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新能源汽车的2024:地狱开局?如何才能杀出一个春天

新能源汽车的2024:地狱开局?如何才能杀出一个春天摘要: 正观新闻,努力打造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集‘新闻+政务+服务’于一体的新型主流媒体”,正观,意为“居中、守正、观天下”,旨在扎根郑州、立足中原、影响全国。...

作者|Tin

新能源汽车的2024,开场就是一个字:卷,卷上加卷。

新春佳节刚过,高合汽车就遭遇开工即项目,随即宣告暂停运营制造长达半载,效仿了威马、汉腾、云度等先例,正沿着“拖欠薪资—停止作业—企业破产”的轨迹飞驰。

存活下来的新能源汽车企业们都心存顾虑。新出任上汽通用五菱负责人的吕俊成,在年初的讲话里明确表示,仅靠某个产品实现高销量,已经无法弥补所有缺陷;吉利公司在开工当天发布的公开信也透露,2024年汽车行业的竞争将更加白热化;小鹏汽车的最高领导者何小鹏更是直白地称,2024年将是行业洗牌的开端。

有报道指出,2024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开始从最初的增量市场角逐,转变为部分存量市场争夺,这一年被视为一个关键转折点。

变局之年,业内角逐持续激化,出局赛况愈发激烈,何者居先,何者滞后,何者将彻底被淘汰出局?

新能源汽车惊变之年分析_新能源汽车_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激烈程度

2023年何小鹏指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已经开启,这个过程会持续五到十年时间,预计到2025年年底会形成行业内的“32”家领先企业,之后会进一步筛选出“8”家顶尖公司,年销售量达到300万辆仅仅能够让车企获得参赛资格。

高合的开局给所有车企都敲响了警钟:销售业绩惨淡、自身资金链紧张、融资款项难以支撑长期运营、产品缺乏吸引力、成本管理混乱,这些缺陷极为严重,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彻底溃败。

怎样不变成下一个高合,这是压在所有企业身上的利剑。

回顾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失败案例,游侠、赛麟、奇点、宝沃、汉腾、绿驰、威马等品牌纷纷退出市场,大众汽车甚至来不及记住这些企业的名字,它们的造车项目就遭遇了挫折,令人惋惜。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披露,2018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初创公司数量接近500家,然而到了2013年年底,能够持续运营的企业不足50家。

有人发起了一个“哪个新能源汽车品牌可能倒闭”的投票,过了一个星期,哪吒汽车获得了最多选票,排在第一位。2022年,哪吒汽车卖出了15万辆车,在新势力中销量第一。2023年,公司把销量目标提高到25万辆,但全年真正卖出去的车只有12.75万辆,在新势力销量排名里最后,只完成了目标的五成,卖出的数量也比去年减少了百分之十六点一六。

这个数据让哪吒处境尴尬。为了扭转局面,哪吒年初就大刀阔斧地调整了团队和策略。至于这些措施的效果怎样?最终要看今年的经营成果。去年八月份获得的700亿元融资,能支持哪吒汽车运转多久?同样需要用业绩来检验。

二月份二十四日,那吒汽车的最高负责人张先生在社交平台针对薪资延迟发放的流言做出说明,承诺于三月实现支付,同时提及当前时期大家或许较为在意,因此高度留意该事件,紧接着他又在另一条动态中透露,将着手优化组织架构,减少部门及员工数量

新能源汽车惊变之年分析_新能源汽车_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激烈程度

来源:哪吒张勇 微博截图

张勇早前曾在社交平台坦承去年阿特拉斯汽车暴露的若干弊端,诸如新机上市定价偏贵、宣发手段落伍,总部权力过于集中且管控松散等。

不只是哪吒汽车,谁都可能成为下一个高合。

根据同花顺iFinD发布的信息,2023年上半年度,在内地股市交易的二十家汽车制造商里,有七家公司的净利润环比减少,其中东风公司、广汽企业、长城品牌、上汽企业分别降低了百分之六十一点九五、百分之四十四、百分之三十八点七九和百分之九点八。

新兴汽车制造商中,只有理想汽车在头三个月没有亏损,其余企业都出现了负利润,蔚来在2023年上半年就损失了超过百亿元。

比亚迪在新能源行业里是领军企业,去年卖出了三十零二万四千四百辆新能源汽车,达成了三十万量的年度销售指标。

不过,比亚迪最近推出了国内汽车品牌中价格最高的跑车、价值168万的仰望U9,差不多相当于两台高合HiPhi X顶级型号,确实令人“仰望”。

这一昂贵车型的市场走向备受瞩目,是否会有顾客愿意购买比亚迪出品的168万元座驾?

