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浙江制造攀高逐新,新能源汽车产业如何跑出加速度?

浙江制造攀高逐新,新能源汽车产业如何跑出加速度?摘要: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杭州7月31日电(蓝伊旎)2025年上半年,浙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长12.7%。亮眼成绩背后...

中新网杭州7月31日电,2025年上半年,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了7.6%的同比增长,而高技术制造业的增速更是高达12.7%。这一令人瞩目的成绩,彰显了浙江工业在追求高端、创新和智能化发展方面的强劲动力。

浙江新近崛起的万亿级产业集群——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其发展态势备受关注;今年上半年,该省新能源汽车产品的产量实现了43.4%的同比增长;凭借技术创新的突破、集群效应的巩固以及海外市场的稳步拓展,该产业正全力冲刺高端制造领域。

“链式”创新凸显技术优势

今年伊始,孔辉汽车科技的研发部门负责人王冕,踏遍了湖州地区众多化纤工厂,其目的仅是为了寻觅一种直径仅为0.4毫米的细线,这种细线需具备承受22瓶容量为500毫升的矿泉水重量之能力,以确保汽车空气悬架系统中关键部件囊皮的高标准要求得到满足。

与传统的悬挂装置相比,空气悬挂系统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能够实现更佳的缓冲效果。在多年以前,这项关键的技术被国外的大型企业所把持,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在购买时不仅要承担高额的成本,而且往往面临货源紧张、难以获取的困境。

2021年,我们顺利达成了空气悬架的大规模生产目标,其价格较进口产品下降了50%。王冕表示,在早期研发阶段,我们致力于攻克从无到有的难题,而近三年来,团队一直在寻求从“有”到“新”的突破。我们与当地具有传统优势的纺织业企业携手,共同攻克技术难关,不断优化提升国产空气悬架的卓越性能。

零部件至整车,技术创新的洪流正横扫浙江新能源汽车的整个产业链。吉利汽车研究院负责新能源开发的部门负责人张德旺指出,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入运用,已经成为整车制造企业实现突破的重要“飞跃”。

借助智能技术识别驾驶环境,主动提供精确且个性化的动力支持;根据用户的出行习惯和相关信息,自动筛选出最有效的节能措施;在崎岖山路、湿滑路面等复杂路况中,通过优化算法增强车辆稳定性;智能调配充电资源,推送更加周到的充电建议;依据电池状况实施智能保养,有效减少安全隐患并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张德旺指出,吉利公司致力于“新能源与人工智能”的深度结合,已从节能降耗、操控性能、智能充电和电池维护等多个维度,显著提升了新能源汽车的用户体验。

新能源汽车_浙江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_浙江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

在受访企业的生产车间里,自动化电池的组装工作正在进行中,画面由受访者提供。

在过去十年间,我们的研发资金投入总额已超过两千亿元,我们集中力量攻克智能化、电动化技术难关,同时也在积极研发面向未来的线控底盘和AI数字底盘等前沿领域。据他透露。

当前,浙江的吉利、零跑等汽车制造商凭借多方面的优势,在国内外市场不断拓展其市场份额;在今年的统计中,浙江共有18家企业荣登全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前百名,更有5家企业跻身全球前百,业务范围涵盖汽车电子、热管理、底盘等关键领域。这些零部件企业与整车企业相互协作,共同进步,使得浙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正迎来迅猛的发展势头。

集群效应释放发展动能

金华开发区内,达亚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基地与整车汽车制造厂区相距仅数公里。那里,运送汽车钣金件和车身一体化结构件的货车络绎不绝,每5分钟就有一趟供货,每日送货次数超过100趟。

目前,新能源汽车的零部件制造正逐步走向模块化和集成化趋势,以底盘系统为例,制造商在将控制臂、连杆和制动器等部件一体化预装后,便以模块化的形式直接交付给整车制造企业。杨建海先生,该公司负责人,指出这种生产方式不仅有助于降低整车制造企业的管理费用,而且从整体上提高了整个产业的生产效率。

他观察到,在此类模式之下,产业集群布局的优势尤为明显:产业链的上下游得以高效协作,物流成本与运输途中的库存风险显著减少,同时,这也为企业提升生产能力和新技术的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集成化+集群化”的趋势,在浙江已形成燎原之势。

以宁波前湾新区为参照,该区域已吸引了2家整车行业的领军企业、3家汽车行业总部机构,并且汇集了12个整车品牌以及涉及车联网、新能源领域中的“三电”等相关企业,成功打造了一个涵盖智能汽车研发设计、整车制造、零部件供应、质量检测以及人才培养在内的完整产业链条。

目前,浙江省已形成了以杭州市钱塘区和宁波市前湾新区为枢纽,由13个协同区域共同推动的新能源汽车及其零部件产业集聚区。这一集群涵盖了从整车生产到零部件制造的整个产业链。

浙江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_新能源汽车_浙江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

受访企业生产车间。 金华开发区 供图

全球化布局拓展国际版图

在技术创新和产业链优化的双重推动下,以新能源汽车为核心的“浙江制造”正不断提升其国际竞争力,并加快全球市场的布局步伐。在今年上半年,浙江省的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达到了106万辆,这一数字较去年同期增长了75.2%。

中东地区经济呈现繁荣景象,民众购买力不断提升,对高端汽车产品的需求不断攀升,新能源汽车市场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吉星汽车科技(温州)有限公司专注于远程新能源商用车的研发与生产,董事长林育透露,公司正积极整合全球温州商人的资源,将中东地区作为业务发展的核心区域,并向周边的欧洲、非洲市场延伸,以期进一步扩大公司的国际市场布局。

林育认为,中东地区位于亚洲、欧洲和非洲三大洲的交汇地带,扮演着连接全球东西方市场关键节点的角色。据悉,公司目前正与来自阿联酋的迪拜、阿布扎比,以及沙特阿拉伯的利雅得、吉达等城市的客户进行合作洽谈。

伴随着产品出海,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也正加速全球布局。

国内众多新能源汽车整机制造商纷纷在海外设立工厂,我方亦在积极进行相关规划。杨建海透露,公司已着手进行国际市场的调研,并计划设立海外生产基地,欧洲、非洲、美洲等地均纳入了评估名单。我们需紧跟客户步伐,以确保供应链的自主性和可控性。

在加速冲刺的关键时期,政策体系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目前,浙江省正遵循《浙江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规划》的指导,致力于构建国内一流的新能源汽车应用示范区,以及具备国际竞争实力的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中心。

借助“千项万亿”级别的大规模投资助力技术攻关,同时开展以旧换新、下乡促销等活动刺激市场需求,并配套建设公共充电桩等基础设施......浙江省正采取综合措施,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步伐。

从链式创新迈向集群构建,进而拓展至全球战略布局,浙江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攀登高峰、追求创新的征途上,每一步的飞跃都昭示着浙江正经历从制造大省向智造强省的华丽转身。(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5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