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新能源汽车下一个15年:2025年新车销量占比将达25%左右?

新能源汽车下一个15年:2025年新车销量占比将达25%左右?摘要: 12月3日,工信部发布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

智能网联汽车销量占比30%_新能源汽车_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

甘俊 摄

十二月下旬,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简称为征求意见稿),这份文件详细说明了我国新能源汽车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方向、整体安排以及长远策略等要素。

这份草案提议,通过十五年的不断奋斗,我国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要实现世界顶尖水准,在2025年,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上的新车销售比例要争取达到百分之二十五上下。草案在强调纯电动汽车作为主要类型的同时,也认可了插电式混合动力(包括增程式)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这两种技术路径。

值得注意,除了设定新能源汽车销售比例的目标外,草案还建议,到2025年,具备智能网络功能的新车销售比例要达到30%。这表明,动力电池技术升级、人工智能应用、信息互联是汽车行业前进的方向,基本上获得了普遍认可。

这是我国新能源汽车最新产业蓝图首次向社会公布并征询意见,2012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正式推行,该规划以及其后配套出台的各项政策,有力推动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进步。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知,这份行业最高级别的指导性文件,在今年2月刚开始编制,并且持续进行了多次修订。在10月中旬,曾发布过一个供地方政府参考的草案供公众参与讨论,而这一次的目标群体是行业内部与企业单位,目的是征集更广泛的意见反馈。

现阶段,国内电动汽车制造领域迈入全新阶段,制造量与使用量持续四年领跑全球,不过由于补助逐步减少,电动车辆也亟需寻求新的增长点,怎样推动行业不断进步,有待相关人士共同商议。

由于收到意见稿公布的消息,12月3日,即便整体市场交易量不高,汽车行业却表现突出,其中威帝股份、苏奥传感、泉峰汽车、万通智控等公司的股价都超过了百分之五。

更加看好新能源汽车前景

同先前的行业蓝图对照,二零二一一至二零三五年期间制定的行业蓝图,其核心目标出现显著转移,对于行业进步的接纳程度更为宽泛。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经过整理得知,在前进方向上,2012至2020年的安排侧重于分阶段的电动车辆制造与销售情况(2020年纯电及插混汽车产能达到200万辆、累计产销突破500万辆),而最新方案则注重新车销售在整体中的比例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征求意见稿显示出对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的更高期待。这份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在新车销售中的比例计划提升至大约25%。相比之下,今年10月份发布的版本中,曾将2025年的目标比例设定为20%。

另外,2012至2020年的计划对新能源车以及核心部件的指标做了详尽设定,比如极速、纯电状态下的续航、电池模块能量密度等,不过当前的计划不再包含这些具体的量化要求。

该新能源汽车行业知情人士向笔者透露,当初制定相关计划时,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尚处萌芽状态,基本方针是依靠规划促进普及,所以对部分具体指标设定了标准;而随着产业进步,当前时期的使命已发生改变,过去几年间也曾显现出单纯追求数据而引发的负面状况。

部分事件值得深入思考,这位人士表示,早先某个征求意见稿版本曾对电池单个单元的能量容量设定明确数值,不过经行业意见征询后,该衡量标准被移除。近些年,纯电动汽车屡次出现起火事件,这与过分追求电池能量容量和行驶距离存在关联。

但是,草案里面也点明了一个具体标准,就是新能源汽车的用电效率,规定到2025年新车的用电效率要降低到每百公里12千瓦时。这体现出计划对于能源消耗程度的规定。

该数据引来了行业热议。部分汽车制造商指出,把能源消耗当作新能源产业进步的关键衡量标准并不恰当,首先电能为可循环利用的资源,不该和燃料消耗做直接对比,其次,制定电耗标准或许会限制智能互联技术的进步,毕竟今后随着智能水平的提高,各类智能装置的能源消耗量也会相当可观。

此外,关于技术进步的方向,近期出台的行业蓝图也做了明显变动,原先着力促进纯电动及混合动力车辆前进的策略,现已转变为多种技术路线协同发展,其中涵盖了氢能源动力汽车。

但是要强调的是,纯电动汽车在短期内依然具有关键作用,规划蓝图里明确提到,打算通过十五年不断的奋斗,让纯电动汽车占据主导地位。

注重生态建设

多年奋斗过后,国内新能源车制造领域技艺大幅增强,构造系统逐步健全,产品销量与用户持有量持续四年领跑全球,电动化发展也达到国际顶尖行列。不过由于整体市场低迷以及扶持政策减弱等状况,新能源车产业同样遭遇了波折。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信息,到今年十月份为止,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同比已经连续四个月出现下降,并且减少的幅度还在持续增大,中汽协分析,如果未来市场情况保持当前趋势,今年新能源汽车的整体销量或许会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当前存在一个实际状况,从全局角度观察,新能源车辆的价格目前尚未降至传统汽油动力汽车的程度,在政府补助减少的节点,它们正遭遇严酷的进步动力转换挑战。

这次公布的最新行业蓝图里,关于强化法规制度体系的部分,没有提及经济补助的表述,只是说到要改进新能源汽车购买时缴纳的税款等税务方面的优待,调整交通分级治理及资金、保障等扶持手段,还要去除地域性壁垒,成立全国统一、公开且公正的市场架构。

该草案在区域层面及特定对象上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进步,比如,促使地方政府强化公共事业、分时租赁等领域的车辆应用扶持,提供新能源汽车通行、使用等方面的便利措施,并规定自2021年起,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空气污染控制关键区域公共部门新增或更换的交通工具必须为新能源汽车,此外还将拟定将新能源汽车研发纳入国有企业绩效评估体系的具体方案。

完成2025年阶段性目标,新的产业蓝图部署了五项核心举措,为我国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优质进步规划了清晰方向,涵盖增强科技研发水平、打造全新产业格局、促进产业联动进步、健全配套基础建设以及加深国际交流协作。

当前行业布局更强调合作进步和环境构建。专家指出,一方面,布局提倡产业间的融合运作,比如新能源车与能源领域的结合;另一方面,布局还将智能驾驶、车联网乃至汽车共享等新兴行业动向作为关键发展方向。

其实,在本世纪初期,我国就已确立新能源汽车的“三纵三横”推进方针,不过后续的征求意见版本对“三纵三横”作出了新的阐释,原先的“三横”涉及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系统、电机及其控制系统以及电池及其管理系统,而新版本中的“三横”则涵盖了动力电池与管理系统、驱动电机与电力电子技术,还有网联化与智能化技术。

网络化、智慧化进步迅猛,共享式用途领域逐步繁荣,行业迈入相互渗透、整合共生的新时期。文件明确表示。依照这一方针,智能与联网已构成新能源汽车进步的核心驱动力,依据既定蓝图,至2025年,配备智能网络功能的新车销售比例须提升至百分之三十。

最新产业规划草案提倡,新能源汽车行业单位要与其他行业伙伴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多种市场需要,建立能够覆盖全部产业链重要步骤的企业体系,包括提供完整服务、负责科技创新制造以及保障日常管理运作等环节,目标是形成行业主导力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5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