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两年是生死攸关的两年,蔚来不容有失。
——李斌
在备受瞩目的年度活动NIO Day中,内容早已泄露,蔚来最终也没有呈现令人耳目一新的成果,
全新纯电行政旗舰ET9正式发售,售价从78.8万元起步,同时暗讽了迈巴赫。
第二点,蔚来旗下新品牌萤火虫的首台量产车如约发布,售价十四万八千八百元,体现了蔚来引导消费者形成正确价值观念的意图。
令人有些出乎意料的是李斌的发言,在他提及“成立十周年的蔚来并非毫无瑕疵,未来定会持续进步”这些内容时,情绪显得有些激动。
确实,蔚来存在不足之处,然而,“持续进步”这三个字好像也没有提供更明确的证据。
仅从此次发布会推出的两款关键新车来看,ET9主打高端市场,萤火虫则定位于入门级车型,ET9若能实现年销量超千台,便算得上成功;萤火虫虽然比smart更加小巧,又兼具smart的部分特性,但或许还没办法突破比亚迪海鸥、海豚、五菱缤果等车型形成的更高性价比包围圈,可能直接以14.88万元的起步价上市销售。
如果再回想一下11月份李斌在公开场合的发言,他清楚表示,未来两年至关重要,蔚来绝不能出差错。他还设定了具体计划:来年销量需要增长一倍,大后年要达成全年不亏损的目标,并且强调这些是必须达到的最低要求。
两段话放一起不难推断出,蔚来已徘徊在生死路口。
令人惋惜,原定用于鼓舞人心的周年庆典,公司领导层却仍在增加变数。
冬至夜的狂欢,让蔚来的前途更加不明朗。
纯电撑起野心
当然,这不是蔚来第一次徘徊在生死路口。
蔚来这十年发展过程,李斌常常将它比作在泥泞中进行的马拉松,多次在困境中找到转机,成功渡过最艰难的时期。
如今回想,许多当初看似不着边际的经营决策和行动,例如推广超市业态、在黄金地段设立NIO HOUSE、公开车辆定价、广泛建设充电设施、通过手机软件购买汽车以及举办车主聚会等,这些表面看来具有颠覆性、创新性的举措,经过十年的持续努力,最终实现了从数量积累到质量飞跃的成果,
在价格超过三十万的纯电动车市场,中国每售出十辆车中就有四辆是蔚来品牌;今年七月,蔚来推出了全国首个覆盖全车的操作系统SkyOS·天枢,以及全球首款车规级五纳米高性能自动驾驶芯片,实现了十二项全栈自主研发技术,累计提交专利申请超过九千三百件;蔚来建设了二千七百五十座换电站和超过二万四千二百根充电设施,开创并积极普及可换电、可充电、可升级的能源补充方式;由NIO HOUSE和应用程序共同构建的全球用户网络,已被纳入“企业管理研究案例”。
蔚来或许是汽车行业内唯一一个始终如一坚持纯电动发展、唯一一个愿意投入巨额资金确保充电和换电补能体系、唯一一个七个月内接连推出两个全新向下拓展子品牌的汽车制造商。
可以这样讲,蔚来品牌瞄准高端市场,乐道品牌侧重大众市场,萤火虫则专注于小型车市场,在纯电动汽车方面,蔚来在产品系列规划,充电补能网络,服务保障以及车主社群建设等层面,已经构建了周密的体系。
要是仔细研究一番,会发现蔚来另有一个不为人知的设定:要说它的智能驾驶技术,还有能源补给方案,以及ET9所使用的数字化构造这些专业方面,蔚来的雄心便昭然若揭,就是它决心完全主导局面,从整体规划出发来制定配件规格,就是说零件供应厂商想要同蔚来联手,就必须依照蔚来的规范来修正设计,并确保性能与之相吻合。
总而言之,蔚来在技术、市场、用户文化、零部件等关键领域都掌握了全局规划,其真实意图是打造一个全新的市场领导者,目标并不仅限于产品层面,而是要影响整个行业生态。
显而易见,要推行或完成这些,必须有一个基础,那就是销售业绩要达标。
梦碎瘸腿销量
2025年蔚来的业绩提升,或许仅仅源自于今年新推出的乐道品牌。
根据已有消息,乐道来年将着重拓展家用SUV领域,计划推出一款尺寸较大的六座或七座SUV车型,同时也会推出一款大五座的SUV车型,其竞争对象分别是理想L8和L7。
这个细分领域里,理想L7和L8的月销量稳定在两万辆的水平,不过需要留意的是,乐道品牌瞄准的是价位大约在20万的纯电动车市场,这种目标明确的竞争,或许能帮乐道摆脱目前既不受欢迎也不赚钱的困境
现在乐道似乎碰到了生产不足导致的交货难题。这家造车十年、早先也经历过生产不够的品牌,其实不该遇上这种状况。依照奥卡姆剃刀的原则,最根本的原因可能是订单不够。否则,李斌就该像当年的马斯克那样,亲自搬到工厂里去解决问题。毕竟,钱已经递上来了,无论如何没有不拿的道理。不是吗?
高端品牌蔚来近年销售表现平稳,没有推出新车型,ET9的作用不大,无法承担重要任务。
萤火虫的首款车型定价为14.88万元,暂且不论其前脸和前大灯设计的令人费解之处,仅从价格角度来看,它与电动MINI完全相同,并且与乐道L60的零电池版本价格几乎一致,分别为14.88万和14.99万。如果非要在这个微型和小型电动车领域参与竞争,那么其售价或许需要比海鸥、海豚、缤果等十万元区间的精致电动小车略高一些。
根据我的看法,以及周围多数人的看法:明年蔚来销量增长一倍的目标,萤火虫无法完成。
此刻,或许不少读者会和我产生同样的疑问,想要向李斌探寻:他究竟为何决心打造第三个品牌?
