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上市车企上半年业绩分化,新能源汽车究竟能否成为胜负手?

上市车企上半年业绩分化,新能源汽车究竟能否成为胜负手?摘要: W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申银万国汽车行业分类的310家上市公司2025年半年报已全部披露完毕。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智能网联汽车分会秘书长林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根据Wind信息统计,申银万国汽车板块分类中的310家上市企业,其2025年半年财务报告现已全部发布完成。今年上半年,这些上市汽车公司总共获得营业收入2.05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7.93%。同时,它们实现的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860.63亿元,同比增长了3.02%。得益于“两新”政策的扶持以及电动化、智能化技术的快速推广应用,整个行业持续展现出稳定上升的发展趋势。新能源车最为引人注目,销量与外销均取得显著进展,本土品牌占有率持续提升。

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智能网联汽车分会的负责人林示向《证券日报》的采访人员透露,汽车行业变革的深度和广度将导致企业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那些拥有关键技术、在全球范围内有分布并具备稳定盈利能力的大型汽车制造商,将在建设“汽车强国”的过程中起到引领作用;相反,那些未能及时适应转型步伐的公司,或许将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困境。

头部车企优势明显

今年上半年,国内汽车产业营收态势显现出领先企业占据主导、后续企业层次分明的现象,而在利润层面,由于各家企业研发投入程度、新能源产业推进速度以及具体市场分布的不同,形成了明显的差距,这种差距不仅体现在企业规模上,更关乎其转型步伐与竞争领域的抉择。

从经济产出角度分析,“万亿级别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并且领先者的地位更加稳固。比亚迪实现3712.81亿元的销售总额,位居市场首位,年度增幅达到23.30%。紧随其后的是上汽集团,其2918.99亿元的经营收入实现了3.35%的增长。此外,潍柴动力也凭借1131.52亿元的业务总量,成功加入“千亿级别企业”的行列。还有,长城汽车、华域汽车、长安汽车这三十家公司,它们的收入都超过了十亿,组成了产业里的主要力量。

在营收增长方面,“新能源领域开拓者”的表现尤为亮眼。北汽蓝谷今年上半年营收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153.21%,公司半年报告指出,新能源车辆销售量翻番是营收提升的根本动力;同时,富特科技、威帝股份等公司营收增幅也超过100%,这主要源于智能驾驶感应器、车用电子等细分产业的技术革新,帮助它们迅速占据新兴市场空间。

经营成果则显示“挑战与机遇同在”。比亚迪上半年产生母公司净利润155.11亿元,继续位居“行业盈利第一”,同比提高18.01%。另外,长城汽车、上汽集团、潍柴动力获得的利润总额超过5亿元。特别需要关注的是,在264家上市公司中,广汽集团、北汽蓝谷、江淮汽车等传统企业仍然处于亏损状态。广汽集团的半年业绩报告表明,该公司常规汽油动力汽车的销售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百分之十五,与此同时,公司在新能源车型研发和产能扩充方面的资金投入已经超过五十亿元,由于常规业务规模缩减而新兴业务尚未产生利润,使得公司整体利润处于负增长状态;北汽蓝谷尽管营业收入大幅提升,但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推广费用和动力电池的采购费用都比较高,目前还没有实现盈利目标的达成。

值得留意的是,汽车零配件制造商表现出色。南方精工本年度上半年获取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2.29亿元,相较往年的亏损70万元情况显著改善。公司财务报表揭示,凭借在新能源汽车传动装置、智能驾驶毫米波雷达组件方面的技术进展,其订单数量较上一周期激增超过300%。另外,航天科技等众多汽车零部件公司,包括菱电电控和正裕工业,其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了一倍,这证明了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促进了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高速发展。

技术突破抢占市场

新能源汽车成为推动产业转型的“核心引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的资料表明,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的生产量与销售量分别为六百九十六万八千辆和六百九十三万七千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了百分之四十一点四和百分之四十点三,新能源汽车的新车销售比例达到了百分之四十四点三,比去年同期的比例增加了五个百分点;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联分会提供的资料指出,今年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车的零售市场占有率高达百分之五十点二,并且已经连续四个月超过了百分之五十的比例。

技术革新是新能源车市场表现的关键动力。领先企业迅速将关键科技转化为实际应用,以此建立独特优势:长城汽车在其最新财报里说明,该企业已经开发出Hi4混合动力技术系列,凭借“极大延长行驶距离”以及“优化能源使用效率”,成功跨越了都市驾驶和野外探索的界限。比亚迪不断更新其刀片式动力电池与DM-i 5.0混合动力方案,企业今年上半年在科研方面的支出超过一百二十亿元,技术上的领先地位更加稳固。这些技术革新能够增强产品的市场优势,同时促使产业从单纯发展动力电池,转向融合动力电池与智能系统的升级过程。

中国汽车产业迈向国际市场的新征程,以新能源汽车作为攻坚克难的核心武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显示,今年前六个月,中国汽车销往海外数量达到308.3万辆,较去年提升10.4%。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达106万辆,同比增长幅度高达75.2%。头部车企的全球扩张不再仅限于输出产品,而是开始建立包含本地化研发、本地化制造、本地化维护的完整体系:长城汽车的半年业绩表明,该企业已经形成了“10+3+N”的全球制造分布;比亚迪在德国慕尼黑建立了研发机构,专门负责欧洲市场车辆的技术开发;上汽集团借助与海外代理商的紧密协作,已经打造出遍及170个国家的销售系统。

然而,汽车产业在新能源及全球一体化进程中依然遭遇困境。黄河科技学院客座讲师张翔向《证券日报》相关人士透露,第三季度,新能源汽车免税购置的扶持政策将逐步减弱,部分区域已经停止车辆更新换代的补助,这些举措或会限制第三季度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意愿。另外,业内竞争从传统汽油车扩展到电动汽车市场,一些公司为了争夺市场占有率,实施低价促销手段,造成电动汽车整体价格较去年有所降低,压缩了盈利空间。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7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