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打算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朋友们暂缓决策,明年起固态电池技术、大容量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以及新的安全规范将陆续实施,此时购车可能面临“加入过晚”的风险。
近两年来,汽车制造商在技术革新上的竞争激烈程度,甚至超过了手机市场的更新换代速度;续航里程虚报、自燃风险、充电速度缓慢等问题,有望从明年开始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宁德时代的这款半固态电池传闻续航可达800公里,仅需充电12分钟;而广汽研究院的实验室样品更是实现了1000公里的续航里程。
然而,最值得关注的是上汽即将推出的智己L6车型,这款车型被誉为量产车型中率先采用半固态电池,仅需充电10分钟就能实现400公里的续航里程。
若此设想成真,仅需在服务区泡一泡面,电量便已充足,续航问题自然不再令人担忧。
现在唯一担心的是新技术刚上量,电池成本会不会转嫁到车价上。
欣旺达透露,其二代固态电池的成本已降至每度电800元,比特斯拉的4680型号电池还要低15%,这场价格竞争远比预想的更为激烈。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表现尤为出色,吉利银河L7的工程版本一经亮相,便搭载了75度容量的电池组,凭借这一配置,其纯电动续航里程可达450公里。
这哪还是什么混动车,根本就是能加油的纯电车。
长安深蓝的新款增程车型在最近的路测中表现抢眼,它不仅支持5C快速充电,而且将油箱容量缩减至25升,显然是设计用来日常作为电动车使用,只有在长途出行时才需要依赖燃油。
然而,这种搭载大容量电池的混合动力车型存在一定的风险,其车身重量通常比同级别的纯电动车重出200公斤,所以在通过减速带时需要格外小心。
今年四月,工信部颁布的新规定对汽车制造商施加了严格的限制,规定从2026年开始,电池在经历热失控后必须确保在24小时内不发生起火现象。
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在实验室测试中表现出色,即使被刺穿也不会起火冒烟;而广汽的弹匣电池2.0版本更是大胆挑战,进行了枪击测试。
蔚来此举堪称狠辣,近期传闻其已申请了一项针对电池包全面浸泡防火涂料的专利。若此技术得以大规模生产并投入使用,未来关于电动车起火的新闻报道或许将不复存在。
然而,这些先进的安全技术究竟何时能够普及到20万元级别的车型上才是真正的关键所在,我们不应仅仅在百万级别的豪华车上炫耀其强大功能。
等等党这次可能真赢了。
去年买的车主还在炫耀续航500公里,明年新车直接翻倍。
现在急着买车的,小心明年看到新车型参数悔得拍大腿。
然而,车企纷纷热衷于技术堆砌,这恐怕会让二手车残值大幅下降,以往“早买早享受”的说法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似乎不再适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