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6月29日发布消息,记者唐植潇报道,华为智能汽车业务负责人余承东最近在微博上透露,问界M9车型自推向市场以来,已达成超过十万的预订量,用时为六个月。
财联社记者前往界汽车直营店进行实地考察得知,对界M9车型表现出兴趣并咨询的顾客,主要集中在中年群体以及有家庭需求的人群。店员透露,前来购车的人士普遍将商务活动作为重要考量因素。
官方信息表明,问界M9的售价区间为46.98万元到56.98万元。过去这个价位通常由传统高端品牌所占据,不过最近市场反应和统计资料揭示,奔驰、宝马和奥迪这几大品牌都在实施降价促销活动,显示出它们从之前的优势地位转为当前的不利局面,试图通过降低价格来增加销量。
华为与北汽联手打造的享界系列即将在8月面市,其中享界S9车型,旨在进军豪华行政轿车领域,这将是华为在高端车市迈出的新步伐,至于这款新车能否再现问界M9的辉煌战绩,最终结果还要看市场的检验。
谁在买问界M9?
财联社记者前往北京地区的华为问界直营店进行了实地考察,在问界M9的体验环节以及咨询环节中,根据参与者的年龄分布来看,体验者以年轻人为主,而前来咨询的已婚人士则多数是带着伴侣和孩子的。
华为的实体店工作人员对财联社的采访人员表示,问界M9主要面向家庭客户,此外,从事公务活动的人士也是其购买群体之一。
财联社记者表达了对奔驰和问界的选择犹豫后,一名销售回应称,很多客户选择奔驰、宝马看重的是品牌影响力,但现在问界的品牌实力也不逊色,问界在设备互联功能方面,明显优于普通燃油汽车。
事实上,除了常规高端品牌的四轮驱动车型,理想L9也常被拿来同问界M9相提并论,这两款车的目标客户群体相仿。
根据资料统计,理想L9在2023年下半年的月销量持续超过一万台。不过到了2024年,理想L9的月销量与最高点相比有明显落差,5月份在国内销售了6579台,同期问界M9的销量则增长到16462台。
这名销售表示,并非说冰箱、彩电、大沙发不好,与理想L9相比,问界M9的长处在于智能驾驶,这也是一些BBA和保时捷车主看重的方面。
问界M9的驾驶者向财联社记者透露,他原先驾驶的是Macan,选择购买M9主要是被问界的科技感以及智能功能所吸引。他尤其提到,在体验过一段时间M9之后,再回到保时捷驾驶时,由于缺少智能语音操控和自动开关车门等功能,会感到一种仿佛回到了“解放前”的失落。
另有一位问界M9车主向财联社记者透露,为了感受无需钥匙的便利,这位使用iPhone的驾驶者特意购置了一款华为手表。该驾驶者长期使用苹果手机,但发现其蓝牙功能与车辆存在连接障碍。为此,该驾驶者专门选购了华为WATCH Ultimate,主要功能是作为车钥匙实现无感解锁。
数据公司杰兰路此前公布了一份关于问界M9早期用户群体的分析文档:参与调查的驾驶者平均年龄为37.3岁,年龄超过40岁的用户比例为30%,已婚状态的用户占90%,家庭平均居住人数为4.2人,并且多数家庭有多个孩子。
报告还透露,问界M9的早期用户群体大多是已经拥有其他车辆的车主,他们选择换购或增购,而豪华品牌是这些增购或换购行为的主要出处,大概占了半数以上,并且在这些增购的来源中,有一部分是跑车或者运动型车,例如保时捷718,奔驰GLE、 AMG等。
销量下滑,BBA“以价换量”
引人关注的是,最近高端汽车品牌纷纷降价,屡次成为网络热点——宝马以半价销售,奔驰大幅削减优惠,就连此前因经销商施压要求让利而推出折扣的保时捷,也加入了降价行列。
华南地区的一家保时捷经销商透露,Taycan正享有显著折扣,优惠额度达到30.5万元。经财联社记者核实,多数Taycan车型提供的优惠都在20万元以上。此外,卡宴和Macan等车型也有超过十万元的降价幅度。
有网民归纳了近期某大型销售企业旗下车系减价的状况:奔驰品牌里,GLS车型优惠额度最大,减少了二十万元;宝马i3车系折扣力度达到四成八,相当于半价销售;奥迪Q3、A4L、Q5L、A6L这些热门车款的降价比例,也介于三成二到四成之间。
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的朱一方部长认为,电动化时代已经到来,国内品牌和国际高端品牌在关键技术上的距离正在不断拉近,传统高端品牌的优势正在减弱,它们的价格优势也明显下降。
乘联会最新销量统计表明,五月份合资品牌整体销量为49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21个百分比,德系品牌在整体市场中占比为18.6%,相较去年下降了2个百分点,日系品牌的市场占比为14.8%,相比去年同期减少了3.2个百分点,美系品牌在零售市场中占有的比例为6.7%,与去年相比降低了1.4个百分点
根据制造商公布的财务报告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宝马集团在中国地区的销售量为十八万七千五百辆,环比减少了百分之三点八;梅赛德斯-奔驰品牌(包含smart车型)在中国地区的销售量为十六万八千九百辆,环比降低了百分之十一点六;唯有奥迪品牌第一季度销售量实现提升,达到十五万五千三百辆,环比增长了百分之十四;其中纯电动车辆销售四千九百七十辆,环比增幅约为百分之五十四。
现阶段,二线高端品牌的发展态势或许更为不利。据行业专家透露,这些品牌在面临BBA的持续竞争时,已经到了难以再降价的境地,只有明确自身长处,配合市场需要,着力增强商品的可比性,才有望再次赢得高端汽车的辉煌时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