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报道“智造全球 创造幸福”。九月二十日,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盛大举行,众多全球制造业的尖端科技和突出成就汇聚一堂,引得众多参观者驻足观看。二十一日,采访人员获悉,许多先进技术已应用于合肥电网的日常管理,为城市提供更加稳定、更加智能的用电服务。
新能源汽车成为电网的“充电宝”
电动车辆能够接受充电,亦可逆向输出能量;量子手段在暗中保障电力准确输送;数字能源中心灵活管理众多家庭的能源使用……步入国家电网的展示区域,好像进入了一个富有前瞻性的“智能电力领域”。
在“车网互动”展位上,一个新能源汽车“光储充一体化”的样品以及V2G充电桩引起了众多市民特别是小朋友的观看兴趣。电动车辆不仅可以向电网获取电力,还能在用电量大的时段借助V2G充电桩将能量回送至电网,达成车辆、充电设备和电网三者之间的灵活联动。车主把电池里多出来的电量卖给电力公司,这样既减轻了当地供电负担,又能够得到额外收入,国网合肥供电公司数字科技部的方慧敏在现场兴致勃勃地说明。
合肥位列全国首批九个车网互动试点城市之中,当前全市已经建成六个“光储充一体化与车网互动”的站点,还设置了四十三个反向充电桩,其中最大反向放电能力超过两千千瓦。根据估算,合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总体容量大约为两千四百万千瓦,最高充电负荷达到四十七万七千八百千瓦。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健全,往后将会有大批电动汽车参与车辆电网协同运作,充当电力系统的储能设备。
量子技术助力电网稳定发展
前方不远处,一个量子电流互感器的仿制品同样十分抢眼。2024年11月,安徽电力成功建成了全国第一个量子技术应用展示变电站——220千伏合肥候店变电站。这个站内综合了量子测量、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这三个尖端领域,安装了85件套创新装置,包括量子电流互感器、量子多点探测器等,通过这些设备,证实了量子技术在电力制造中的实际作用。
如今新能源广泛利用,量子科技凭借超凡精准度和可靠性,有力保障了电力网信息传递和系统管理。合肥电网数字科技部副主任陈朔谈道。
各类发电设施,包括新能源汽车的充电网点和换电站点,以及太阳能发电站、新型储能设施和风力发电站,能够实现各种能源的整合与优化,其核心驱动力是那个隐形的“中央调度系统”——虚拟电厂。大屏幕正在即时展现合肥虚拟电厂的运行情况,其中光伏与储能等共计1205.3兆瓦的可调节量在积极配合指令调整,这个虚拟电厂发挥着类似“能源指挥官”的作用,拥有调节电压、调节频率和调节功率三个方面的能力,显著增强了供电的稳定性以及清洁能源的利用效率,对保障电网安全可靠运行起到了重要作用。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合肥供电把合肥虚拟电厂改进为全国第一个应用“5G加量子加密”技术的虚拟电厂系统,其安全程度和调整电力负荷的速度已经达到世界顶尖水准。该系统已经顺利完成了车辆与电网互动的大规模试验、分散式太阳能发电的绿色电力中长期交易等多项工作,同时加入了长三角地区的电力资源共享,为全国范围内虚拟电厂的建设提供了可以借鉴、能够应用的“合肥模式”。
前8个月合肥652家企业参与绿电交易
展会不仅有电力科技展示,还特别设立了绿电交易服务点,现场安排专人解答企业关于绿电购买和使用的疑问,帮助企业借助绿电消费增强国际竞争力。今年前八个月,合肥市有652家企业参与绿电交易,成交绿证达166万张,交易电量总计31亿千瓦时,同比增加40%。
提及绿色能源,此次会议即是一项环保举措。我们协助主办方购入700张绿色电力证书,这些证书代表来自内蒙古阿拉善风电场的70万千瓦时清洁电能,确保会议全程使用绿色电力。此举预计能节省标准煤234吨,同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704吨。自2023年至今,世界制造业大会已累计使用绿色电力超过160万千瓦时,为国内外大型活动实现低碳化发展提供了‘合肥示范’。陈朔这样说明。
大皖新闻记者 徐琪琪 通讯员 李岩 实习生 曹芸
编辑 陶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