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新能源车辆价格大幅下降,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甚至超过了手机行业,关于充电困难和续航能力不足的问题频繁成为热门话题,而“新车购入即成过时款”的说法在短视频平台上广为流传,几乎每个刷过短视频的人都有所耳闻。
上个月,某品牌的新车车主仅提车两周,厂家便宣布降价两万元,并且额外赠送充电桩,这让维权群里的车主们感到十分无奈,甚至哭诉都显得无泪可流。
汽车制造商纷纷降价以提升销量,然而消费者却陷入了矛盾——担心现在购买会被商家宰割,同时又害怕不购买会错过政府的补贴和优惠,这种犹豫不决的感觉就像是在等待红绿灯一样。
技术爆炸才是压死燃油车的最后一根稻草。
宁德时代最新公布的实验数据表明,其固态电池的量产成本较预期下降了40%,能量密度更是高达500Wh/kg,即便是特斯拉的4680电池,与之相比也显得逊色不少。
欣旺达的6C超快充技术堪称狠辣,其充电速度之快,甚至能让100度电池的充电过程与当前手机快充的速度相媲美,以至于加油站老板在目睹这一幕时,都忍不住感到心惊胆战。
查阅了日本经济新闻的相关报道,发现丰田公司长期构筑的固态电池专利壁垒,竟然被我国企业巧妙地规避了。这一技术突破,其影响力不亚于昔日国产手机对苹果的挑战。
那些说增程车是过渡产品的人该闭嘴了。
理想L9搭载的75度电池组在续航能力上表现出色,实际纯电行驶里程可达350公里,这与三年前特斯拉Model 3标准续航版本的续航里程相当。
广汽即将推出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其电池能量密度高达80%,纯电动模式下的行驶里程更是达到了450公里,这难道还是我们以往认知中的传统插电混合动力汽车吗?
分明是能烧油的纯电车。
查阅蔚来汽车的投资者会议纪要,李斌曾明确表示:“到2025年,电池成本将下降30%。”这样的发展趋势,恰似智能手机从万元级别的旗舰机型降价至千元级别,届时购车等待两年,无疑能获得丰厚的回报。
工信部新规把车企逼上绝路了。
2026年实施的电池安全规范要求更为严格,其严格程度是欧盟R100法规的三倍之多。中保研机构引入的针刺、火烧以及浸水三项连续测试,彻底击碎了部分企业企图以低廉成本电池蒙混过关的企图。
观看比亚迪刀片电池的实验演示视频,你会发现即便是用钢针刺穿电芯,它也能作为烧烤工具使用,如此之高的安全性,若是在三年前,这样的电池或许只能出现在售价百万的豪华车上。
汽车制造商们共同签署了质量共同担保协议,一旦电池出现问题,整车制造商将承担赔偿责任,消费者不再成为厂商之间纷争的牺牲品。
急于购车的人可以选择购买二手车作为过渡,因为明年各大厂商都将清理库存,大力促销旧款车型。
那些真心想要购买新能源车型的消费者,应密切关注以下三个关键指标:宁德时代固态电池的量产时间安排、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电池容量突破80千瓦时的最新动态,以及车展中展出的防火电池的演示展示。
等这些技术大规模量产,新能源车才算是真正能跟燃油车正面刚。
就像等5G手机普及再换机,好饭从来不怕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