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从车找桩到桩找车,新能源汽车充电竟能叫外卖?

从车找桩到桩找车,新能源汽车充电竟能叫外卖?摘要: 本报讯 (记者 陶稳)通过系统后台定位,小哥邢师傅指挥移动充电车到达一辆新能源汽车旁边后拨通车主电话,车主接通电话并远程打开车辆充电口...

本报记者陶稳报道,系统后台进行定位,小哥邢师傅随即调度移动充电车前往新能源汽车停放处,随后拨打车主电话,车主接听后远程解锁充电口,邢师傅将充电枪接入车辆,开始为车辆补充电量,9月5日晚上9点半,在北京市昌平区天通北苑二区,有车主使用手机平台预约新能源汽车充电,邢师傅根据订单内容为车辆完成充电服务。据了解,类似的“上门送电”服务正在多地兴起。

艾先生在北京任职,经常使用移动充电车服务。他居住的小区没有设置公共充电设施,过去若要充电,必须先寻找公共充电桩,等车辆充满电后再开回,往返时间往往需要两个多小时。艾先生表示,现在通过移动充电车服务,只需在手机上提交订单,并确定需要充电的电量。当服务人员到达后,他可以远程启动充电口,为车辆充电。这种服务非常便捷,而且目前还有价格上的优惠。

邢师傅向人说明,在平台后台,他可以明确了解充电客户的车辆所在地点、车牌标识以及联络办法,这样有助于迅速准确地找到需要充电的车辆,平均每小时可以给一辆车完成充电,多台流动充电设备配合使用,从当天晚上七点到第二天早上七点,能够服务数十次充电需求。

老旧小区里,私人充电桩设置困难,公共充电桩不够用,加上新能源汽车越来越普及,一些开电动车的人担心跑不远。最近,好些公司看准了这情况,开始在这上面做文章。

首钢城运产品研发中心负责人常一龙谈到,他们从2024年9月开始,逐步在北京部分社区和北京周边的高速服务区放置了大约20台流动充电设备。用户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提交充电请求,车辆便会前来提供电力服务,操作便捷高效。常一龙表示,这种移动充电设施的使用,让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方式从“寻找充电桩”转变为“充电桩寻找车辆”,为现有充电设施提供了有效的补充方案。

赛宝新能源的张芳,也负责移动充电车业务,她说明,公司现在有80部移动充电车在运行,服务地点涵盖北京、上海、河南等地的旧式居民区以及企业办公区域。这些移动充电设备的能量容量分别是105千瓦时、210千瓦时以及420千瓦时,其中,一台105千瓦时的设备足以供应四辆新能源车的充电需要,而功率更高的设备则主要在工业场合中使用。

充电成本相关事宜,媒体得知,现阶段市场正在扩大,多数企业管理的充电设备依据区域固定加电点的计费标准,部分机构更设有费用减免时段。

常一龙谈到,该公司运营的移动充电设备有两种业务方式,一是直接售卖,二是与社区或公共场地的管理部门联合开展。他说明,尽管当前移动充电设备的行业尚处发展初期,但发展潜力巨大。他提议,相关机构应尽快制定针对移动充电设备的行业规范,以便更有效地指导并促进该领域持续进步。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4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