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展现出强劲势头,年度产销量首次实现了超过1000万辆的里程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在连续数月中的市场份额已成功跨越了50%的重要关口。
2025年,新能源汽车还会延续旺盛势头吗?
七家车企超额完成销量目标
观察已公布的数据可知,比亚迪、奇瑞、吉利、理想、小米、零跑、奔腾等七家汽车制造商均超出了2024年的销售预期。
比亚迪在全年累计销量上达到了427.21万辆,这一数字较上年同期增长了41.26%,不仅在国内汽车销售领域夺得了销量桂冠,更在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领域取得了领先地位,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销量王者。
奇瑞集团在2024年的销量达到了260.39万辆,这一数字较上年同期增长了38.4%,创造了公司销售史上的最高纪录;同时,其营业收入也实现了首次突破48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了50%。值得一提的是,奇瑞在2024年全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达到了58.36万辆,这一数字同比大幅增长了232.7%。
吉利汽车在2024年的销量实现了217.65万辆的佳绩,这一数字较上年同期增长了超过32%,成功超越了设定的全年销量200万辆的目标,并刷新了公司年度销量的最高纪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吉利汽车在新能源领域的表现同样出色,2024年的新能源车型总销量达到了一定数量,同比增长接近92%,同样超额完成了既定的年度销量目标。
理想汽车在2024年成功交付了50.05万辆汽车,这一数字较上年同期增长了33.1%。截至目前,其累计交付量已达到113.39万辆。理想汽车也因此成为了造车新势力中首个年销量突破50万辆的品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12月,理想汽车的交付量达到了58513辆,同比增长了16.2%,这一成绩再次刷新了其月交付量的最高纪录。
小米汽车展现了出色的业绩。在2024年12月31日的跨年直播中,小米公司董事长雷军公布,小米汽车在全年累计交付了13.5万辆汽车,圆满达成了设定的13万辆年度交付目标。此外,雷军在直播中为2025年制定了新的销售目标,即力争实现年销售量达到30万辆。
零跑汽车在市场竞争中表现突出,展现出显著的增长势头。早在年初,公司设定的25万辆销量目标已在去年11月实现,全年的总销量更是接近30万辆,同比增长幅度达到了128%。如今,零跑汽车已经开展了新春促销活动,其创始人兼CEO朱江明透露,消费者在活动期间购车将有机会获得高达1.5万元的现金红包,以及多项购车优惠。
2024年,一汽奔腾的表现依然抢眼,全年销量攀升至数万辆,较上年同期增长了25%,这一成绩刷新了近十年的最高纪录,顺利实现了年初设定的“突破15万辆”的销售目标。
几家欢乐几家愁
然而,并非所有汽车制造商都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预期目标。到了2024年,仍有众多车企未能实现年初设定的销量计划。
蔚来与极氪的完成度均达到了90%以上;而深蓝、岚图以及阿维塔的完成率亦超过了80%。
赛力斯在2024年的销量达到了一定的数量,该年度设定的销量目标是六十万辆,实际完成的比例大约是71.15%。
小鹏汽车在2024年总计交付了超过19万台新车。在年初,公司CEO何小鹏曾信心满满地宣称,他们计划将全年业绩翻一番,并定下了大约28万辆的销量目标。但最终的实际完成率却只有67.88%。
2024年,智己汽车总计售出65505辆。年初,智己汽车设定的销售目标是12万至13万辆,但全年完成率仅为目标的一半左右。
也有一些车企似乎陷入更大的困境。
2024年下半年,有关哪吒汽车经营状况不佳的传闻频传。自去年10月份起,该公司便遭遇了拖欠工资和裁员等困境,同时,CEO一职也发生了变动,不再是张勇,而是由创始人兼董事长方运舟接任。
极石汽车在2024年的市场状况同样不容乐观。该品牌的首款车型——极石01,被定位于小众的高端市场,售价大约在35万元上下,然而市场对其的反应却较为平淡。到了2024年11月,极石汽车的累计销量仅为5039辆,平均每月销量不到400辆。尽管在11月份单月销量有所提升,达到了650辆,但与主流的新兴势力品牌相比,全年的业绩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创维汽车在2024年的前三个季度共售出9681辆汽车,预计全年销量将超过1万辆。尽管这样的销量数据还算不错,但公司关于“减轻高血压症状、增强免疫力”等功能的宣传受到质疑,被认为不过是营销手段,并未真正赢得消费者对品牌的长期认可。
飞凡汽车在2024年的销售业绩不尽如人意。具体来看,该品牌在2024年的前三个季度总共售出5775辆汽车,而到了11月,销量更是锐减至376辆。这一数字与2023年全年的2万辆销量相比,差距显著。
欧拉汽车,作为长城汽车集团针对女性消费群体打造的子品牌,其旗下诸如黑猫、白猫等车型因市场热销而赢得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
然而,根据数据揭示,截止到2024年的前九个月,欧拉的总销售量仅为4.7万辆,较去年同期下降了39.3%。面对这一挑战,欧拉决定将自身APP上的所有服务内容转移至长城汽车的APP平台,旨在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以及运营流程的简化。
新的一年,新能源汽车如何突破?
在2025年,新能源车企业需应对两项挑战:一方面要确保销售业绩的迅猛提升,另一方面还需探索创新发展的新途径。
张永伟,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的副理事长及秘书长,预测称,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有望达到1500万辆,而全球范围内的总销量或许会超过1650万辆,增速预计在30%左右。与此同时,除了纯电动汽车之外,那些结合了电动和燃油技术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增程式电动车等先进车型,也将成为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的关键力量。
崔东树,作为乘联会的秘书长,他对未来做出了预测,指出2025年国内汽车零售市场的增长速度预计将攀升至2%,然而这一增长趋势却呈现出“先抑后扬”的特点。
岚图汽车的CEO卢放指出,鉴于2024年市场渗透率已接近50%,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将有望攀升至60%。
英国《金融时报》援引投行及研究机构的数据分析,预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涵盖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到2025年的销量将突破1200万辆,这一数字将超过国际预期和既定目标。与此同时,传统动力汽车在2025年的销量预计将不足1100万辆,与2022年的销量相比,降幅接近30%。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迅猛发展带动了竞争的激烈程度。面对这样的竞争态势,汽车企业必须认真思考如何在其中占据有利位置、抢占先机,这是他们亟待妥善处理的关键问题。
当前,众多汽车制造商竞相展开新一轮的限时折扣促销,旨在新年伊始便夺得市场份额。小鹏、极氪、零跑、智己、乐道、深蓝等新兴品牌亦纷纷跟进,实施现金返利、保险费减免、贷款利率下调等多样化促销手段,以期在农历春节前的1月份实现销量的显著增长。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的张翔研究员在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指出,到2025年,技术革新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将使局面更加激烈,届时,那些能够持续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和灵活应对市场变动的车企,才有望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稳占一席之地。
张翔强调,那些在技术研发、产品质量以及消费者需求上投入更多精力的汽车企业,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进而助力我国汽车行业向更高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阶段迈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