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前夕,鸿蒙智行与上汽集团联手打造的尚界H5车型,作为该品牌价格最低的汽车正式亮相,并开始批量交付用户,其起售价为十五万九千八百元,这是鸿蒙智行首次进入二十万元以下的价格区间,表明华为汽车业务开始从高端市场向大众市场拓展。
二零二四年,国内价格低于二十万元人民币的汽车市场,其整体比例超过百分之七十。在进入该领域之前,华为用四年的时间,逐步夺取了传统高端汽车市场当中高达九十三万辆的销量份额。
一些业内权威人士对证券时报报业人员谈道,尚界H5的推出或会对国内汽车市场造成影响,或许会在中低端智能汽车市场点燃一番新的竞争,在这其中,价格相近的国产车系和少数外资车系可能会承受较大压力,另外,华为的行动还有望促使智能汽车价格走低,促进整个行业智能化技术的推广。
华为汽车“双线并进”
中国是国际上汽车购买量最多的国家,而价格低于二十万元人民币的汽车,在国内汽车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
根据相关组织统计,二零二四年,国内汽车销售按价格区间划分,价格低于二十万元的车占百分之七十二点四,价格介于二十万到三十万元之间的车占百分之十七点三,价格介于三十万到四十万元之间的车占百分之五点九,价格高于四十万元的车占百分之四点四。
近四年来,华为不断为问界、尊界、智界、享界等智能汽车品牌旗下众多车型提供支持,持续发力20万至100万元以上的中高端汽车市场,已经逐步抢占了不少传统豪华汽车的市场空间。问界M9已经连续15个月在50万元以上价格段保持领先地位,问界M8也连续数月成为40万元价位段的销量冠军。
2025年上半年度,鸿蒙智行在中国境内完成约26.87万辆的车辆交付量,在该市场的新兴品牌中处于领先地位,与此同时,BBA集团在中国市场的产品销量呈现明显负增长态势,其中宝马、奔驰、奥迪这三个品牌上半年的销量同比降幅都超过了百分之十。
根据另一家市场研究机构杰兰路数据,2024年奔驰宝马奥迪这三家厂商自行车销售的平均价格普遍降低,显示它们长久以来依靠的品牌附加值正在衰退。今年国庆节期间,这些原本坚持高价的BBA品牌,也纷纷参与到了国庆的优惠活动中,说明在像鸿蒙智行这样的国内新能源汽车新兴企业成功突围后,老牌奢侈汽车公司面临的竞争压力显著提升。
尚界H5的发布,是华为在国内中高端汽车市场取得稳固地位后的关键行动。
华为运用高端品牌下沉(问界/尊界)和主流品牌向上(尚界/智界)的并行策略,压缩了传统豪华品牌与主流市场的生存空间。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向证券时报记者透露,在中高端市场领域,问界M9、尊界S800等车型凭借技术特点,对BBA等传统豪华品牌发起挑战,促使中国品牌在豪华车市场的占有率持续提升。当前市场主流中,尚界H5直接对标价位为二十万元的新能源型SUV,从而分散了特斯拉Model Y、比亚迪(002594)宋PLUS等车的部分客户群体,并且促使外国品牌更快地推进电动化革新。
业内专家向笔者透露,华为如今在汽车行业的突破策略,和其手机业务当年从市场边缘跃升至世界顶尖的发展轨迹完全一致,当年余承东主管的华为手机,也是采取旗舰品牌配合子品牌经济型产品的双轨并行方案,同时实施集中资源进行研发,自主生产处理器,并着重加强产品构造、拍摄功能、系统联动等层面的资源投入,从而达成市场突围的目标
加速行业智能化普及
尚界H5的售价区间为15.98万元到19.98万元。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在评价尚界H5时谈到,这款车型具备GL8的乘坐体验、桑塔纳的优良品质、华为的先进科技以及余承东的严格标准,可以被视为主流SUV市场中的创新者。
根据盖世汽车统计,今年上半年,售价介于十五万到二十万之间的国产轿车销售量达二百零六万零一千台,同比增加百分之七点七。从动力形式分析,这个价位区间的市场目前仍以传统燃油车为主导,新能源车型的市场占有率大约为百分之四十,这个比例低于整个乘用车市场的百分之五十。从品牌分布观察,在十五万到二十万的价格区间内,比亚迪和大众始终占据着前两位的位置,其余品牌的市场占比相对零散。
