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有多火爆?
2022年,中国乘用车销量中,电动汽车占到了四分之一的比例。若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也计算在内,2022年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销量高达567万辆,这一数字超过了全球新能源汽车总交付量的一半。
当前,国内新能源汽车销售持续旺盛,上半年便售出374.7万辆,市场份额再度攀升至28.3%以上,6月份的数据显示,这一比例已增至30.7%。
汇丰银行有此看法,认为到2030年,我国电动汽车的使用比例会高达90%。
百分之九十的覆盖程度代表着什么?在十部车辆之中,有九部是电动新能源车,这种局面在过去是任何人都未曾设想的。
不禁令人疑惑,是谁颠覆了燃油车市场?
关注汽车领域,无论是计划购车,还是对行业有所了解的人,除了传统燃油车商外,大多会想到比亚迪、蔚来、理想、小鹏这些新能源品牌,这些品牌在市场上比较活跃。如果评选新能源领域的领头羊,比亚迪无疑是实力最强的。2023年前六个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25.56万辆,这个数字占同期全国新能源车总销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可以想到,比亚迪占据了整个市场销量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说,每卖出三台新能源车,就有一台是比亚迪的。在这个汽车竞争的新形势里,比亚迪毫无疑问是销量第一。
然而,在初期阶段的中国汽车领域,拥有A级轿车几乎就等于占据了整个市场,这一细分领域长期由外资企业控制,许多消费者虽然希望购买国产车,却因为国产车的性能不佳而感到无能为力,同时,国内汽车制造商自身也承受着合资企业的强大压力,处境十分艰难。
那么,比亚迪怎样才得以突破困境,与众多本土汽车制造商共同重新占据有利地位呢?
首先,就是研发投资,打造专属于自己的技术。
技术革新,可令购买者不必承担超额费用。公司进步须依靠不断的研究开发,这既可稳固其商业上的立足点,又可防止被他人排挤,同时彰显其与众不同之处。
比亚迪在技术探索上持续增加资源,大量投入都用于汽车领域。二零二二年,公司用于研发的财务投入高达二百零二点二三亿元,其中汽车项目支出为一百六十二点八亿元。同二零二一年比较,汽车研究开支扩充了两倍多,对比二零二零年则增长了近四倍,今年在科研方面的花费预计同样非常可观。
比亚迪在科研方面投入巨大,其研发组织规模可观,旗下设有十一个核心技术研究中心,科研人员总数达六万九千名,累计获得二万八千项专利授权。按照比亚迪公布的信息,计划于二零二三年增补三万名大学毕业生工程师。
比亚迪的能源车因为持续研发,具备显著竞争力,掌握多项核心技术,例如DM-i的超级混合动力系统、DM-p的王者混合动力系统、纯电e平台3.0版本、电池与车身结合的CTB技术、四轮独立驱动的“易四方”系统以及“云辇”技术架构,这些创新极大地增强了车辆的安全性、便捷性和驾驶感受,因此深受许多购车者的信赖。
接下来,通过推行车辆购置成本统一政策,购车者无需承担额外费用,可以直接享受到配置较高的车型,达到从基础款就配备先进功能的效果。
早先,十万元到二十万元区间的中国汽车市场,多数份额长期由合资品牌的传统燃油车占据,这种情况持续了很久,直到2021年,比亚迪推出了秦PLUS车型,并且采用了“油电同价”的市场策略,成功收回了部分市场,这对合资燃油车的市场优势形成了冲击,到了2023年,比亚迪又推出了冠军版七箭,标志着燃油车技术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比亚迪让购买者有了更多挑选余地,同时促使外国品牌的汽油动力汽车大幅度降低售价,从而形成了全新的市场格局。
比亚迪今日的销售佳绩,源于其对于多品牌布局和技术积累的深谋远虑。在王朝系列、海洋系列、腾势品牌、仰望系列问世后,比亚迪今年又添新军“方程豹”,从而达成了从10万到100万的品牌区间全覆盖。这充分体现了比亚迪在新能源发展道路上的高瞻远瞩和持之以恒的努力。
最后,不仅是国内,比亚迪的海外业务也进行的如火如荼。
中国汽车外销量已经超越日本,位居全球首位。拓展海外市场是众多汽车制造商扩大业务范围的关键途径。今年前六个月,比亚迪海外销售达7.43万辆,其产品已销往五十一国,助力提升中国品牌的市场占有率。
二零二二年,国产车商占领四成九九的市场比例,较前一年增长了五个点四。本土车厂的外销体量可观,发展势头迅猛,与此相对,海外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则出现下滑。毋庸置疑,比亚迪依靠其具有远见的产品规划以及稳固的技术优势,在新能源行业表现卓越。
电动车和燃油车价格相同,燃油车时代将被彻底改变!比亚迪并非空谈,该公司持续扩充车型种类,不断增强市场优势。目前比亚迪接连发布七款旗舰级汽车,标志着燃油车替代进程进入新阶段。在国产车企的带领下,中国汽车产业正迎来关键性变革。毕竟购车者的实际意向表明,国内汽车行业的新竞争态势已经形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