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中国新能源汽车用车报告(2024)发布,有何亮点?

中国新能源汽车用车报告(2024)发布,有何亮点?摘要: 今年以来,国家和地方层面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旨在加速汽车产业转型升级、鼓励消费、以旧换新等政策措施,并显著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力度,在减免税费的基础上...

自今年起,我国及地方各级政府陆续实施了一系列旨在推动汽车行业升级转型、促进消费、实施以旧换新等战略举措。同时,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力度显著增强,不仅减免了相关税费,还提高了购置补贴标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2万元,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坚定信念和大力支持。

这一系列政策带来的利益,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迅猛增长。到目前为止,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已经顺利跨越了2500万辆的重要门槛,这一成就不仅表明了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具备了相当规模,同时也充分展现了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接纳程度的明显增强。自今年起,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累计突破700万辆,同比增长显著,增幅超过40%,且连续数月市场份额维持在50%之上,这一现象充分体现了市场对这类车型的旺盛需求。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使得其保有量持续增长,这为我们深入探究车辆使用频率及消费者驾驶习性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资源。基于此,汽车之家研究院与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紧密合作,共同精心打造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用车报告》。本报告对新能源乘用车全面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从多个角度和层面,详尽地展示了车主在行驶距离、充电频率、充电时间等关键方面的实际行为模式和倾向,从而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持续进步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和决策参考。

汽车之家

一、新能源市场发展

新能源整体市场

近年来,得益于一系列包括旧车置换、购车补助、税收减免以及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在内的政策措施,2024年1至9月期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成功跨越了700万辆大关,其市场渗透率也显著上升,接近45%。

到今年年底,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有望超过1000万台,其市场渗透率有望持续维持在50%以上水平。

汽车之家

观察市场发展趋势,插电式混合动力/增程式车型因其显著减轻了消费者的续航担忧,并带来了更为便捷的驾驶感受,加之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下降,在对比纯电动车型时,特别是在中低端价格区间,展现出更强的竞争力。因此,这类车型已成为消费者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首选,今年的销量亦持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目前,纯电动车型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和增程式车型也显著增长,其市场份额已攀升至40%。

汽车之家

纯电新能源领域,轿车市场占有率持续下降,降至60%以下;同时,得益于纯电SUV供应量的提升以及消费者偏好的转变,纯电SUV市场正展现出迅猛的增长势头。

插混/增程新能源车型在市场上占据显著地位,SUV车型成为主流,其市场份额稳定在60%以上。SUV车型以其宽敞的空间、卓越的越野能力和丰富的功能特性,与插混/增程电动车的长距离续航和低燃油消耗特性相得益彰,为消费者带来了更为全面和实用的出行解决方案,这也体现了其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汽车之家

新能源轿车市场结构

纯电动轿车市场:需求转变导致五菱宏光销量持续下滑,微型车市场份额迅速减少。与此同时,中型及以上级别市场的竞争越发激烈,小米SU7、智界S7等热门车型的加入,使得中大型级别市场份额迅速攀升至15.8%。

插混/增程车型在市场上遭遇了激烈的竞争,这一现象是市场变动的主要推手。比亚迪秦PLUS和驱逐舰05凭借7.98万元的价格,占据了紧凑型车市场超过70%的份额,同时,海豹06 DM-i、秦L以及五菱星光等价格更为亲民的中型车陆续上市,进一步推动了其市场份额的扩大。

汽车之家

新能源轿车产品结构与趋势

纯电轿车市场:面临竞争加剧和消费者需求演变,特别是纯电轿车消费升级趋势日益显著,众多汽车制造商显著增强了对中高端车型的研发投入,加速了产品线布局的步伐,旨在满足市场对高品质、高性能车辆的需求,以期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占据优势地位,并夺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插电式混合动力/增程式轿车尽管在数量上不及纯电动车型,然而新推出的车型以及升级换代的比例却相对较高。凭借其更便捷的充电方式,这类车型正逐步受到市场的喜爱,各大汽车制造商也在迅速扩充产品线,以填补企业内部细分市场的空白,从而成为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的强大助力。

汽车之家

10至30万元区间,成为众多汽车制造商在新能源轿车领域争夺的焦点,其中超过半数的全新或新款车型集中于此。对于中型及以上级别的车型而言,纯电动新车的售价普遍超过了插电式混合动力和增程式车型。这两种新能源车型共同瓜分了燃油车的市场份额。

汽车之家

新能源SUV市场结构

纯电动SUV市场:小型和中大型纯电动SUV的市场份额增长势头较弱,而紧凑型SUV与中型SUV则占据了当前市场的领先地位,形成了双头并进的竞争格局,并且市场重心正逐渐向中间靠拢。

