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电动汽车引领未来出行新潮流,你准备好了吗?

电动汽车引领未来出行新潮流,你准备好了吗?摘要: 一、电动汽车发展现状...

一、电动汽车发展现状

新能源汽车_电动汽车未来趋势_电动汽车发展现状

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势头迅猛,今年前八个月销量已超过千万台,全球累计销量接近五百万台。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同样发展迅速,上半年产量同比提升百分之三十四点三。相关设施充电桩和核心部件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产量也分别增长了百分之二十五点四和百分之十六点五。到 2024 年 6 月底,全国充电设备累计数量为 1024.4 万个,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54%。其中,公共充电设备有 312.2 万个,私人充电设备有 712.2 万个。公共充电设备的总功率超过 1.1 亿千瓦,能够满足 2400 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要。今年上半年,全国电动汽车充电总量大约为 513 亿千瓦时,同比增加了 40%。国内高速服务区已建成充电设施2.88万个,全国累计建成新能源充电设备627.8万台,建成换电设施3460处。动力电池领域,我国向世界供应了超过七成的核心材料,2024年上半年度全球销量排名前十的厂商里,国内企业占据了六家位置。今年至今,国内动力电池领域持续发展,前七个月份,动力电池销售量达到380.3吉瓦时,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5.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部分为69.6吉瓦时,同比增幅为5.2个百分点,中国动力电池厂商在全球市场份额逐年上升,2021年至2023年依次为48.8%、59.8%、62.9%。中国占优势的磷酸铁锂电池市场份额也在逐年增加。

二、电动汽车未来趋势

(一)电动化趋势

国内外许多汽车厂商纷纷投入巨额资金和人力资源,专注于电动车的研制。除了常见的纯电动以及混合动力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以及燃料电池等创新型汽车持续不断地出现。这些新型汽车的出现,既延续了电动车的发展脉络,又显著增强了其应用效能。部分混合动力汽车在电力驱动状态下能够应对日常出行需要,在远距离出行时又能转换到内燃机模式,从而消除了对续航能力的担忧。此外,具备高能效与清洁性的燃料电池汽车,正逐渐被视为未来汽车电动化进程中的关键选项。

(二)智能化趋势

人工智能持续发展,新能源汽车不再仅是代步工具,会紧密关联家庭自动化设备,以及建筑与出行网络。这种关联构成庞大网络,包含海量信息交换。借助此关联,新能源汽车能提供更智慧化的移动方案。车辆能够依据个人平时的外出模式,预先调节座舱内的温度,并且播放个人偏爱的乐曲等。此外,智能化的汽车还能即时与交通网络进行沟通,取得道路状况的数据,为个人制定最合适的行动路径,因此能够增加行动的效能。

(三)轻量化趋势

未来电动车辆将运用更轻质的构造物料、推进装置和整体构造方案。现阶段,部分创新材料例如高韧性钢材、铝质合金、碳纤维合成材料等已逐步在电动车辆上实施。这些材料具备分量少、承压能力强的优势,能够显著减少车辆的总重量。调查表明,选用减重物料,车辆能消耗减少十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电池行驶里程同样能增加十分之一到五分之二。譬如,五矿证券分析称,马氏体高强度钢材凭借其坚韧且花费不多的特性,或将在电池外壳、集成式门框和底盘等位置取代铝材,使汽车制造商每辆车在原料费用上节省大约一千元。

(四)多样化和个性化趋势

新能源汽车行业里,车辆种类丰富化和顾客意愿独特化已是势在必行的发展方向。一方面,SUV类别的纯电动汽车更适合普通市场。它们拥有较强的越野能力和宽敞的内部容积,能够满足家庭出行使用。另一方面,高端车主则期待纯电动汽车拥有更卓越的制造水准和更周到的售后保障。将来纯电动汽车的产品系列会愈发多元,以便满足各式各样顾客的特定要求。2023 年广州国际车展期间,众多新能源 SUV 与 MPV 车型备受瞩目,成为展会焦点,充分体现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多元化态势。

