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接近完美?蔚来ES8试驾体验究竟如何

接近完美?蔚来ES8试驾体验究竟如何摘要: 背景对标白嫖系列第三集车辆新ES8顶配,20吋倍耐力+静音棉+自修复,胎压2.7bar,操控用第一次去我和销售两人载,舒适则采纳第二次带上全家和销售一起5...

背景

对标白嫖系列第三集

车辆

新款ES8最高配置版本,配备20英寸倍耐力轮胎,使用静音材料并具备自修复功能,轮胎气压设定为2.7bar,操控性测试采用初次我和销售顾问两人乘坐的情况,舒适性评估则选择第二次载上全家五人及销售顾问进行五人满载状态的记录。

换挡拨杆设计分析_蔚来es8_新ES8顶配评测

惯例借用之家外观照片

一些静态

在众多新兴品牌中,蔚来将换挡控制杆设置在中控台区域的做法颇具匠心,其造型十分独特。

我向来觉得,优秀的设计要兼顾美观与实用。换挡装置在电车中仅用于控制行进方向,特斯拉这类顶尖品牌甚至舍弃了物理拨杆,趋向于更紧凑的形态,这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蔚来的设计巧妙地节省了空间,且与车厢内其他装饰风格保持一致,我个人对此评价颇高。然而,这种微缩化的构造,依然维持了常规电子操控杆的五档配置,具体为前后各设两档,中间保留基准档位。F1/R1的一级位置快速提升N档的功能已经被去除,机械构造其实可以简化一些,另外一级位置的手感还是能够明显感觉到,为了抵达二级位置就要在经过一级时有些不适应,二级位置也稍微有些距离,放开回弹的塑料声响也略微廉价……

这可能是源于通用化内部构造的遗留情况,接下来借助构造触感进行修正完善,或许是除根本性变革外的一个切实可行路径。

新ES8顶配评测_换挡拨杆设计分析_蔚来es8

这个看起来不错,不过它的触感跟车厢里其余的按键比起来,反馈力度不算突出,另外固定五个档位的设计容易让人混淆

方向盘和后视镜的调整,以及其他品牌的配置方式相同,都集成在车载系统里,不过蔚来的正方形中控屏,单独开辟出一个完整界面,专门用于切换各种动态设定,预设的常用选项足够满足需求,还能根据个人喜好进行修改,这一点值得称赞。语音助手确实能处理不少车辆操作事宜,但一个操作简便的中控系统,无疑体现了座舱团队的设计诚意,对于不擅长使用语音控制的人来说,这样的设计非常友好,必须给予肯定。

换挡拨杆设计分析_蔚来es8_新ES8顶配评测

动态控制全丢进快捷菜单,好评

不过同时存在批评,空调与座椅的调节方式略显混乱。ES8的后座与中座都能单独操作,但通过中控屏切换不同座椅时,需要在中部带上下箭头的位置滑动或点击。特别是当车辆处于二排状态时,那个标有"切换至一排/三排"并配有双箭头的图标,着实让我琢磨了好一阵子。这个界面的其他交互区域,箭头和图标的尺寸都相当可观,功能控制区块间的距离也宽敞,因此滑动和点击的方向容易区分,不会产生混淆,唯独选择座椅排数的操作区域设计得过于狭窄,点选和滑动范围相互挤压。

换挡拨杆设计分析_新ES8顶配评测_蔚来es8

我犹豫了有一段时间,这到底是切换到哪一排?