插电式混合动力/增程式SUV车型在各个细分市场领域纷纷涌现出众多备受瞩目的明星产品,这些车型的市场份额正逐步向中大型以及大型SUV市场倾斜集中。

汽车之家

新能源SUV产品结构与趋势

纯电动SUV市场呈现出百花争艳的态势,一片生机勃勃。众多细分领域竞相推出各式各样的新款和升级车型,纷纷加入市场竞争,极大地拓宽了消费者的选择空间。

插混/增程型SUV市场呈现出产品不断更新的特点,其中共有58款全新或升级的车型加入,这一比例高达50%,这充分显示出该领域正迎来更加旺盛的发展势头。

综观全局,今年众多汽车企业纷纷将战略核心定位在中高端市场。在中等SUV板块,共有37款全新或升级的车型纷纷上市;同时,在中大型SUV领域,也有27款新车加入了竞争的队伍。这两个细分市场共同构成了我国品牌向上攀升的主要动力。

汽车之家

10至30万元区间,成为各大厂商在新能源SUV领域角逐的焦点,占据了近九成的新款和全新车型。纯电动车型在紧凑型和中型SUV市场的产品布局相当密集,其尺寸相较于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或增程式车型更为宽敞,同时,中大型及大型SUV新车的上市速度也在不断加快。

汽车之家

新能源区域市场趋势

纯电动车型在2024年的各区域市场份额与2023年相比呈现稳定态势,华东区域凭借覆盖江苏、浙江、上海等经济发达省市的优势,充电设施配套齐全,市场占有率显著领先;而东北、西北地区由于气候寒冷,对纯电动车型的使用带来了一定困扰,导致其市场份额相对较低。

华东地区在插混/增程领域依然占据领先地位,然而近两年来市场份额却显著下降;在低温条件下,插混/增程车型提供了更为舒适的驾驶体验,这一优势促使其在东北、西北地区的市场份额持续攀升,2024年上半年,多数省份的销量超过了50%,特别是吉林和新疆两省,同比销量增长接近100%。

汽车之家

二、新能源车辆用车趋势

新能源保有量画像

截至2024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已经逼近2500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的保有量超过了1800万辆,继续在新能源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然而,随着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和增程式电动车市场份额的迅猛增长,纯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正在逐渐减少。

汽车之家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迅猛增长的背景下,纯电动和插电式/增程式车型的新车以及车龄在1年及以下、1-2年的准新车,其保有量已超过总量的六成;与此同时,车龄在五年以上的老旧车辆,其占比普遍不超过6%。

汽车之家

电动汽车的电池容量分布正逐渐稳定,并呈现出容量略有上升的态势。在50kWh以下的车型中,其市场份额有所下降,而80kWh以上的车型则略有提升,这反映出纯电动汽车市场的消费倾向正逐步趋向理性与成熟。

插电式混合动力和增程式车型的大规模消费趋势愈发明显,同时,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也在加快。在电池容量不超过15kWh的车辆中,其占比明显下降。伴随着消费者对车辆续航能力的更高要求,具备更高电池容量和续航能力的车型数量正在迅速增加。

汽车之家

续航能力显著提升:得益于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本的持续下降,无论是纯电动车还是插电式混合动力/增程式车型,其行驶距离都在逐年增加。五年前超过80%的主流车型续航里程现在已缩小到20%,尤其是插电式混合动力/增程式车型,80公里以内的续航里程已经减少到不足7%。而那些拥有500公里以上续航能力的纯电动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其市场份额接近一半,已成为市场的主流方向。

在插电式混合动力和增程式新能源这两个领域,市场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一方面,以比亚迪秦PLUS、五菱星光等车型为代表,续航在80-120公里的中短纯电车型持续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另一方面,纯电续航在150-200公里甚至更高的插电混合动力/增程式车型正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这些车型的新车和准新车的市场份额明显提升。

汽车之家

比亚迪、宁德时代等企业致力于高能量密度磷酸铁锂电池的研发与生产,使得这类电池的成本大幅下降,同时其安全性和使用寿命的长处也日益明显。这种电池在中低端市场的广泛使用,共同助力磷酸铁锂电池市场占比稳步上升。而三元锂电池因含有钴、镍等稀有金属,价格相对昂贵,且易受国际市场波动影响,导致成本波动较大。在当前行业竞争激烈,呈现出“内卷”现象的形势下,汽车制造商与电池生产企业对成本控制给予了更多重视,导致其成本占比相应有所减少。

根据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今年前九个月,我国动力电池的总装车量达到了346.6GWh,这一数字包括了商用车辆。与去年同期相比,这一数字增长了35.6%。具体来看,磷酸铁锂电池的装车量累计为247.5GWh,占据了总量的71.4%,并且同比增长了42.4%。而三元锂电池的装车量累计为98.9GWh,占比28.5%,同比增长了21.2%。

