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一、鼓励节能减排,你知道它对我们有多重要吗?

一、鼓励节能减排,你知道它对我们有多重要吗?摘要: 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推动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若干政策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合肥市关于促进新能源汽车高水平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已于2020年5月7日,经市政府第5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正式印发至各位,请务必予以严格执行。

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5月9日

合肥市推动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

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若干政策

为执行国家及省市关于打赢蓝天保卫战的相关文件精神,以及财政部等部委对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优化措施,我市致力于促进绿色交通的快速发展,鼓励公众采取绿色出行方式,并推动新能源汽车向高质量方向发展,特此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一、鼓励节能减排

对于新销售的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整车生产企业将根据车辆年度的实际运行碳减排效果,获得一次性减排奖励。奖励标准具体如下:乘用车、物流车、客车每千克碳减排量分别可获得不超过12元、4元、2元的奖励。碳减排量的计算依据附件中的标准。(负责单位:市科技局。)

二、支持充换电设施运营

接入合肥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投资运营有限公司运营的充电运营管理平台,并已通过具备相应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的检测,且充电服务费遵循发改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对于实际充电量,运营商将获得不超过0.6元/千瓦时的奖励,但该奖励金额不得超过发改部门规定的充电服务费最高限额。(责任单位:市城乡建设局)对社会公众开放的、具备充换电功能且已接入充电运营管理系统的公共充换电设施,若通过具备相应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的检测并合格,将根据实际充电量对运营商实施奖励,奖励金额不超过每千瓦时0.6元。(责任单位:市科技局)

三、降低运营成本

针对运营新能源汽车的企业用户,若其运营数量超过100辆,且每辆车的行驶里程累计达到1万公里,将对其新购买的新能源汽车提供每辆3000元的一次性运营补贴。而对于购买并使用新能源乘用车的个人用户,将发放2000元的电费补贴。不过,对于转手或迁出市外的车辆,将不予以补贴,且个人用户在同一年内不得重复获得此奖励。(责任单位:市科技局)

四、加快推广应用纯电动巡游出租汽车

推进纯电动巡游车充电基础设施的全面建设,迅速推进出租车从燃油(或燃气)向电动的更换计划,对采用纯电动巡游车进行运营的企业提供一次性补贴,对于将油气双燃料巡游车提前淘汰并更换为纯电动车型者,提供一次性奖励,相关措施将严格按照《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广应用纯电动巡游出租汽车的实施意见》(编号合政办〔2019〕9号)的规定执行。(责任主体:市交通运输局)

五、优化使用环境

新能源汽车于政府投资所建公共停车场每日可免费停放两次,每次停放时长限制在五小时以内;而在市区道路上的临时停车位,前两小时的停车是免费的,超过两小时后则需按半价收费。电动物流车辆得以在城市地面道路上行驶,而对于重量在1.5吨以下,用于公共服务和应急抢险等特殊行业的电动物流车,它们还可在高架道路和立交桥上通行。市政管理部门需根据电动物流车辆的类型及其用途,向相关车辆发放在市区限行路段通行的许可证。(负责机构:市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市公安局)

六、支持研发创新

推动企业打造国家级、省级及市级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倡导“车电分离”等创新商业模式的推广,激励企业增强汽车的整体安全性和稳定性,对于致力于研发具备先进基础操作系统、电子电气系统构架以及智能化、网络化特性的新能源汽车整车或平台的企业,将提供实际研发成本的30%作为补贴,补贴上限为4000万元。对于动力电池生产企业所研发的、性能得到提升的新产品,经相关部门审核确认后,将提供其实际研发费用的百分之三十作为补贴,补贴金额上限设定为3000万元。(责任主体:市科技局)

七、建立动力电池回收处理体系

鼓励企业构建废旧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对本地整车配套及生产所用的动力电池进行回收处理,并根据回收电池的电量提供不超过20元每千瓦时的奖励,单个企业的奖励总额不超过500万元。(负责部门:市科技局)

八、支持产业链培育

针对投资总额超过3000万元的新引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项目,将根据其固定资产投资额的5%提供补助,但补助金额上限为1000万元。而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智能化升级项目,将提供设备投资额的20%作为奖励,单个项目的最高奖励同样不超过1000万元。(责任单位:市经信局)

自该政策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新能源汽车发展支持的相关意见》(编号合政〔2016〕90号)以及《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政策调整的通知》(编号合政办〔2017〕35号)亦同时作废。对于本政策与其他市级专项政策中相类似的条款,原则上不允许重复享受优惠政策。国家新出台有关标准和规定,按照国家标准和规定调整执行。

附件:碳减排量计算方式

附件

碳减排量计算方式

碳减排量(千克碳)

车辆行驶的距离(以公里为单位)乘以碳减排的系数,再乘以相同类型燃油汽车的燃料消耗量上限(每百公里消耗的升数)。

碳减排系数测算:

节约1升汽油=减排0.627千克碳;

节约1升柴油=减排0.717千克碳。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