同一个状况,小尺寸中控屏的表现反而比大尺寸仪表盘更清晰明确。增加一个提示引导用户进行滑动动作,或者将大尺寸屏幕上的文字说明分开,放置在对应箭头的指引位置,用以指示点击操作,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蔚来es8_新ES8顶配评测_换挡拨杆设计分析

同样的控制位置切换,“上滑”两个字是不是就清晰多了

座椅的加热功能,通风选项,按摩模式,其操作界面,与空调系统的相比,显得过于繁复,界限分明……每一种具体功能,都被单独设置在一个独立的控制界面里。参照前排小屏的功能图标安排,这么小的屏幕空间,本可以相当整齐美观地整合所有元素,却非要增加一层页面转换步骤,确实显得没有必要,并且,与车机其他部分颇为合理的菜单布局相比,这种做法轻微损害了整体界面的协调感。

换挡拨杆设计分析_蔚来es8_新ES8顶配评测

每个座位都配有一个控制装置,这样很好;但是,将每个功能设置成一个独立的单独页面,似乎有些浪费。

其他的静态感受基本没什么可指摘的地方,车内的材质选用很到位,设计风格整体性不错,车机系统的操作也相当顺滑,这些都能确保行车时不用分心去留意其他细节。而且,Nomi这个选装项目强烈建议配置,语音交流时那个带指示功能的小黑面容,比起简单的“后排我在”来说,在视觉体验上的改善非常明显。今后若要购物,家里掌管财务的和那个特别爱攒钱的宝贝儿都提过好几次了,觉得挺不错呢。

动态

驾驶感受比较均衡,优势在于行驶平稳且逻辑清晰,方向盘回正速度一般且稳定,在柔和的驾驶状态下车辆操控性略显不足,不过急打方向时车身姿态依然可以接受。在激进的驾驶模式下整车张力增强,但并未达到完全锁死车身的程度,车身动态流畅自然。

操控感比较均衡,转向力度随角度变化时,响应力度略微不足,大幅度转动时,所需维持方向的力量对我来说稍显不够。回正过程速度稍缓,但平稳且没有过度调整。整体感觉流畅,但阻尼感稍弱,操控体验良好,精致度方面尚有提升空间。

制动踏板的响应恰当且稳定,当踏板操作平稳时,车辆减速的效果也能相应地保持稳定。自动泊车功能设定略偏谨慎,对于车头上下摆动的控制尚不彻底,不过该功能的一致性足以让驾驶员主动辅助实现完全平稳的减速停车。

操作流畅平稳,在65公里每小时速度下变换车道,无论是单边还是双边操作,都能察觉到车尾有轻微的向外偏转现象,不过这种偏转的程度与速度的关联性很强,没有触发电子稳定系统的介入,转向轮的操控力、刹车踏板的反馈、车身初步的响应能力以及路面的震动感都表现得相当出色,彼此之间协调得很好,标准驾驶模式的使用价值很高,确实让人感觉不到有明显弱点的强大表现。

实际感受到的运动特性里,主要的问题在于后轮部分显得不够稳固。当车子驶过连续不平等的道路时,即便设定在平稳行驶档位,后轮在缓冲路面震动后,偶尔会出现一些不必要的晃动,而且这种晃动的感觉相当生硬。如果车里坐了六个人,这个现象会有所减轻,坐在中间和后面的乘客几乎感觉不到。

该智能驾驶系统性能很强,不过因为车身限制,在地下车库操作起来并不怎么顺手,手动泊车只要周围车位不宽裕就行,停好ES8之后,开门走下的姿态就一点也不雅观了。

接下来便没什么可说的了。通过前后的两次试驾感受,ES8的运动性能展现得十分充分,甚至一度让我认真思考是否有可能购买,不过由于购买决定权不在我手上,只能耐心等待时机。

总结

这款产品相当成熟,体系完整,各项指标均表现良好,唯独后轮部分存在轻微抖动,动态操控方面并无明显不足,外观内饰因人而异,车载系统整体操作便捷,但部分细节设计尚有改进余地。

难以言喻,ES8在动态评估方面的综合表现,确实设立了相当高的参照系,尽管它的各项指标并非达到了极致水准,但凭借其周全且均衡的特点,这难道不构成一种显著的超越吗。

被日程和成本所困的调校人表示非常羡慕了。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8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