王鹏觉得,尚界H5把华为高阶智驾和鸿蒙智能座舱放到20万元级市场,改变了“智能配置=高端溢价”的看法,促使对手更快让技术普及。这种做法会让行业从“硬件堆加”变成“场景体验竞争”,同时加快L2+及以上智驾功能的普及程度。
浙大城市学院副教授兼中国城市专家智库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林先平向记者透露,尚界H5进入市场后,将对国内汽车行业市场结构带来明显改变,或许会在中低价位智能汽车领域激发一轮新的竞争,其主要作用体现在加快行业智能化进程的推广,促使产品价格向下滑动,同时或许会调整消费者对于性价比智能汽车的价值判断。
林先平觉得,受影响最深的应该是同档次自主品牌和部分合资品牌车辆,特别是那些注重价格实惠或高科技装备的车型。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尚界H5融合了华为的技术支持与上汽的生产实力,在智能功能和成本管理方面或许拥有明显好处,因此很容易吸引原本对这类品牌感兴趣的购买者。
尚界H5的问世将深刻改变国内汽车市场的竞争态势,会迫使其他汽车制造商加快创新步伐和成本控制,从而适应市场挑战。科技部国家科技专家周迪向媒体阐述,从整体上看,尚界H5的问世将更有力地推动汽车产业朝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并且让行业内的竞争白热化。
车企如何应对?
据消息,当前全球经济发展较为稳定,汽车行业市场体量增长缓慢,产业不断变革,导致行业竞争愈发激烈,促使市场结构持续调整。
乘联会统计显示,2024年全球汽车销售量达到9060万辆,同比增加约2%,增长速度相比前几年有所减缓,中国以3143.6万辆的销量持续16年稳居世界首位,同比提升4.5%,为全球市场贡献了大约34.7%的销量。随着汽车行业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方向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不断攀升,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量达到1603万辆,较上一年增长24.4%,而以生产燃油车为主的企业,其销售业绩普遍出现下滑。
余丰慧,一位经济学家及新金融领域的学者,在证券时报记者的提问下,谈及了面对尚界H5所产生的竞争压力,相关公司可以采取的几个应对策略:第一,要快速推进自身产品的智能化改造,重点增加在车联网和自动驾驶技术方面的研发资源;第二,要突出品牌的独特性,并改善服务感受,以此来实现与对手的差异化,从而赢得顾客的青睐;第三,要调整费用安排,提升制造效能,用更有优势的价格向市场提供具备更高使用价值的商品。这样做可以有效阻挡后来者的挑战,并且能够进一步增强自身的行业优势地位。
王鹏表示,华为带着尚界H5进入普通汽车市场后,其他厂商必须把高级智能驾驶技术应用到更便宜的车型上,还要扩大生产规模来减少设备费用,并且要改进算法,缩小和华为在特殊情况应对(例如复杂道路判断)方面的差距。
王鹏提出,在生态融合与特色竞争方面,老牌汽车制造商应当加强与科技企业的协作,例如在智能驾驶舱和车辆网络连接等领域,或者自主构建生态平台来增强客户忠诚度,此外在市场领域划分上,可选择旅行车、四驱车等细分市场,以此避开正面竞争,并凸显品牌个性。另外可以研究新兴地区,例如东南亚和拉丁美洲,借助技术上的有利条件和价格上的好处,来开发海外的业务增长,不过中国的企业需要在输出技术跟适应当地规则之间,寻找到合适的点,还要准备好面对跨国公司的挑战,比如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进入中国。
王鹏预测,随着华为等科技企业的参与,汽车行业会从传统制造转向智能设备,技术实力将成为关键优势。智能汽车的收入将主要来自软件应用(例如驾驶辅助订阅)和平台分成,而不是设备售卖,汽车制造商必须建立包含实体产品、程序和运营的完整盈利模式。往后,智能汽车领域的角逐会变成技术体系+生产实力+国际网络的整体比拼,竞争将更加多元,涵盖科技整合,制造水平,以及全球拓展等多方面因素。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