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的降价确实降低了购车成本,然而,那三个问题却显著提升了消费者的使用费用,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伴随着新能源市场的迅猛发展,这些问题也将随之加剧。
因此,相关部门在近期陆续发布了相应的指导文件。例如,金融监管部门等四家单位不久前共同发布了《关于深化体制改革、强化监管、推动新能源汽车保险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旨在解决新能源汽车保险投保难、费用高的问题。
在未来的某个时刻,随着新能源行业的发展不断深入,以及车辆保有量的持续增加,新能源二手车的残值问题将会逐渐趋于合理。
新能源汽车为何上线难
统计资料显示,在2024年,我国保险领域对新能源汽车实施了3105万辆的承保,实现了保费收入1409亿元,并提供了高达106万亿元的风险保障,然而,承保过程中出现了57亿元的亏损。此外,保险业共覆盖了2795个车系,其中,有137个车系出现了赔付率超过100%的情况。
同时,新能源车主普遍感到“保险费用逐年攀升”这一问题令人头疼。以特斯拉Model 3标准续航版为例,其年度保险费用高达近9000元。而比亚迪秦PLUS在首年的保费大约在5000元左右,若在首年未发生事故,次年的保费则大约在4000元左右。
这费用远远超过了同等档次的燃油车保险费用。即便保险费用如此之高,新能源车辆的车主们仍需面对投保难的困境。尤其是那些曾经出过事故的车主,他们的处境更是艰难。这主要是因为新能源车型的出险率相对较高。
内部人士透露,根据我们2024年的保单数据,新能源车的出险率竟高达燃油车的两倍。
除此之外,未来将有更多新能源车型引入一体化大压铸、全铝底盘、五连杆悬架等前沿技术,这无疑将导致维修和更换的费用显著上升。与此同时,车辆的智能化体验正不断升级,相应的智能硬件也日益复杂,一旦出现损坏,往往需要整套的维修和更换,根本无法谈论维修的经济性。
对于那些较早推出的新能源车型,以及已经倒闭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例如威马,由于当时的市场保有量较低,零部件难以寻觅,维修成本自然也不菲。此外,还有一点需要指出,部分新能源车主虽然按照非运营车辆的标准缴纳保险费,但实际上他们却在从事网约车业务,这就导致新能源汽车的整体赔付率超过了100%。
汽车使用中不可或缺的车险,目前面临新能源车型赔付高、投保困难等问题,形势紧迫。保险业与汽车制造业亟需携手合作,共同应对。然而,这一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公众需保持耐心,静待进展。
残值低是无法言说的痛
另一个对消费者影响巨大的就是二手车残值。
肖政三,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会长,指出:“自2023年起,二手车领域的整体利润率持续下降,利润变得极为稀薄,这种状况已经变成了新的常态。甚至出现了普遍的现象,那就是亏损销售车辆。”新车价格的剧烈波动,让二手车的保值率问题成了消费者心中难以言说的苦楚。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公布的数据揭示,在2024年12月,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车型在三年后的保值率分别达到了45.5%和45.7%,较上个月环比有所提升。然而,部分新能源车型的三年残值已跌至40%以下。与燃油车型相较,其三年保值率高达52%,两者之间的差距十分显著。
以一辆价值三十万元的燃油车为例,在使用三年后,其售价大约在十五点六万元左右,若车况优良,售价可能还会更高;相对地,同价位的一辆纯电动车,三年后的市场价值则可能降至十三点七一万元。
提及此事,难免有人会提及购置税问题。现阶段,新能源汽车享受购置税减免政策,这一举措旨在推动市场发展,属于临时性措施。展望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渐成为主流,购置税的征收将不可避免地重新启动。
此外,目前众多新能源品牌推出了颇具吸引力的车主福利,诸如三电终身保修、电池及电芯的质保服务,以及一系列丰富的用车权益,让人看了都心动不已。然而,这些福利并非无限制,它们通常仅限于首任车主,一旦车辆易主,这些权益便会失效。
新能源二手车的价值受到另一个关键因素的影响,那就是电池的退化及更换费用过高。当前技术水平下,电池的容量会随着充放电次数的增加和温度变化而逐渐降低,其性能每年都会有所下降。此外,使用年限较长的电池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而更换电池的费用也不菲,便宜的几万元,贵的十几万元。
此外,当前新能源车型涵盖了智能驾驶、车载系统以及语音交互等全方位智能体验与配置,其更新换代的步伐极为迅速,电子化特征尤为显著。众所周知,电子产品的保值情况普遍不佳,由此可以推测,新能源车型的保值情况也应大致如此。
若此类状况波及到利益相关者,诸如市场参与者,行业层面将必然设立一套统一的评价准则,确保乱象得以在可控范围内得到控制,进而保障行业免受恶性循环的拖累。
百姓评车
在运用新能源车型过程中,我们遭遇了一系列挑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无需畏惧,将它们一一陈列于桌面上。相关部门将提供指导建议,市场参与者将积极协作,借助市场化手段进行有效调整。以二手车残值偏低为例,已有汽车制造商推出了车辆保值回购计划。除此之外,社会资源亦将融入其中,例如,针对某些关键部件,主机厂会选择授权给第三方企业,这种做法对于行业的进步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这句话依旧在强调,所有这些变化都必然经历一个阶段。在此阶段到来之前,消费者需要充分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