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时候,余承东向公众表示,当问界M5高阶智能驾驶版克服生产初期阶段,加快投放速度后,问界销量将出现显著转折,顺利结束艰难阶段。
不过,AITO问界M5高阶智驾版车型在6月16日已经开始了交付工作,但是很明显,这款新车并没有对销量产生显著的推动作用。
问界M5智驾版发售反响平平,可能受价格影响较大。这款车的售价为27.98万元,明显超过了小鹏G6的定价区间,后者价格在20.99万到26.79万之间。
很多人或许不愿承认,但客观现实是毋庸置疑的,问界在初期阶段,销售业绩确实得益于华为的影响力,同时,华为的销售网络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可以说,华为对问界展现出深厚的关怀,给予了全方位的扶持,可是,这个获得最多资源的品牌,在市场中的成绩,却未能匹配所有的投入。
问界品牌的关注点基本源自华为,当前华为正和众多汽车制造商展开协作,例如江淮、奇瑞等,因此显而易见的是,华为投入到赛力斯问界的资源出现了分流。
一个突出的情况是,在3月31日任正非重申华为不造车,问界门店和海报上拆除标识之后,其销量再次遭受了严重的冲击。
问界配备的鸿蒙座舱确实赢得了广泛赞誉,然而,在产品实力层面,它和同档次的其他车型相比,依然有明显的不足之处。
问界M5和M7在动力系统方面颇具特色,它们的核心车型配备了与理想品牌相近的混合动力驱动方案。
本年度着重宣传的增程技术,在二零二二年确是引人注目的特色,然而到了二零二三年,众多制造商纷纷效仿,其魅力明显减弱。
同理想L7和L8等车型对比而言,问界的M5和M7在许多方面都存在不足之处。这使得问界汽车在产品表现上缺乏亮点,难以吸引潜在客户的购买兴趣。
问界汽车还伴随不少质量方面的麻烦。车主们到处发牢骚,说车子开起来有怪声,增程装置会发抖,中控系统收不到信号,还会跑偏。特别是一度传出问界M7的A柱变形了,让大家担忧这车是不是不结实。
这些问题不仅损害了顾客的购车感受,也损害了问界汽车的品牌声誉。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J.D.POWER(中国)机构近期公布了 2023 年度中国新能源汽车品质评估结果,问界 M7 在 50 款参评车型中排名靠后,仅位于倒数第二位。
再说几句
赛力斯面临一个严酷的情况,那就是市场一直在不断筛选出局者,从未有过停歇
尽管电动汽车逐渐流行,传统内燃机汽车正在衰落,这已成为当前汽车行业的普遍趋势,然而即便身处发展的浪潮之中,情况也未必总是顺利。如果周围的人都在迅猛发展,而自身却进展迟缓或者停滞不前,那么实际上就是在倒退。
与华为表面合作暗藏分歧,自身产品实力也受到非议,问界面临诸多困境,必须迅速处理这些难题,才有可能重现辉煌,否则,被淘汰是必然的,市场无情,销量决定一切,销售不佳即意味着灭亡。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