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蔚来透露将自2022年5月10日起,对自身产品定价进行一定改动。具体来看,ES8、ES6和EC6的不同配置车型,其基础价格均会提高一万元。至于BaaS电池租赁方案,长寿命电池包的月度租赁费用将从1480元调整至1680元。
原材料大幅持续涨价,新能源车普迎涨价潮
四月份,极狐汽车在晚上发布官方声明,从二零二二年五月一日开始,会对极狐品牌所有车辆实施价格变动,详细调整计划会在二零二二年四月三十日之前公布。与此同时,奇瑞新能源在同一天发表声明,决定将部分车辆价格提高两千九百元到五千元,这次价格变动自四月七日凌晨零点开始执行。四月份二日,极氪品牌汽车对外发布通告,计划在五月一日开始调高售价,详细的价格调整方案会在四月三十日之前公布出来。三月份三十一日,上汽集团旗下荣威品牌也发布公告,宣布从五月一日零点起,针对旗下荣威i6MAXEV系列中的部分车型以及荣威Ei5系列车型,实施官方指导价上调,每台车涨价金额在三千元到五千元之间。
其他汽车制造商之外,到目前为止,包括长城欧拉、上汽通用五菱、比亚迪、小鹏、哪吒、吉利几何、零跑、东风岚图、长安新能源等将近二十家公司已经公布价格上调的消息,值得注意的是,在汽车制造商宣布涨价的通知里,都提到涨价是由于电池、芯片等基础材料成本不断显著增加等理由造成的。
今年三月期间,特斯拉先后对美国和中国的产品售价进行了好几次变动,特别是在三月十号到十七号这短短八天里,中国市场产品价格调整了三次,提价范围在一点五零六万到三万元之间,特斯拉方面称,后续是否还会涨价暂时还不确定。
目前,整个新能源汽车领域价格都在上涨,根本原因是原材料价格上升,涵盖锂、镍、钴等金属和化工产品等,同时疫情造成物流费用增加,加之国际环境引发供应链不确定性,共同导致了多次提价现象。
供需错配助推锂资源暴涨,短期缺口难以弥补
现在市面上电动车辆普遍使用三元锂聚合物电池,或者磷酸铁锂类型电芯。所有这些电池,其根本都源自锂矿资源。
2021年8月,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大约为10万元每吨,如今已接近50万元每吨,半年之内,价格增长了四倍。如果以2021年初的5万元每吨为基准,目前的涨幅已经超过九成,但材料供应仍然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国内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在1月份由30万元/吨上涨到40万元/吨,这个过程持续了一个月,而从40万元/吨上涨到50万元/吨,则只花费了大约20天的时间。
今年1月份刚开始的时候,镍价是每吨20771美元。到了今天4月13日,价格已经攀升到每吨32890美元。短短三个月多的时间里,价格总共增长了58.34%。
根据估算,碳酸锂价格每上升10万元,动力电池每GWh的成本会相应增加5200万元到6200万元。镍的价格每上涨1万元/金属吨,三元锂电池每GWh的成本将增加500万元至750万元。钴的价格每提升1万元/吨,三元锂电池每GWh的成本会增长100万元到400万元。
另外,锂盐的暴涨不仅体现在原料供应环节,在废旧动力电池回收环节也表现突出。早前央视披露的信息显示,现阶段报废电池的市场价位已经超越了新电池。过去回收电池的价格仅是新品的六成,现在却出现了价格逆转的情况,折扣比率已经超过百,甚至有报价高达“120%”,导致“旧件”反而比新品更值钱。
锂资源价格飙升的主要症结在于供需失衡,锂矿企业经过前一个周期的低迷阶段后,目前的产量已经达到瓶颈,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促进了锂电池需求的迅猛增长,这种情况出现在过去两年。全球大部分锂矿资源集中在海外,特别是澳大利亚和南美洲这些地方,而新产能的建设通常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因此短时期内无法有效填补供需之间的空缺。
新能源汽车增量持续向好,摊薄涨价成本依然很“香”
许多汽车制造商已经宣布价格上调,不过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长势头依然强劲。自四月份起,不少新能源车厂公布了三月份和第一季度的销售业绩,其中多家企业实现了销售记录的刷新。
四月二日,特斯拉公布了二零二二年第一季度的生产与销售数据,该季度总共生产了三十万五千四百零七辆车,向全球交付了三十万一千零四十八辆车,年度增长比例达到百分之六十七点七,月度增长比例是百分之零点五。四月五日,比亚迪公布了相关生产销售简报,该季度新能源汽车的总销量为二百八十六万,年度增幅高达百分之四百二十三,月度增幅为百分之七点六。
另外,新兴车企小鹏、理想、哪吒等在一季度总销量达到三万辆以上。小鹏汽车交付了三万四千五百六十一台,比去年增长了一百五十九个百分点。理想汽车交付了三万一千七百一十六台,同比提升了百分之一百五十二。哪吒汽车交付了两万零二百台,增长幅度达到了百分之三百零五。
国际油价在近半年来从60美元猛增至约100美元,国内汽油价格随之持续上涨,给燃油车驾驶者造成显著的经济压力。4月13日,山东92号汽油的当前售价为每升8.72元。以普通汽车每箱油容量50升为例,将油箱加满需要支出436元,换算下来每行驶一公里大约花费6至7分钱。相比之下,一辆常见的电动汽车,每公里的电费支出不足1分钱。新能源汽车的性价比凸显,摊薄涨价成本后,依然很“香”。
解局的“钥匙”在于产能释放,涨价终极还是消费者买单
电动汽车销量稳步增长,但锂、镍、钴等原材料供应与需求不匹配的问题造成阻碍。解决这一难题,已成为行业专家广泛讨论的焦点。
今年两会期间,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就提交了相关提案,内容涉及锂资源供应与价格稳定。他指出锂资源领域供需矛盾突出,行业遭遇发展瓶颈。需要迅速增强国内锂矿勘探力度,确保资源供应链稳固。此外还需强化科技创新,突破技术难点,以便提高锂资源回收利用效率。
碳酸锂价格异常飙升,迅速吸引了监管机构的重视。三月十六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开发布声明,指出将严厉打击锂、镍等关键物资的囤积居心、操纵价格等恶性竞争手段,同时与部分锂盐制造公司进行了沟通,建议这些企业直接向下游客户供货,意图让价格涨幅放缓一些。
由于受到监管因素的作用,碳酸锂当前的价格已经下探至50万元每吨的界限以下。根据生意社所发布的资料,电池级碳酸锂在4月13日当天的价位介于48.2万与50万每吨之间。
多项信号显示,锂矿当前价位已经很高,投机行为存在很大潜在危险,市场的供需格局也正在发生改变。不过,为了纠正需求与供给不匹配的问题,从现阶段来看,仍需耐心等待锂矿行业的生产规模逐步扩大。
这表明,锂的短缺在短期内难以弥补,汽车制造商仍要承受来自电池成本和来源的束缚。但是,旺盛的需求持续增长,最终都要由购买者承担后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