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汽车资讯板块报道新能源汽车领域竞争日趋白热化相关内容正文部分
新能源汽车:跑步前进的光明与纠结
2010年05月24日 09:12中国新闻网【】 【】
经过再三期盼,关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成败以及未来走向的技术规范和财政支持,正陆续通过官方文件逐步公布。
绿色拼图
千呼万唤之中,决定中国新能源车市场化实现和前途的技术标准与补贴两方面内容,正在逐渐以政策发布的形式出台。
这确实是条令人鼓舞的消息,有人认为,这将促使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超越其他国家,提早进入繁荣阶段;也有人觉得,这将使中国汽车产业在即将到来的技术变革中,超越那些汽车大国。
我们并不打算怀疑上述美好愿景,但且慢。
在技术规范方面,仍有几个配套措施有待制定;在基础建设层面,目前仅是初步探索;在新能源车工艺上,我们存在明显差距;在用户购买心态的建立上,我们尚需持续引导……或许,待所有这些“难题”完全攻克,中国的电动车产业格局才会彻底健全。
新能源汽车:跑步前进的光明与纠结
本报实习记者 岳伟 记者 薛凌 北京 上海报道
5月31日为最终时限,《办法一》与《办法二》两部文件将正式发布,随后很快会付诸实施。5月19日,国家财政部经济建设司一位负责人向《中国经营报》记者通报了新能源车补贴政策最新动向,明确了文件出台的具体时间安排。
此时,距离国务院下达“催生令”仅仅只有两周时间。最近,关乎新能源车能否顺利普及的另类政策——技术规范,已经率先实施,涉及多个标准,包括《电动汽车传导式充电接口》等四项,均经由工信部等机构审核通过,现已正式生效。
这项政策举措对汽车行业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沙永康,江苏常熟合众环保能源技术研究所的负责人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入市场化的阶段即将开始。
补贴:多头出击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普及遭遇了阻碍,这主要是因为支持性的经济措施不足,这种情况持续了很长时间,不过目前局面开始慢慢转变,市场接受度正在提升。
事实上,早在2010年春季,一份题为“新能源汽车发展蓝图”的建议书就已递交给国家最高行政机关。而即将出台的两种《规程》则将此计划拆分成两个部分。根据相关人士的说明,《规程甲》针对的是纯电动车辆和可充电式电动车辆,依据电池容量大小,最高给予六万元资助;《规程乙》则针对的是无法外部充电的混合动力汽车,整体发放三千元补助。
多方反复磋商,最终确定的受助群体涵盖个人、公司,乃至电池租赁服务商,这类服务商专门提供电动车电池更换服务,政策将通过多种途径发放补助,以此推动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和普及,一位了解补贴政策制定过程的内部人士向《中国经营报》记者透露。
对于这个情况,汽车领域资深人士指出,过去,国家主要向从事新能源车研发的厂商提供财政支持,这种资金援助方式在初期阶段非常重要,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有很多不妥之处,容易导致公司不加选择地启动计划。如今,针对购买和运营终端环节实施补贴的做法将更加精准,更有助于推动新能源车进入市场流通。
哪些车辆可以拿到政府补助,会成为公司们接下来重点讨论的话题。
内部人士透露,符合工信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简称《目录》)标准的企业与车辆,可以享受国家补贴政策,目录名单是评选补贴资格的依据。截至目前,该《目录》已经公布了十批节能与新能源车辆信息,中国经营报的记者调查发现,这些车辆均为国产车型,没有进口车。此外,财政部的经济建设部门相关人士表示,能够获得补贴的车辆种类会在新的补贴政策公布之后再次确定,能否入选的依据是必须符合先前制定的对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规范。
相关专题:
新能源汽车争霸战愈演愈烈
欢迎访问凤凰网汽车2010北京车展专题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