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汽车市场迎来开局稳健,一月份,得益于“以旧换新”政策推动、春节消费旺季的提振以及一系列利好因素的共同作用,乘用车在生产和销售两端均实现增长,而新能源汽车领域继续保持出色的市场表现。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发布的数据表明,在1月份,汽车行业整体运行态势平稳。其中,乘用车在产量和销量方面分别达到了215.1万辆和213.3万辆,同比分别提升了3.3%和0.8%,实现了同比增长的双重目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了29%和29.4%,其销量已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38.9%。我国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正迅猛扩张,这一趋势显著提升了高端新能源乘用车在市场中的比例,进而推动了消费水平的提升。
陈士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副秘书长,如此阐述:“展望未来,随着诸如‘以旧换新’等政策的逐步实施以及市场的持续扩大,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增长速度有望持续保持高速。”
近期,全国各地陆续发布了汽车更换升级补贴的具体措施,并不断推出各种刺激消费的新策略。其中,北京市石景山区已启动了2025年度首期汽车消费券派发活动。该活动通过懂车帝APP平台进行,派发总额达到1000万元。消费者在完成核销后,根据单车销售金额,每辆车可获得的补贴金额在2000元至1.5万元之间不等。
吉林省多个部门共同出台了《2025年吉林省汽车置换更新补贴实施细则》,该细则规定,在吉林省内,个人消费者在购买新能源或燃油乘用车新车时,可依据新车的动力类型和购车价格,获得3000元至1.5万元不等的补贴。
除了实施“以旧换新”的补贴政策,各地还推出了众多辅助措施。比如,海南省对申请流程进行了简化,确保“现金补贴”能够迅速发放给消费者;而广州市则与汽车制造商合作,推出了专门的优惠套餐,提升了车辆配置并延长了保修期限。
充电基础设施的进步同样确保了新能源汽车出行的便利性。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的仝宗旗副秘书长透露,在1月份,充电基础设施的安装数量达到了39.5万台,这一数字较去年同期增长了49.5%。具体来看,公共充电桩的安装数量增加了18.1万台,同比增长达到了222.5%;而随车配备的私人充电桩安装数量增加了21.4万台,同比上升了2.9%。截至2025年1月,我国充电基础设施的总数已达到1321.3万台,这一数字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49.1%。目前,全国充电桩与新能源汽车的增量比例约为1比2,这样的建设规模已基本能够满足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需求。仝宗旗如是说。
过去几年里,每逢佳节,新能源汽车在服务区排队等候充电的画面屡见不鲜,引起了广泛关注。而今年春节期间,我国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服务保障已基本实现全面覆盖,充电设施和技术也在持续升级。为了有效减轻新能源车主的“充电焦虑”,各地正加快推动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北京将在2025年年底前完成超过1000座超级充电站的建设,届时,到2035年,这些高质量的超充桩的平均充电时间将缩短至8分钟以下,使充电过程变得如同加油一般快捷;同时,河南省计划在2025年新增超过2万个公共充电桩,以加速解决新能源汽车在充电过程中所面临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为全球消费者带来了更为丰富的选择。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一月份,我国汽车出口量达到了47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了6.1%。其中,新能源汽车的出口量达到15万辆,环比上升了12.6%,同比更是增长了49.6%。
新能源汽车出口量持续攀升,各大汽车厂商正有条不紊地推进其国际化战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青指出,目前汽车行业正经历从整车出口向海外投资建厂的重要转型阶段。在这一过程中,企业需秉持国际化视野,充分考虑目标市场的制度、文化及经济发展特点,共同打造新能源汽车的商业模式及配套设施,以期实现相互促进的局面。(记者 吉亚矫)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