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众多汽车制造商相继公布了七月份的销量报告,新能源汽车行业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中心。根据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的统计资料,在七月一日到三十一日期间,全国乘用车新能源市场的零售量达到了一百零三万辆,虽然受到传统销售低谷期的影响,与上个月相比减少了百分之十,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仍然实现了百分之十四的增长,市场占有率提升至百分之五十四点七;今年到目前为止,累计零售量为六百四十七万二千辆,同比增长了百分之三十。伴随新能源汽车市场迅速发展,行业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
赛道竞争白热化 车企各显神通
统计表明,在顶尖汽车制造商的竞争中,比亚迪持续保持领先,当月交付量达到344,296台,不过这个数字比六月份的38.26万辆减少了10.01%,具体来看,纯电动轿车售出177,887台,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卖出163,143台,尽管销量有所起伏,但凭借旗下多个品牌,比亚迪覆盖了从经济型到高端市场的各个细分领域,因此仍然稳固地掌握着市场主导地位。
新势力车企表现突出,零跑汽车七月整体送出车辆五十万零一百二十九台,较去年同期激增超过一倍半,单月销量首次超过五十万辆。今年前七个月,该品牌累计送出新车数量大幅提升,同比增长近一倍半。
小鹏汽车在七月交付了三万六千七百一十七辆新车,同比提升了二倍多,环比增长了百分之六,达到了单月交付量的最高纪录,并且已经连续九个月每个月的销量都超过了三万辆。
鸿蒙智行七月份全部车辆出货量达四万七千七百五十二台,当月整体销售额为一百八十六亿元,问界系列七月份总交付量是四万零七百五十三台。该公司表示,其销售业绩在新品牌里持续领先,已经连续十个星期排在所有新品牌销量首位,全年累计销量在所有新品牌以及高端品牌里同样位列第一。
蔚来在七月交付了21017辆新车,全年前七个月的销量比去年增长了25.2个百分点。具体来看,蔚来品牌当月交付12675台,乐道品牌交付5967台,萤火虫品牌交付2366台。从一到七月累计,蔚来公司总共交付了辆,累计总交付量已经达到了辆。
小米汽车作为新兴品牌中的突出代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小米公司的创始人,同时也是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的雷军,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发布信息指出,到2025年7月份,小米汽车的销售数量将突破三万辆,对于消费者的信任和帮助表示诚挚的谢意。小米官方信息表明,小米汽车7月份的交付数量已经超过了三万台,与2024年7月份大约一万的交付数量相比,增长了百分之二百;2025年上半年,小米汽车总共交付了十五万辆以上,从一月份到七月份,累计交付的新车数量已经超过了十七万台;早些时候,小米汽车公布了2025年全年的交付目标为三十五万台。
值得留意的是,理想汽车七月交付的车辆数量为三十万七千三百一十一辆,较去年同期减少了百分之三十九点七四,与上月相比也降低了百分之十六点二八,因而首次未能进入新势力销量排名前三的位置。根据外界披露的信息,理想汽车的相关人员表示,七月份的销量情况受到了公司内部部门重组等状况的干扰,因此出现了销量上的起伏变化。六月份结束之际,理想汽车公布了机构的重新设置和相关负责人的变动情况,原有的负责研发及物料供应的部门,以及负责销售与售后服务的部门,这两大部门被合并进了新组建的智能汽车部门,该部门将全面负责理想汽车智能汽车业务从长远规划到日常运营的各项工作。
乘联会指出,七月份汽车市场主要依靠以旧换新和报废更新这两种政策作为主要增长动力,虽然六月份的销量冲刺对未来的需求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消耗,但整个市场热度依然保持在较高水平。预计在下半年的发展中,以旧换新的作用会更加明显,国家方面已经拨付了相关资金,并且会合理安排补贴资金的使用方案,以防止出现资金过早用完的状况。各地政府需要强化政策间的配合,盼望能出台全国统一的补贴规范和操作办法,缩小区域间的区别,让汽车购买行为产生更积极的影响。根据乘联会分析,到2025年,新能源乘用车整体销量预计能达到1548万辆,较去年提升27%,新能源车市场占有率将提升至56%。
业内专家同样认为,七月份的汽车市场在相关扶持措施推动下,虽然遭遇了周期性低迷和地域差异等难题,但整体增势依然稳固。电动与智能汽车领域的领先表现给行业带来了新的动力,法规标准的完善将促使产业朝着更健康、长久的路径迈进,等到扶持政策真正落地并完成市场适应,汽车市场前景将更加平稳。
前路可期,新能源车市前景受多种力量牵引。2025年,新能源车购置税将彻底免除,同时能获得两万元换购旧车的补助,这两项政策优势短期内仍会激发购买意愿。从专业角度讲,全固态电池的实施方案设定在2027年开展规模化应用,并在2030年实现全面推广,这将彻底克服现有动力电池的安全隐患和续航能力不足的问题,目前丰田汽车公司、比亚迪汽车公司以及长安汽车公司等汽车制造商已着手进行相关技术研发。在供应链方面,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正促使汽车生产商将付款周期压缩到60天以内,此举既有助于改善产业生态,也对汽车企业的资金周转效率提出了更严格的规范。
专家指出,从全局角度观察,七月份的销量信息明确体现了新能源车领域的旺盛生机与激烈角逐。由于领先公司依托于知名度、创新能力以及产业规模,正逐步强化对市场的掌控力,后进品牌的立足之地将不断压缩,行业内部结构调整的速度必将加快。在这场不见刀光剑影的较量里,能否敏锐捕捉政策时机、达成技术革新并巧妙变换市场方针,决定着汽车制造商在新能源领域中赢得长远发展的核心要素。
(家电网® HEA.CN)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