(五)绿色出行趋势

公众环保观念日渐增强,新能源车能够做到完全不产生污染、有效节约能源、具备持久发展能力,从而真切达成环保驾驶的目标。往后新能源车会彻底告别燃油车造成的环境破坏,选用更为洁净的动力来源。此外,新能源车借助技术突破,能持续优化能源使用效能,减少能源消耗。部分新能源车已配备智能能源管理系统,该系统能依据交通状况与驾驶方式,自主调节动力输出,达成节能减污的目标。同时,新能源车行业的持续进步,将带动配套产业的繁荣,涵盖充电设施铺设、电池循环利用等领域,逐步构建起完善的环保交通体系。

三、电动汽车面临挑战

(一)续航里程短

电动车跑不远是现在比较突出的一个难题。影响电动车能跑多远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周围气温、轮胎松紧、风吹来的方向、是不是打开了冷气、车子前面空气的阻碍、电池能存多少电等等。到了冬天,因为电池里流动的液体导电变得不灵光了,跑起来能开的距离就会大大缩短。另外,要是轮胎太松,轮子碰到地面的地方就变大了,走起来要费更多力气,这样也能让车子跑不远。逆风行驶或车身风阻系数较高时,同样会使续航里程减少。

当前,电动车的动力电池重量大约占车辆总重的百分之三十至四十,在这样沉重的负担下,电池的存储能量不足,导致车辆行驶里程受限。此外,电池组的控制软件也可能制约硬件的效能,进而降低续航能力。市面上电动车的充电设备大多采用分阶段智能充电技术,如果充电过程未能达到理想效果,同样会损害电池的功能表现。

(二)成本高

电动车的售价较为昂贵,这主要受到研发费用和销售情况的影响。在相同品牌和级别的车型中,采用新能源的电动汽车价格远高于使用传统燃油的汽车。构成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包括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它们合在一起大约占了整车费用的百分之八十。该电池组能够支持车辆行驶 400 公里,其造价约为 8 至 10 万元,与此同时,一辆价格在 10 万元左右的普通汽油车,其发动机部分的成本大概在 3 到 6 万元之间。

此外,动力电池的构成物料价格持续攀升,国内多数电动汽车制造企业所使用的电控系统技术源自海外,必须承担使用授权金和零件购置开销,这些因素共同推高了电动汽车的整体造价。根据行业统计资料,单个电池组的花费大约在一辆汽车总成本的百分之四十至五十之间。

(三)普及度低

新能源汽车现在推广不开,并非因为充电站稀少。车子的行驶距离在寒冷等外界条件下会降低,而且电池的成本不低,换个电池就要花好几万元,甚至占了车价将近四成,因此让购买者有所犹豫。

福特和LG新能源已经终止了在土耳其的电池工厂计划,原因是现在电动汽车的推广速度没有达到原先的设想。在除中国以外的地区,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比例只有7.4%,这个数字远远小于中国市场的28.6%。这主要是因为很多海外国家电力供应系统不够健全,而新能源汽车非常需要配套的充电设施,但在国外这方面很难满足要求。海外市场的汽车厂商推出的新能源汽车,售价普遍很高,这限制了这类车辆在国外的推广。

(四)环保压力

电动汽车看似无需加油,也无需排出废气,但其可能造成的环境破坏程度,其实并不亚于燃油汽车。发电途径包含水力发电、风力发电、火力发电以及太阳能发电等,火力发电是最为稳定且广泛采用的方式,但它会引发一定的污染问题。

接下来,电动汽车日渐普及,车辆数量持续增长,动力电池的回收处置变得至关重要。如果处置不当,三元锂电池里的钴、镍等物质会引发重金属污染,而磷酸铁锂电池的电解液毒性很强且会腐蚀,其污染程度可能超过燃油汽车。现阶段,差不多有一半的动力电池极有可能经由非法途径进入市场,这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风险。

