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能源汽车市场陷入激烈的价格战,价格低至骨折,新车型的更新换代速度之快,简直堪比手机行业。面对纯电动车,消费者担忧续航里程不足,而混动车型又因充电不便而让人头疼。眼见车商们降价促销,消费者却犹豫不决,不敢轻易出手购买。
先别急着被割韭菜,明后年这三个技术突破可能让你白捡大便宜。
半固态电池技术即将投入使用,上汽集团旗下的MG品牌新车型计划在本月正式亮相,而宁德时代计划在下一季度开始大规模生产配备该技术的车型。
当前测试数据显示,某款测试车辆在北方气温降至零下20摄氏度的极端环境下,实现了1200公里的实际续航里程,而且仅需充电12分钟就能补充80%的电量。
更为令人惊叹的是,成本不仅没有上升,反而有所下降;据悉,某知名电池制造商透露,其量产成本甚至比目前市场上的三元锂电池还要低15%。
短板或许在于起步阶段的供货量不足,然而小米和蔚来都在积极扩充生产线,预计明年市场竞争将异常激烈,形成一片血海般的竞争态势。
目前,那些标称200公里实际行驶速度为120公里的混合动力车即将被市场淘汰;据多家汽车制造商的备案信息表明,已经备案的纯电动续航里程超过400公里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已经达到了23款。
长安深蓝新推出的混动车型搭载了75度容量的电池组,其纯电动续航里程可达430公里。
最为严苛的是吉利推出的新型混合动力系统,该系统在纯电动模式下具备3C快充功能,实际测试显示仅需25分钟便可将电量充至80%。
混动车主的油费基本上可以节省下来,那么油箱就可以作为应急时的充电设备来使用了。
电池安全的新国家标准并非儿戏,明年开始强制执行的穿刺测试规范比当前的标准严格了三倍。
某新兴势力旗下的测试车间泄露的一段视频揭示,他们采用直径为8毫米的钢针,以每秒25毫米的速度对电池包进行穿刺实验,并且整个过程中温度被严格控制在50度以下。
其严格程度更甚,规定电池的循环使用次数必须达到3000次,同时衰减率不得超过20%,这一标准甚至超过了特斯拉目前所设定的两档。
那些以次充好的劣质电池生产商恐怕将纷纷退出市场,消费者无需再对电池种类进行深入研究,即便闭着眼睛选购也能确保安全。
车圈老炮都懂这个理,新技术落地前千万别当冤大头。
等固态电池普及了,现在买的800V快充立马变鸡肋。
混动车型纯电动模式下的行驶里程即将超过500公里,那么现在购买续航仅为150公里的车辆岂不是显得不太明智?
明年七月,我国将正式实施新的电池国家标准,目前购买旧款电池或许能赶在最后期限前完成。
这次等等党恐怕真能大获全胜,等到未来两年再回首,我们可能会觉得现在这些车辆就像如今看待诺基亚的功能手机一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