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华为四界为何只有问界成功了?背后原因值得探究

华为四界为何只有问界成功了?背后原因值得探究摘要: 华为与不同汽车制造商合作推出了四个汽车品牌,分别是问界、智界、享界和尊界。智界是华为与奇瑞汽车合作的品牌,智界品牌旗下车型有智界S7,还有即将亮相的智界R7,一台轿跑SUV。...

尊界是华为和江淮汽车联手打造的品牌,尊界这个品牌的第一款车准备推向千万级别的顶级市场,它的目标竞争对手是迈巴赫、劳斯莱斯这些超级奢侈品牌的车子。尊界品牌的第一辆车现在已经到了整车测试的阶段,预计今年年底会完成下线,然后在明年上半年正式发售。

不算那些还没发售的尊界,单看已经开售的问界、智界、享界这三个品牌,它们的销售状况却大相径庭。

智界车型分析_华为问界_问界

问界的八月销售数量达到三万一千二百一十六台,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度增长了八百六十八点八个百分点,至今年目前累计销售总量为二十四万八千一百三十七台,较去年同期提升了七百零八点三个百分点,目前在一至八月份的销量统计中,问界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中位居首位,仅以极小的优势力压理想汽车。

享界S9在市场上发行了20天,其预定出货量是8000台。这个预定出货量表明它的销售表现并不十分亮眼,现阶段享界S9的畅销状况也不及问界M7与M9发布时的热烈程度,根据车辆登记数据,享界S9在上市后的三个月内登记数量不足500辆。

智界S7的销量走势呈现先增后减的态势,即便进行了二次发布,4月份销售了5012辆,5月份销售了5021辆,但到了6月份销量骤降至2306辆,7月份进一步减少到1541辆,8月份的销量数据尚未公布,预计情况也不会太好。

问界_智界车型分析_华为问界

或许有人会认为,智界与享界品牌毕竟尚属新生,尚存发展空间,将来假以时日,或许能企及问界汽车当前所达成的成就,然而依我之见,此乃奢望。

有人留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就是华为旗下各个品牌的汽车产品,都刻意防止彼此间产生冲突,问界品牌的几款车,都是混合动力和纯电动的SUV,智界为了不与问界产生重叠,就推出了中型和大型纯电动轿车,享界为了避开智界的领域,就推出了五十万价位段的行政级纯电动轿车,其目标直指宝马5系,接下来计划推出的是轿跑SUV,至于尊界,又将如何应对呢?只能推出定位更高的轿车,对标奔驰S级。

华为问界_问界_智界车型分析

这种车辆类型的划分和区分原本是恰当的,目的是防止华为智选车系内部产生冲突和内耗,然而这种方式会引发一个弊端,那就是率先进入市场的品牌将享有显著的优先权,例如问界几乎垄断了纯电或增程动力搭配六座、七座SUV的细分领域,而这条市场路径已被理想汽车证实是深受消费者青睐且单车盈利能力强的选择,后续加入的智选品牌则被迫在竞争更为白热化的轿车市场寻求立足点,或者开发像轿跑SUV这样更为小众化的产品线。

智界车型分析_华为问界_问界

一旦问界汽车专有此市场通道,我个人觉得,其余三家,均不易获得问界的市场业绩与关注度,倘若询问,小米SU7不也是乘用车吗?为何能热销?那是因为华为的智选车,并非追求价格优势,智能驾驶才是它们的核心,加之华为品牌使用费等制约,它们无法做到小米SU7那样突出的价格竞争力

确实,那三家新兴品牌毕竟成立时间不长,甚至还没发布首台汽车产品,因此此刻下结论还为时过早,但必须明确的是,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异常激烈,问界能够取得成功存在一定偶然性,那几家新公司是否具备类似的机遇和运气,仍然是个未知数。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7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