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2035年新能源汽车成主流,迈向销售新高度

2035年新能源汽车成主流,迈向销售新高度摘要: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温冲 于建平 北京报道9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发表视频致辞,宣布中国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_新能源汽车_新能源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

中国时报网记者温冲与于建平在北京进行报道

九月份二十四日,国家元首通过视频方式在联合国举办的一场关于气候变化的会议上发表讲话,并且公布了中国的最新版国家自主承诺方案。方案里面具体说明,在2035年那个时间点,以电力驱动的汽车会变成所有新卖出去的交通工具中的主要类型,全国范围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将会包括那些排放量比较高的行业,同时具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的社会形态基本上要建立起来。

新能源汽车已构成当前新车销售的普遍现象,这关乎我国推动经济社会的整体绿色变革,致力于构建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的空间布局、产业体系、制造途径及生活模式,是全面实施美丽中国战略,加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化进程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汽车行业不断奋发图强的核心方向。

是愿景,是要求,也是目标

《华夏时报》记者查阅相关文献得知,"新能源汽车构成最新销售车辆的主体"这一表述见于中共中央、国务院2024年颁布的《关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方针》文件,该文件在推动交通运输领域绿色变革部分强调,需积极普及新能源汽车,促使城市公共运营车辆实施电动化更新替代。到2035年,新能源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

另外,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在目标展望中曾清晰指出,到203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将媲美国际顶尖水准,产品品质与品牌影响力在国际市场具备显著优势,纯电动汽车将构成新车销售的主体。今年三月,交通运输部联合其他九个部门公布了促进交通与能源结合的指导性文件,该文件在基本方针里清楚指出了交通与能源结合的预期效果,计划到2035年,纯电动的汽车会成为所有新卖车辆中的主要类型。

见解各异,但立场相同,就是说新能源车要变成最新销售车型的主导,这是新能源车行业前进的方向和必要条件,也是新能源车前进路上必须达成的关键节点。

回顾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成长历程,2009年启动了“十城千辆”试点项目,最初聚焦于公共汽车和微型电动车辆。当时期望在2012年,新能源汽车能够占据汽车市场十分之一的比例。然而到了2012年,全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大约为1.3万辆。尽管市场占有率没有达到预期,但这标志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事业的开端。

2014年,国家最高领导人阐述了新能源汽车发展蓝图,强调这是实现汽车工业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关键举措。同年,新兴汽车制造商开始进入市场,其初期产品集中于高端电动轿车和基础型电动客机,对新能源汽车行业格局产生了显著影响。

科技持续发展,新能源车在多个性能指标上不断优化,包括行驶距离和补能效率等,同时公众环保观念日益增强,对这类车的认可度也逐步提高,由此市场需求稳步增长,2018年销量已超百万量级,从2009年开端到达成这一成绩,仅历时九年。二零二二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年产量与年销量合计已经超过五百万台,从一百万台的目标达成算起,仅历时大约四年;紧接着在二零二四年,产销量首次突破一千二百万台大关,从一千二百万台的目标算起,又只用了大约两年的时间。

方海峰,担任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首席专家及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在泰达论坛期间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谈到,新能源汽车已是中国制造的一张亮眼名片,同时也是我们对外出口的新增长点。现阶段,新能源汽车正经历迅猛发展,据预测,到2025年其销量有望跨过1500万辆的门槛,并且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三分之二的份额。

全国政协常委、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同样指出,202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售量将突破1500万辆,接下来会步入稳定增长阶段,虽然每年增长速度会放缓,但车辆总数会显著增加。预计到2035年,我国电动汽车的总量将达到两亿到三亿台。

新能源渗透率达50%是关键阈值

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攀升,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快速扩张新周期,结构调整获得明显进步。新能源车市场占有率由2020年的5.4%逐步提升,2021年达到13.4%,2022年增至25.6%,2023年上升至31.6%,2024年进一步发展为41%,增长幅度十分显著。2025年上半年度,新能源汽车销售量已超过九百六十万台,较去年同期增长三十六点七个百分点,市场占有率达到了四十五点五个百分点。

事实上,今年四月以来,国内新能源轿车在整体市场中的占比已多次超过半数,我们预测全年这个比例或许能跨过五十的门槛,这象征着长久以来以燃油车为主导的市场,即将迎来以电动车占主导地位的重大转折。当然,在新的油电市场环境下,相关的政策扶持也必须不断调整。方海峰向媒体人说明。

最近,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个部门共同推出了《汽车行业稳增长行动计划(2025至2026年)》(简称为《行动计划》)。《行动计划》中明确指出:“2025年,希望全年汽车销售量能达到大约3230万辆,相比上一年增长百分之三左右,其中新能源汽车销售量约为1550万辆,相比上一年增长百分之二十左右。”如果这些目标能够实现,新能源汽车在整体市场的占比将提高到百分之四十八。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青谈到,新能源汽车在结构上近年成为汽车市场增长的关键因素,2024年其总销量和国内销量对增长的推动作用都超过100%。今年7月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比已经突破50%,8月份乘用车在销售方面的份额更是达到了55%,这种增长幅度十分惊人。分析预测,到2029年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比将继续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未来三五年内或许能达到80%以上。

这个比率,即百分之八十,也由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的研究员兼博士生导师、汽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显君提及。李显君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现阶段,新能源汽车达到百分之五十的比率是一个重要的分界点,其转变过程会不断加快,再过两年的时间,这个比率预计能提升至百分之八十。根据他的看法,未来十五年,纯电动汽车将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李显君同时强调,政府要帮助产业避开重大误区,企业则要着力提升关键本领。中国依靠纯电动汽车路线完成弯道超越,全固态电池和人工智能研究正快速取代旧有技术,只有掌握技术发展脉络,才可能成为世界顶尖者。

2025年,既是“十四五”时期的收尾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开端之年,更是我国汽车行业加速新旧动能更替、依靠创新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

中汽数据有限公司清洁能源研究部部长徐树杰谈到,“十四五”时段,“双碳”工作的开展,让绿色发展开始作用于消费者的决定,虽然现阶段并非关键考量,但人们依然会权衡价格、外观等众多方面。绿色思想的加入,将来肯定会是汽车制造商重要的竞争优势。期待在“十五五”阶段,充分展现绿色价值优势,让低碳环保变成产品的主要竞争要素和推广特色,从而在购买者那里造成切实作用。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着重推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这种融合了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多学科技术的新型汽车,堪称技术革新的重要平台。它不仅是产业转型的强大动力,也是中国实现从汽车生产大国到汽车制造强国的战略核心。同时,它承担着促进实体经济进步、参与国际产业竞争的重大责任。

深蓝汽车软件开发主管苏琳珂向《华夏时报》报界人士透露,国内新能源车已拥有国际竞争优势,现在必须抓住时机,凭借完善的产业体系和研发成果,从全球角度规划多种技术方向,针对客户定位和地方特点供应不同版本,把中国技术推向全球市场。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53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