小米的首款汽车SU7的发布会已经举办完毕,但是其售价至今没有公布,雷军仅在其抖音账号上透露,价格既不是9万9千,也不是14万9千,更不是19万9千。

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激烈程度_新能源汽车_新能源汽车惊变之年分析

来源:雷军抖音号

雷军表示要把造车当作毕生最后一次创业行动,对于擅长整合资源并且精于宣传的小米来说,这项事业会发展到什么程度?作为新兴企业里成立最晚的一家,小米是否拥有足够的财力和技术能力来超越前面的众多竞争者,还有待观察。

新能源汽车惊变之年分析_新能源汽车_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激烈程度

在竞争白热化的年份,众多电动汽车制造商竞争激烈到了极点,价格、销量、产品特性、市场推广等各个方面都出现了白热化竞争,竞争程度令人咋舌。最终会形成怎样的局面,目前还无法预料。

①价格战:大降价时代?

新能源汽车正逐步普及,凭借价格优势扩大消费群体。2023年,其价格带从三十万元以上降至二十万元以内。进入2024年,八万到二十五万元区间的车型大量推出,主打性价比高的市场策略。

在5万到15万的价位段,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率最为小,许多企业试图从这里打开局面,希望“电力成本低于燃油”能成为消费者对小型轿车的普遍看法,然而,整体来看,20万到30万的价格区间,才是各家厂商竞争最白热化的地带。

2024年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比亚迪迅速行动,旗下两款新车定价不足8万元,率先打出了降价牌。紧接着,零跑、吉利银河、阿维塔、理想、特斯拉、五菱、深蓝等将近二十个新能源汽车品牌,有的主动调整策略,有的顺势跟进,也纷纷开展降价活动。

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激烈程度_新能源汽车_新能源汽车惊变之年分析

来源:比亚迪汽车 微博

在这种时候,贵价车型能否卖得动?是一个问题。

高合现在处境非常艰难,售价将近一百万的奥迪Q5 e-tron在国内卖得不好,只能用很大的折扣来卖掉积压的车辆,有时候一次就能优惠二十万。奔驰的EQS和宝马的iX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都在用同样的方法处理库存。有网友说,这些打折后的价格已经够买一辆新车了。就连比亚迪这样的优秀企业,能不能同时占领高端和低端市场,还要看市场的表现。

②销量战:以价格换销量

当前正值大幅降价时期,众多新能源企业主要依靠降低价格来提升销量,这一点十分明显。通过观察各品牌设定的2024年销售目标,可以发现它们的雄心壮志远不止于此。

备受瞩目的比亚迪,据官方透露,今年预计销量在450万到500万辆之间。这意味着,每月平均销售量至少达到37.5万辆。2023年吉利新能源汽车销售了48.76万辆,今年计划实现销量增长超过66%。也就是说,吉利今年需要卖出超过81万辆的新能源汽车。其中,极氪已经公布今年力争实现23万辆的年销售目标。

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把2024年的目标分解得更具体,包括年度销售量、月度销售量,其中单个车型每月销售要达到三万辆,高速与城区的充电站总数要达到两千座。小鹏计划在2024年销售量增加一倍,将目标设定为二十八万辆。相比之下,蔚来显得比较保守,把目标调整为二十三万辆。问界则把今年的销售目标定为六十万辆。去年卖了48万辆的长安新能源,将今年的目标定在了75万辆。

③产品战:智驾大拼杀

最近,王传福先生指出:汽车行业正面临深刻转型,电动化进程持续加速,智能化发展进入提速阶段,新能源汽车的未来趋势将不断加速前进。

智驾,成为了各大厂商进行产品、技术拼杀的关键砝码。

城市NOA(专门为城市交通环境设计的驾驶辅助系统)这一智能驾驶的重要象征,变成了汽车制造商们竞相争夺的核心领域。2023年,各家车企纷纷吹响号角,立下宏伟目标:小鹏城市NGP计划年内覆盖50座城市,理想城市NOA正式版同期拓展至110城,蔚来NOP+承诺年内开通6万公里运营路线,华为余承东则将服务范围提升至“全国无死角”的竞争格局。然而,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各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

新能源汽车惊变之年分析_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激烈程度_新能源汽车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5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