四、车友如何正确选择电动汽车

(一)混动 or 纯电

家庭若仅用于城市间往返,无远途行驶需求,纯电汽车颇为适宜。纯电动无需排放尾气,具备节能特性,日常开销较省。家庭倘若仅一辆座驾,又需兼顾周末出游和远距离旅行,混合动力汽车则更为妥当。混合动力兼具燃油车行驶距离长之优势,同时能减少油耗和废气排放,于各类路况下均可从容驾驭。长途出行无需担忧电量不足,即便在补能站点稀疏的区域,依然可以借助内燃机维持前进。

(二)续航选择

选择续航里程要结合实际用途来考量。若主要在市区行驶,那么续航里程在 300 至 400 公里的车辆就完全满足要求。假设每日往返通勤消耗 50 公里,以 300 公里续航为例,车辆可连续行驶五到六天才需充电,足以应对日常出行。此外,城市道路充电设施分布广泛,充电过程十分方便。长距离出行是经常发生的活动,那么,选择行驶距离在500到600公里之间的纯电动汽车更加适宜,不过,行驶距离并非越高越好,因为行驶距离提升,意味着电池体积增大,重量也会随之增加,最终造成能源效率下降,车辆价值降低。部分车辆,其行驶距离非常可观,售价会大幅度提升,然而在日常驾驶里,未必能够完全利用上它超长的续航能力。

(三)必备配置

北方城市里,座椅加热和方向盘加热很受欢迎。冬季开启暖风会显著降低新能源汽车的行驶里程,部分车型开启暖风后,续航会减半。但座椅加热和方向盘加热可以在不开启暖风时,带来温暖舒适的驾驶感受,且对续航的影响很小。另外,全景式顶棚有助于提升车内光线亮度,使后排乘客的视线更为开阔,对热衷于自主驾驶旅行的客户颇具号召力。全触控宽屏能够有力展现新能源汽车的智慧特性,汇集了车辆各项操控选项,诸如网络连接与人车互动功能。超长里程的续航能力和 800V 的高压快速充电功能也是值得权衡的选项,由于新能源技术的持续进步,汽车厂商在电池续航和充电效率方面取得了显著提升,有助于减轻里程担忧和充电难题。先进的驾驶辅助系统能让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获得短暂休憩,同时自动规避风险,降低潜在损失,增强行车保障。

(四)质保问题

新能源汽车特别需要注意动力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的保修状况。各种车型的保修期限并不一致,购买车辆时必须留意保修的具体时长。这三部分的维修费用远高于传统燃油车,一旦发生故障应当立即找汽车品牌授权维修点处理,切不可因贪图便宜而放弃享受保修服务。部分汽车制造商提供八年或十五万公里的保修期,也有公司设立了动力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的永久保障,然而在执行层面,常常伴随着诸多约束,比如仅限于最初的使用者才能享有,车辆不允许用于商业运输,常规的检修维护务必在指定的维修中心完成。

(五)其他注意事项

挑选电动车辆时,不能单看电池的剩余电量,还要全面权衡电池的运作能力、驱动核心的工艺、设备的智能程度以及车架构造等要素。电池的运作能力方面,需要留意电池的存储量、能量集中的程度、补能的效率以及可重复使用的次数等参数。通常情况下,电池的存储量越高,行驶的距离就越远;能量集中的程度越强,电池的占用空间和重量就越轻,车辆的整体表现也会更佳;补能的效率越高,实际应用起来就越省心。在电机性能方面,需要留意电机的输出能力、扭力以及运转速度等指标。输出能力越强,车辆的提速表现就越突出;扭力越充沛,车辆的攀坡性能就越优异;运转速度区间越宽广,车辆的适用性就越灵活。在智能配置方面,需要重视自动驾驶系统、车机网络连接、远程操控等特性。自动驾驶系统的水平越高越理想,车机网络连接和远程操控特性能够增强驾驶的便利程度以及行驶安全。底盘构造,在挑选新能源车辆时,其轻质化处理能明显降低车身总重,进而改善能源使用效能,并延长行驶距离。举例来说,采用“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的悬挂布局,对于行驶中的稳固程度和乘坐感受,均有着较为出色的表现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