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如今,世界新能源汽车产业正迅速发展,新商品与新技术加速开发应用,技术革新推动行业不断进步。中国是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关键角色,主动参与新能源车辆的国际协作,助力该行业持续繁荣。
最近举办的2022年巴黎国际车展上,众多汽车公司展示了它们的最新成果,涉及电动化、氢能源、车用科技以及智能交通等多个方面。抓住新能源发展机遇已经成为全球各大汽车制造商的一致目标。专家指出,国际社会需要继续合作,推动汽车产业向低碳化方向发展,共同建立安全可靠、互利共赢的产业环境。
市场占比快速提升
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巴厘岛会议期间,上汽通用五菱的新能源汽车Air ev担当了官方用车角色,有力支持了环保出行理念。据相关数据估算,在为期12天的会议保障期间内,300辆Air ev累计能够降低大约33吨的碳排放量。
Air ev是印度尼西亚当地首次面世的国产电动汽车,今年八月于印尼五菱汽车工业园完成首台下线,自从发售以来,订单累计超过四千五百台,是该国新能源汽车领域单月销售量最高的车型。印尼经济协调机构负责人艾尔朗加·哈尔塔托谈到:“五菱把全新的商品和工艺带到印尼,会在产品构思、生产、销售等层面促进整个印尼汽车生产体系的革新,为印尼汽车交通新模式开创新方向。”
新能源车在续航能力、产品多样性以及智能互联与自动驾驶技术方面持续创新,全球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电动汽车销售达660万辆,较上年激增近一倍,占新车总量的百分之十。同年,市场上可选的电动汽车种类超过2015年的五倍,当前已有约450种车型可供消费者选择。CleanTechnica网站最新统计表明,2022年9月全球新能源汽车登记数量达到104万辆,较上年同期增长51%,创下该数据首次超过百万的记录;前九个月,全球电动汽车总销量超过680万辆,市场占有率提升至13%。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进步神速,制造和销售量已经连续七年稳居全球首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近公布的信息表明,2022年上半年的新能源汽车产量和销量分别达到471.7万辆和456.7万辆,同比增幅分别是120%和110%,市场占比已经达到23.5%。此外,在同期内,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量是38.9万辆,同比提升了超过一倍。
今年上半年,欧洲汽车销售因通胀、能源紧张及物流受阻等负面因素,同比减少百分之十四,但同期纯电动汽车销量达一百一十二万辆,增长率达到百分之八点七,市场反应十分突出。在美国市场,电动车辆在汽车总量中的比重,从二零二零年第三季度的大约百分之二点二,持续上升至二零二二年第三季度的百分之六点一。韩国第三季度新能源汽车出口总额较去年同期增长了42.3%,达到了40.47亿美元;同期进口总额较去年同期提升了29.3%,达到了17.91亿美元,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麦肯锡咨询公司指出,过去十年间,新能源汽车领域汇聚了四千多亿美元的资金投入。这些投资主要流向了从事电动出行、智能网联汽车以及自动驾驶技术研发的企业和新兴公司。路透社分析认为,到2030年,全球各大汽车生产商在电动汽车领域的资本投入总额预计将达到一万二千亿美元。
支持政策持续发力
能源署的研究表明,电动汽车的迅猛增长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国家层面的政策扶持起到了关键作用。面对严峻的气候变化挑战,许多国家开始推行更加积极的环保出行措施。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范围内针对此类车辆的补贴及公共奖励总额达到300亿美元,与上一年相比增长了一倍。
欧洲议会近期批准了名为“减碳55”的整体方案,其中明确指出从2035年起,欧盟内部将不再售卖任何新型燃油动力汽车,混合动力车型亦被包含在内。挪威已制定目标,计划在2025年完全禁止燃油车的市场流通,有望成为全球首个实施该政策的国家。法国当局最近公布,针对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购买电动车的财政支持,由原先的六千欧元提升到七千欧元,另外当局正在构思一项电动车租赁的经济援助方案。九月份,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门组织了汽车行业战略研讨会,针对新能源汽车的进步制定了诸多规划,比如计划在2030年完成330万量新能源汽车的制造,从2022年到2026年将向汽车领域投入超过95万韩元(一元人民币约等于185.03韩元),并且打算到2030年训练三万名与未来汽车相关的技术专家。
这些新兴经济体持续增强对新能源交通工具的普及工作。泰国当局宣布,在2025年,所有政府部门及公共运输单位购买的座驾都必须是清洁能源车型,本地制造的车辆中15%要达到零污染标准;到2030年,这个比例要提升到30%;到2035年,所有新车都必须符合零排放要求。印尼当局倡议,迅速推进国家及地方各级机构公务用车的电力化转型,计划在本年度岁末,使政府公务车队中新能源车的数量突破十万辆大关。埃塞俄比亚当局公布,针对从国外引进和国内组装的电动乘用车,将全面取消增值税、消费税及相关附加税费,同时继续下调进口环节的关税税率。
多个国家正在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配套的基础建设。到今年8月,我国已经累计设置了398万个充电装置、1625座换电站点,构成了全球规模最为宏大的充换电设施体系。今年岁末之前,计划除严寒高海拔区域外的高速公路服务区都能提供基本的充电便利。明年岁末之前,那些符合条件的普通国道省道沿线服务区或站点,也将具备提供基本充电的功能。
英国政府三月公布了《电动汽车基础建设规划》,表示将投入不低于1.6亿英镑用以扩充充电系统,意图在2030年前将充电站点的数量提升十倍,总数达到三十万处。德国政府也宣布,至2024年将继续对电动汽车充电系统的构建给予5.5亿欧元的资助。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国际能源署近期公布的《2022年全球电动汽车前景》文件指出,若持续执行现有气候措施,到2030年全球电动汽车销售量将超过汽车市场总量的三分之一。虽然行业前景看好,不过距离气候目标仍有一定距离。我们迫切要求研发最尖端的低碳出行方式。借助区域性与跨国合作的力量,促使低碳出行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开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阿希姆·施泰纳说。
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迅速迈向电动化、智能化与网联化,这要求不同学科门类间的交叉整合,比如新技术、新材料、电子电力以及先进制造等,同时呼吁各国深化科技层面的协作,以促进产业环节和供应链的紧密配合。
今年四月,中国公司宁德时代在德国图林根州的首个海外生产基地成功取得八吉瓦时电池制造许可,紧接着,宁德时代又公布将和梅赛德斯—奔驰联手,在匈牙利打造第二个欧洲制造中心,同时河钢集团和宝马集团达成共识,打算把碳排放更少的“绿钢”工艺应用于汽车产业宝马公司高管透露:中国是促进尖端科技广泛普及的理想之地,一旦某个技术在中国实现普及,便可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进步就是明证。
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欧洲、中东及拉美地区持续获得关注,不仅助力当地实现绿色环保,也为全球汽车产业深度合作创造了条件。在哥伦比亚波哥大,比亚迪电动客车数量将达1480辆,预计到今年岁末,每年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9.43万吨,这个减排量相当于4.2万辆私家车一年的排放总量。波哥大市长克劳迪娅·洛佩斯表示,中国的电动客车对波哥大打造清洁且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以及推动当地交通现代化,起到了关键作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