汽车之家

车辆类型:采用纯电动新能源技术的车辆,因其运行成本较低,因而更适宜用作营运工具,例如出租车和网约车等。尽管这一比例会因市场动态的变化而略有变动,但营运车辆在纯电新能源车辆中所占的比例始终稳定在约8.0%这一水平。

插混和增程车型兼具电动车的驾驶乐趣,同时还能借助燃油或增程技术消除续航方面的担忧,因而成为消费者转向新能源车型的热门选择,其中在家庭用车市场中的比例更是高达99.2%。

汽车之家

车辆行驶里程情况如下:新车和车龄在1至2年之间的准新车数量较多,因此大约有一半的纯电动新能源车辆行驶里程不足3万公里;而在插电式混合动力/增程式混合动力车辆中,这一比例更是超过了60%。

观察车辆的使用性质,我们发现超过半数的营运车辆其累计行驶里程已经达到了10万公里或更多。

汽车之家

新能源车辆使用

2024年,纯电车型的月均行驶里程超过了1500公里,这一数据相比2023年有所减少,尽管如此,它仍然比插电式混合动力/增程式混合动力车型高出大约500公里。在营运车辆领域,纯电车型的月均行驶里程同样显著高于插电式混合动力/增程式混合动力营运车辆。

观察每日平均行驶里程,当前新能源车型主要用于满足城市居民的日常出行需求,纯电动和插电式/增程式车型中,每日行驶里程低于50公里的车辆比例均超过一半。在这些车型中,有超过10%的纯电动车型,其每月平均行驶里程超过200公里,这一比例超过了营运车辆,反映出即便是家用车型,也存在一定数量的长途行驶需求。

汽车之家

每月平均行驶天数:与2023年数据相比,纯电动车型的月行驶天数基本维持稳定,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及增程式电动车则有所提升;这主要是因为营运车辆中纯电动车型的比例较高,从而导致其行驶天数相对较多。

营运车辆每月行驶均超25天,高于家用车辆。

接近一半的纯电动汽车每月行驶天数超过25天,同时,超过30%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或增程式混合动力车每月的平均行驶天数不到15天。

汽车之家

日均时长:纯电与插混/增程车辆日均行驶时长均略有提升。

插混/增程车型主要服务于家庭用户,其中每天行驶时间不足两小时的车辆比例超过了70%。与此同时,大约有15%的纯电动车型在长时间行驶,其平均日均行驶时长超过了6小时。

汽车之家

新能源车辆在市内短途出行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其中超过80%的此类车辆的单次行驶里程均不超过40公里。这一比例在插电式混合动力/增程式车辆中更是高达90%。

在车辆使用类别方面,有25%的运营车辆在单次行驶中行驶距离超过了100公里。

汽车之家

新能源车辆充电状况

周平均充电频率与行驶里程的统计结果相近,纯电动车型的平均每周充电次数为2.9次,相比去年同期有所减少,但充电次数略高于插电式混合动力/增程式车型。若将营运车辆的影响排除在外,纯电动家用车型的每周充电次数和充电量均低于插电式混合动力/增程式车型。

这类纯电动运营车辆每周的电量消耗超过两百千瓦时,每日至少得进行一到两次充电,这对充电设施的承载能力和运作效率提出了更为严苛的标准。

汽车之家

充电频率:纯电动运营车辆充电频率较高,大约80%的充电选择快充模式。而插电式混合动力或增程式运营车辆采用快充的比例虽不占多数,但与去年相比有所增加。至于家用车辆,使用快充的比例在去年基础上也有所上升。

在采用快速充电方式的情况下,超过八成的汽车能够在短短一个小时内完成充电过程;与此同时,插电式混合动力/增程式混合动力车辆的充电效率则不及纯电动汽车。

在采用慢速充电方式的情况下,纯电动车型因为其电池容量相对较大,大约有30%的车辆充电所需时间会达到或超过6小时。

汽车之家

充电起始电量分析显示,纯电动及插电式/增程式车型中,相当一部分车主遭遇了电池电量过低的情况,尤其是插电式/增程式车主对电量低的情况更为宽容。大约有近三成的纯电动车型在电量剩余50%以上时便开始充电,这反映出纯电动车主对于剩余行驶里程的担忧较为普遍。

超过一半的车主倾向于每次都将电量充满,而对于那些充电方式更为灵活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或增程式电动车,车主们的选择更为随意,其中甚至有超过10%的车主在电量未达到50%时就提前结束了充电过程。