售价高达十四万八千八百元,第二品牌乐道完全有实力承担。此外,从某个角度来看,还能节省品牌宣传、渠道拓展、员工培养等方面的开支。毕竟,蔚来确实没有必要再开设新的品牌系列,持续投入大量资金。
财务报表表明,自去年第四个季度起,蔚来已连续四个季度,每个季度的亏损金额都超过五十亿元。今年前三个季度,蔚来的净亏损总额累计达到一百五十二点九亿元。此外,自公司成立以来,蔚来累积的亏损已经超过一千亿元。
让一个像萤火虫似得,自身娱乐得十分尽兴的品牌多推一些东西,对于减少亏空,实现盈利,其效果究竟如何?
即便明年销量增长一倍,蔚来想要在两年的时间里弥补庞大的亏损并且实现盈利,难度相当大。
路线风云突变
当前的市场状况与蔚来公司过去十年的任何一年都截然不同,新能源领域持续扩大规模,但同时竞争淘汰也愈发激烈,威马、天际、高合、极越等品牌已经逐渐消失在视野中,今日,哪吒汽车创始人的股份也被查封。那个时期备受瞩目的新兴企业领军者“蔚小理”,小鹏推出的第二品牌MONA进展顺利,与大众联手打造的智能驾驶车型即将面市;理想今年虽然经历了一些起伏,但销量稳步增长并且已经实现盈利。不仅如此,还有如日中天的比亚迪、实力强劲的华为鸿蒙团队,以及拥有极高知名度的小米汽车。如果不是蔚来抢占先机,恐怕现在连它的名字都会被人遗忘。
此外,一个引人注目的议题,是业界普遍在探讨的,面对白热化的市场角逐,销售业绩与经济效益面临严峻考验,蔚来公司坚守纯电动路线是否妥当。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今年前十一月,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同比提升了百分之三十五点六,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的销售量同比增加了百分之八十五点二,纯电动车的销量同比仅增长了百分之十五。相较之下,纯电动车的增长幅度不及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
近两年以来,众多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改变了以往长期专注纯电动的发展策略,开始增设混合动力或增程式技术选项。例如小鹏汽车、极氪汽车、智己汽车以及小米汽车等品牌,计划在来年同时推出纯电动版和混合动力版或增程版两种车型。阿维塔汽车的发展步伐较快,其推出的阿维塔07、阿维塔11、阿维塔12两款具备不同动力系统的车型面市后,显著促进了销售业绩的快速增长,并成功率先获得了市场认可和商业成功。
令人惋惜的是,按照前面所述,蔚来在纯电动车市场已经形成了完整体系,即便李斌对蔚来近三年销售整体状况感到"不尽如人意",他仍会说明,"蔚来的工作方式与常人不同,不会来回折腾,不会突然做出180度的大转向,从某个方向立刻转变为另一个方向,这并非我们的行事风格,因此也没有大家所期待的那种极具戏剧性的变革。"”
当前市场状况和政策导向,都为内燃机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技术方向的转变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今年上半年,各大企业纷纷提升发动机热效率指标,这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迹象。如果蔚来计划推出新品牌,重点应当是借助其调整能源技术方向,而不是去引导公众对审美的认知。
换电骑虎难下
我们明白李斌的处境,他投入巨资建设换电站,在要求每个县都设站的大环境中,若人们普遍选择混动车型,这笔重金购置的资产或许就难以收回成本了。
李斌表示,到2025年岁末,蔚来会在二十七个省级行政区实现充电和换电站的全县覆盖,乐道品牌在今岁岁尾前能够建成一千座可用的换电站,到2025年四月将建成两千座可用的换电站。另外,蔚来还联合多家汽车制造商组建了换电联盟,合力促进换电产品与换电模式的进步。
但动力电池更换行业并非蔚来公司所垄断,电池产业领军企业宁德时代亦在迅速构建自身的动力电池更换网络体系。近期,宁德时代便推出了其自主研发的全新动力电池更换模块。表面上,蔚来与宁德时代都声称彼此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然而宁德时代携手长安、广汽、北汽、五菱、一汽等众多汽车制造商,大力推广名为“巧克力换电块”的可更换电池方案,单个电池单元可支持约200公里的行驶距离,并且能够适配市面上百分之八十的现有纯电动车型,以及未来三年内即将推出的纯电平台车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种巧克力换电块无法与蔚来的电池系统互换使用。
也就是说,再不赶紧转弯,蔚来换电站恐成孤岛。
投入上百亿资金,没等到自家销量猛增,却遇到实力更强的对手,蔚来既要增加蔚来品牌的充电站,又要单独建立萤火虫品牌的充电站,处境十分艰难,问题更加严重。
一个企业能够生存十年,必然有其独特之处,然而在竞争激烈的今天,率先起步的蔚来究竟如何才算是真正挺了过来。制定策略需要着眼长远,但有时并非基于当前状况来规划未来,而是从未来视角反观现在,关键不在于未来要做什么,而在于现在采取何种行动才能开创未来。
目前来看,蔚来首先要考虑的是生存问题,然后才是追求更优质的生存状态。然而,能否实现这个目标,似乎并非易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