车。在这之中,问界M9卖得特别多,累计达到了二十二万辆以上,成为了五十万价位豪华车的销售第一名。问界M8自从上市以来就非常受欢迎,总共交付的数量超过了七万辆,上市四个月的时间里连续四次获得四十万价位销量第一的称号。
问界 M9 和 M8 这两款顶级座驾确立了行业领先优势,打破了以往外资豪华车市场的独占局面,由于客户忠诚度与品牌知名度的明显增强,为后续车型奠定了品牌认同基石,问界品牌整体客户净推荐指数(NPS)高达 82%。
中国汽车品牌在三十万元价位区间的纯电动汽车普及程度,已经从二零二三年的百分之十八,增长到二零二五年的百分之四十七,德系豪华品牌汽油动力车的市场占比缩减为百分之二十六,这个价格带里,运动型多用途汽车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与普通载客汽车相比,运动型多用途汽车拥有更宽敞的内部容积,并且通常标配四轮驱动装置,因此更能契合家庭出行场景的需要在价值三十万元以上的汽车购买者中,主要目的是为家庭服务,并且他们更倾向于增加或更换车辆。
高端购车群体更看重车辆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特别是长途高速行驶的体验,这与主要考虑成本效益的普通消费者有所区别。因此,市场上插电混动和增程式汽车更受欢迎,而纯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正在逐步减少。目前,理想和问界凭借主打家庭出行兼顾增程的方案,在市场上占据了领先地位。
二零二二年七月,问界M7面市对理想ONE造成冲击,理想为此相继发布L9、L8、L7三款新车进行回击,以此化解险境。在那个时刻,大众对于问界品牌的了解还处于初级阶段。2023年9月推出的更新版问界M7是一个重要的转折事件,在智能驾驶、续航能力、底盘性能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全面改进,问界全新M7于2024年1月,销售量攀升至3万辆的峰值,超越了理想品牌。
到今年四月为止,问界 M7 系列汽车总销量已经突破三十万辆,牢牢占据着三十万元级别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榜的前排位置。问界 M7 的客户满意度评分高达百分之八十四点五,意味着每一百个车主里,就有超过八十四位会向亲友推荐这款车。如此受欢迎的现象级产品,其成功源于产品性能、品牌形象和服务体系的共同作用。
问界 M7 的问世,反映出华为决心促使市场角逐模式发生转变——从单纯比拼硬件规格的“指标较量”,转变为注重关键技术及整体感受的“品质角逐” 。问界凭借惊人的市场反响证实,名副其实的尊贵源自对顾客期望的透彻理解和对核心能力的不断突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