汽车之家

新能源车辆长途跨城

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持续上升,导致长途跨城行驶的频率有所下降,2024年这一比例大约仅为总行驶次数的3%。在此背景下,纯电动车型在跨城行驶中仍占据主导地位,约七成左右,但插电式混合动力/增程式车型在销量和市场份额上的快速增长,使得其比例也在迅速攀升。

在区域分布上,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且城市分布密集的华东区域所占比重最大,而西北及东北区域则更倾向于使用插电式混合动力或增程式车辆来满足城市间的出行需求。

汽车之家

纯电车型的续航能力不断提升,其单次跨城行驶的平均距离也随之显著提高;对于续航里程达到600公里及以上的车型,在长途驾驶方面表现出色,完全能够应对无压力。

插混/增程车型运用了燃油和电力两种动力形式,电池容量对长途驾驶的影响微乎其微,故而,此类车型的单次跨城行驶平均里程与纯电动车的续航能力并无明显关联,其平均行驶距离可达115公里。

汽车之家

纯电车型在续航里程突破200公里后,不同续航里程的车型在平均跨城行驶次数上展现出的差异并不显著,目前市场上主流的纯电车型普遍能够满足消费者跨城出行的需求。

插混/增程车型因为插混/增程市场目前正处在快速增长的时期,车型结构经历了显著的变化,不同续航里程范围内的车型在跨城出行次数上表现出明显的波动;目前市场上,续航在120至150公里之间、价格在15至25万元区间的性价比车型更常被用于跨城出行,而续航超过200公里的家用豪华SUV也呈现出较高的跨城出行需求。

汽车之家

三、新能源充电设施现状

截至2024年9月,我国充电设施的总数已攀升至1143万台,较去年同期增长了49.6%。在此期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呈现连续数月的迅猛增长,其月度市场渗透率稳定在50%以上,车桩比例略有上升至2.42。然而,充电的便捷性依然是新能源市场继续发展所必须克服的一大难题。

在今年前九个月,充电桩的安装数量超过了283万台,这一新增数量比去年同期多出了40万台,整体上保持了快速增长的积极趋势。

汽车之家

私人充电桩在新能源汽车的能源补给环节中扮演着核心角色,其数量在充电桩整体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具体而言,已达到总数的百分之七十。此外,私人充电桩的数量增长速度一直超过公共充电设施的增长速度。

今年前九个月,私人充电桩的安装量新增达到了223.4万台,这一数字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6.4%;与此同时,公共充电桩的安装量新增为60.3万台,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9.3%,标志着公共充电桩的建设速度开始放缓。

汽车之家

华东地区是新能源汽车销量最为集中的区域,其公共充电桩的建设亦取得了显著成效,该地区拥有的公桩数量几乎占据了全国总量的四成左右。

广东省的公共充电桩保有量和新增数量均高居全国之最,而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上下游布局同样出色的江浙沪地区,三者携手构成了全国第二梯队,其公共充电桩的总数均超过了二十万台。

汽车之家

公共充电桩的布局情况如下:一线城市与二线城市的市场份额总和接近一半,而三线城市及以下地区在公共充电桩建设方面,仍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潜力。

2024年4月12日,三部委共同发布了《关于开展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工作的通知》,旨在为新能源汽车的乡村推广提前做好基础设施建设。自今年起,一线城市的增速与去年同期相比显著下降,而四线及以下城市在公共充电桩的安装方面依然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这已成为公共充电桩行业的一个重要增长动力。

汽车之家

公共充电桩的电量使用情况: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广泛推广和销售量的持续增长,充电需求也在持续攀升。在2024年的前九个月,公共充电桩的充电总量已经接近40亿度,这一数字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56%。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今年第三季度,我国公共充电桩的月度充电量连续三个月均超过五十亿度,这一数据不仅刷新了月度充电量的最高纪录,同时也预示着充电市场正迈向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汽车之家

结语:

当前,我国汽车行业正迎来一个充满生机与变革的新时代,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不断攀升,创下新高,同时,众多备受瞩目的车型接连问世,加之政策的顺利实施,带来了众多显著成效。近期,国家发改委宣布将加大对于“两新”政策的扶持,同时拓宽其惠及群体,这一举措无疑将推动汽车以旧换新的进程,激发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并有效刺激疲软的市场需求,对于未来汽车市场的发展,无疑释放了一个极为积极的信号。

新能源车辆的使用频率同样备受关注,其行驶距离、充电次数以及出行频率等方面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态势,这一现象充分显示出新能源车辆已深刻融入人们的日常出行,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新能源车辆的数量急剧攀升,导致车辆使用和充电基础设施的匹配问题愈发明显,这一难题亟待解决。为此,我们计划持续关注行业和产业的最新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力求提出既有远见又切实可行的观点,为行业稳健发展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关注我们的“汽车之家研究院”公众号,在对话框中输入“新能源2024”,即可下载该报告的完整版。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