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报里看信心
近期,我国经济半年报新鲜发布,众多数据展现了我国经济稳健发展的坚定脚步。自今日起,本栏目将连载一系列评论文章,从具体行业的实际数据入手,深入剖析“点”上的细节,全面呈现我国经济“面”上的整体状况,与广大读者共同洞察经济大势,稳定预期,增强信心。
——编 者
集群效应不仅增强了产业链的韧性,显著提升了其抵御风险的能力,而且对全球资源要素产生了强烈的吸引作用,这体现了中国的独特优势,也是中国应对外部挑战的系统性力量。
产销首次双超1500万辆,同比均实现10%以上较高增长!
近期,汽车行业在半年度的评估中递交了一份分量十足的报告。在这份报告中,新能源汽车的产量和销量均实现了显著提升,同比分别增长了41.4%和40.3%,而出口量同比更是大幅跃升了75.2%,充分彰显了我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旺盛生命力。
活力来自对需求的不断挖掘与满足。
借助旧车换新等优惠政策的助力,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需求不断上升。在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已占总销量的44.3%,而新注册的新能源汽车数量同比增长了27.86%。这种新能源汽车消费的增长,不仅凸显了国内市场的巨大潜力,同时也映射出了消费领域的新动向。
节能型家电和智能家电的市场需求持续上升,绿色消费逐渐成为一种潮流;在限额以上的单位中,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的零售额实现了22.2%的同比增长,而在消费结构中,服务性消费的比重有所上升,同时,发展和享受型消费的势头也表现得尤为明显。“中国游”和“中国购”热度不断攀升,上半年外国游客入境和出境的人数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0.2%,免签政策下入境的外国游客同比增长了53.9%,免签政策覆盖的“朋友圈”范围扩大,同时也促进了消费市场的活跃。
数据明确显示,不管外部环境怎样复杂且多变,我国一直在积极挖掘消费潜力,不断深化对外开放,这不仅为经济增长奠定了稳固的基础,同时也为全球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活力来自对创新的不断追求与突破。
坚持不懈的技术革新构成了推动发展的关键力量。近年来,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的企业在电池技术、智能驾驶技术以及轻量化材料等关键领域持续增加研发投入,一系列重要成果接连问世。在上半年,比亚迪成功达到了每秒充电两公里的全球最高量产充电速度;宁德时代引领动力电池技术迈向了多核时代;华为推出了高速L3级别的商用解决方案……这些技术上的重大突破,不仅显著提高了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和市场竞争能力,同时也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实际上,并不仅限于新能源汽车这一领域,面对种种挑战和未知因素,我国企业凭借创新精神作出了积极应对,并展现了强大的定力。无论是大型模型还是人形机器人,众多科技创新的成果已经深入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目前,我国在研发领域的资金投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已逼近2.7%,这一比例已超越欧盟的平均水平。这一现象预示着我国创新能力的持续增强,不仅为企业应对当前挑战提供了信心,同时也为我国经济的未来发展增添了力量。
活力来自产业生态的不断优化与升级。
稳固且强大的产业架构构成了发展的关键支撑。目前,我国已建立起一个包括原材料供应、电池生产、整车制造以及充换电设施建设在内的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以重庆赛力斯超级工厂为例,其每分钟生产两台新车的速度,正是产业链各环节紧密协作和高效运作的体现。
我国工业体系全球最为完备,囊括了41个工业门类、207个工业中门类以及666个工业小门类。集群效应显著增强了产业链的弹性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同时,它还对全球资源要素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这一特点既体现了我国特色,也构成了我国应对外部挑战的系统性优势。
新能源产业的蜕变飞跃,不仅象征着需求端深层次的挖掘和消费水平的提升,同时也映射出供应端的技术革新和产业生态的演进。这反映了中国经济持续壮大的一面,即在克服重重困难与挑战的过程中不断成长,并不断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朱志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